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小学语文六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赶紧收藏!

2021-04-03 22: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第六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课文,有的介绍奔腾的江河,有的铺展茂密的山林,还有的展现海滨小镇的独有美景每一篇短文都是在赞扬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祖国的发展创造,培养教师热爱祖国的观念感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精妙。 3.背诵古文,默写古诗《望天门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观念感情。 5.能用一段话写自己的家乡。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一篇作文。 三、单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观念感情。难点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观念感情。 四、单元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3 课时 《富饶的西沙群岛》2 课时 《海滨小城》2 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2 课时 《习作:这儿真美》2 课时 《语文园地》2 课时 17 古诗三首 一、教材分析: 本文三首诗,都展现了祖国的山川风景。

但第一首诗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第二首诗重在写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西湖的风姿神韵,借景抒情。第三首诗选择了不同于前两首诗的时间,通过丰富的想像跟形象的形容描写景物。 二、教学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掌握 2 个多音字,会写 13 个字词。 2.背诵三首诗,默写《望天门山》。3.理解诗句的含义和作家所抒发的感情。 4.培养教师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 5 个生字,掌握 2 个多音字,会写 13 个字词。 2.背诵三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教案。 学生: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 五、课时安排: 3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三首诗,学习《望天门山》中的字词、词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2.背诵并抄写诗歌,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观念感情。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用课件展示古诗中的手稿,让学生说一说诗中描写的的景色。同学们,可以帮插图配上用几句古诗吗?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3.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1.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释题。 望:看,往旁边看。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河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2.生读古文,理解诗意。 (1)自由读古文,要求读准音节,把单词读通顺,读流利。 (2)指导学生书写:断、楚、至、孤、帆。 (3)在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或书中的注解,简要说说诗句的含义。 2.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含义。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 (2)说出自己不懂的词句、诗句,相互讨论。 三、强化诵读,感悟诗情 1.指名个别朗读,小组诵读。 2.教师示范读,课件播放并配上词语的图像,注意指 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跟声调。 3.这首诗表达了作家什么样的感情呢? 小组探讨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风景的描摹,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巍峨壮观,体现了画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信豪迈的感情。 四、背诵默写,强化积累 1.生背诵。指名背、齐背。 2.默写《望天门山》。 (1)小组内互改。 (2)更正错误。 五、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1.课件展示检测题。 2.背诵古文三首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断、楚江开碧水——回青山——出孤帆——来气势磅礴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字词,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展现的风景,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文《饮湖上初晴后雨》。 3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简介作者,理解题意 1.同学们,你们明白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提问后,教师简介作者,课件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 2.先理解有关词语的含义,再看看题目的含义。 3.指导学生写“饮、初”这两个字。 三、自学诗文,体会诗意 1.自由读古文,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诗效果,课件出示,生字“亦、抹、宜”,着重强调“抹”是多音字,在诗中读“mǒ”。 3.生通过译文,简要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诵读诗歌,感受意境1.说说西湖晴天与夜晚不同的美。 晴天:水光潋滟,波光含情。 雨天:山色空蒙,细雨如丝。 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配乐读。 五、背诵古诗,比较异同 1.指名背诵,小组背、齐背。 2.出示《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自读这两首诗,和同学说一说同是抒情,两首诗有哪个不同。 学生互相交流体验,教师点拨引导:《望天门山》描绘的是长江的壮阔,《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的婉约,这两种景色美得各具特色!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 潋滟 空蒙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望洞庭》一诗中出现的生字, 2.能结合注释理解字词,说出句子的含义。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_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教案

3.通过品读,想象古诗所展现的场景,感受古诗词的语 言美、韵律美。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复习背诵两首古诗。今天这节课我们随唐朝大作家刘禹锡去探寻另一处山水。 2.板书《望洞庭》 3.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读准古诗,整体认知 1.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来理解古文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 2.指导写字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课件展示。 未:两横长短不一,上横短,下横长。 磨:半包围结构。 遥:注意走之底的写法。 3.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境 1.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场景。 (1)品读前两句诗,抓住“和”字来鼓励学生想象水天一 色的场景美,感悟“和”。 ①你以前两句诗中读懂了哪些?“和”是哪个意思? ②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读好句子。 一个“和”字令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我们把诗的“眼睛”称作诗眼。 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含义。 (2)品读后两句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场景美,进一步品味“和”。

①洞庭湖有着怎样的湖,怎样的水? ②想象“白银盘里一青螺”所展现的场景,体会从那里可突出“和”。 ③指名读。 ④品味独特的形容: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很明白,这样改行吗? 小组交流,教师小结。 五、背诵古诗,比较异同 1.指名背诵,小组背、齐背。 2.与前两首诗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这首诗描写的是洞庭湖的夜景。 六、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1. 课件出示检测题。 2.请课后搜集一些李白、杜甫、孟浩然写在摘抄本上。板书设计: 望洞庭 光 、色——和(柔) 教后思考: 教学开始课件展示三首诗,给学生留下整体的印象,初步领悟三首诗的共同点。在三首诗的教学中,我一直注意到三首诗的复习巩固、对比,将三首诗的学习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抒情长诗,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岛”的顺序详细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瑰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12 个字词,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有情感地朗读短文,理解课本内容, 3.看图,完成小练笔。 4.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好、富饶的地方,增强热爱祖国 的观念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 11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12 个字词,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_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教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

2.增强教师热爱祖国的观念感情。 难点 看图,完成小练笔。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照片跟文字资料。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12 个生字。 2.有情感地朗读短文,理解课本的主要内容。 3.培养热爱祖国的观念感情。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如果在大海中出现一小块 四面环海的陆地,这叫什么?大的叫岛,小的叫屿,总称叫岛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一个著名的岛屿——西沙群岛。 2.板书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3.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认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本。 (1)明确规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本,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今天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本。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状况。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句。指名认读,教师帮助纠正发音。 提醒读准“瑰、参、划”,其中“参”是个多音字,在“海参”一词中读“shēn”。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本,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哪些。

(3) 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小组交流,达标汇报。 (4)出示句子:那里风景幽美,物产丰富,是个漂亮的地方。 (5)这样的语句叫?引导学生懂得这种的语句叫中心句。中心句可以概括全篇课文的内容。 三、质疑拓展,探究学习。 1.我们先看看西沙群岛的海底是什么样的,都写了海底的哪些?(课件展示) 小组探讨,代表汇报。 2. 课文是如何写这种物产的呢?谁来读写珊瑚的语句呢?(课件展示) 小组探讨,代表汇报。 3.读写海参的语句。“蠕动”是哪个样子?大龙虾是什么样的?想想哪个词可概括它的特征?(课件展示) 4.想象大龙虾那威武的样子,轻声读好写大龙虾的这句话。 6.有情感地朗读第 3 自然段。 7.学习第 4 自然段。 (1)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需要数哪个呀?对——是鱼。指名读第 4 自然段。 你认为海底的鱼怎么样?课件展示,学生观察。 (2) 为什么他们说西沙群岛的河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一半水一半鱼吗? (3) 学生探讨交流,教师小结。 (4)再默读这个自然段,看看那句话可以概括这个自然段 的含义。(第一句话)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词,让学生观察。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教案_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2.师范写“浅、挺”,强调写法。 3.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课下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幽美 物产丰富 海底 珊瑚美丽海参懒洋洋大黄鱼 样子威武鱼数不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好、富饶的地方。 2.看图作文。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底,下面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你们介绍介绍。今天我们再次学习。 2.板书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3.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尝试自学第 5 和第 2 自然段 1.尝试自学第 5 自然段。 同学们小声读第 5 自然段,尝试着用学习第 3 自然段的方式学习这一自然段,看看海岛上有什么物产。 思考:课件展示。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为什么说此处是鸟的天下? (3)谁来读这个自然段?我们感受一下海岛上物产的丰富。 小组探讨,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2.自学第 2 自然段,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学。 (2)引导学生体验“五光十色”。 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黑色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织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石阶,有瀑布,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①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觉得?你可把海水的美读起来吗? ②海水真美呀!说说看,为什么如此美?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小组探讨,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三、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1.课件展示检测题。 2.写一写,有关大海的景色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岛:鸟的天下 海水:五光十色 更加美好、更加富饶 教后思考: 我从课本的内容出发,紧扣课题,向学生介绍了什么叫岛、屿、群岛,交代了西沙群岛的政治位置,把教师引入到课文所描写的环境中去。在第二课时,我尝试着使学生半独立自学第 5 自然段,独立学习第 2 自然段,这都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把握读懂自然段的方式,学会利用这两种方式去阅读类似的自然段。这一练习过程是艰难的过程,也是知识跟能力内化为教师语文素养的过程。 19 海滨小城一、教材分析: 这篇短文描写了一座海湾小城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观念感情。文中作者根据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海滨和小镇的特征,描绘了这座海湾小城的风景,按不同的方面连段成篇。 二、教学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13 个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