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中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2021-03-22 13:09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第1篇:中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教案

中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教案

教案是学生为成功而有效地举办课堂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教师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跟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青少年体育社团活动教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是很好的,中学新课程标准的实行,满足了教师对体育学习的要求,促进了学生体育专长的发展,课余锻炼时间受到了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偏好跟专长。但是没有组织的课余活动存在着众多的弊病,如:安全隐患、活动的效果、器材的管控、场地的分配等等。我校200X年下半年开始尝试推行体育社团组织活动,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本人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教师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动因,主要有:体验体育乐趣、提高运动水准、扩大交际范围、防止发胖、缓解紧张学习、健美体魄、增强体质等。调查发现很多动机中以解决紧张学习、提高运动水准、增强体质为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性是最强的,大部分学生是带着很好的目的参加体育活动的。但是原先的以学校为主的课外活动形式,不能满足学员个体对体育的多元需求,导致参与性不高以及秩序动荡的局势,学生在运动兴趣的满足和运动科技的提升等方面得不到较好的表现。所以,中学高中体育活动课以社团的方式推进,延续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课堂,符合学生的自身体育能力发展的必须,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意愿。

学校实施体育社团活动,学生参加积极性很高,本人调查了大学各体育社团的参加人数情况,以田径为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而参加健身操、武术、田径的数量相对较少。学校原本设想开设舞蹈社团,但是由于教师报名参加的数量少而没有实施。分析原因主要有几方面的限制跟影响:一是大学现有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比如大学的排球场地、足球场地基本符合学生数量的意愿,而体操房、健身房基本没有或者设备不齐全;二是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性和娱乐性。球类运动项目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跟娱乐成分较高,所以参加的数量也最多,例如:田径场各校都有,但以田径运动项目产生的社团人数很少,就是因为田径的普及性和娱乐性不强;三是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设备条件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演进,在许多新建社区都有一些体育配套设备,如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篮球场等,学生在周末或休息日,都可以在社区的体育场地活动,而有的项目仍没有办法进行,如体操等;四是与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认识程度有关。很多青少年只认识到体育活动的娱乐价值,而对其健身价值不是很注重,学生普遍觉得田径运动、体操运动是专业的练习,而且单调乏味,缺乏实际的锻炼价值。

1.运动效应

中学体育社团活动的推进,把带有共同兴趣、爱好跟需要的学生组织到一起,不受体育课堂计划跟课外体育活动安排的束缚,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为培育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提供了也许,它体现了青少年的运动价值取向已向娱乐、交往、竞争等综合方位转化。预防了运动攻击事件的出现,为学生健康地参加体育运动提供了条件。同时,提高了学生个人的运动科技水准,为学生建立了展现体育才会的平台。

2.社会效应

中学体育社团的组建与演进,积极推进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深入推进,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缓解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体育社团中涌现出许多的专门性人才,为大学业余训练提供了人才基础。同时,促进了教师在校外的体育活动,带动了社区体育活动的举办,减少了学生由于无爱好的体育项目而迷失于网吧等场所,推进了社区文明的建设。

3.课程效应

中学体育社团活动的推进,主要是促使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成就自我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为学员发展一两项体育特长提供了系统,这恰恰符合学校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观念。为更好地实施学校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选修课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跟可能,推进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推进与发展。

4.教学效应

这种方式摆脱了原有的学校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应该。在校长的指导下,学生具备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采用多种体育社团教学就是体现了人性化课堂教学,

做到了体育课的完美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取学习内容、时间跟学生,还可以做好自我评判。教学内容也可以按照实际状况,尽可能地削弱竞技成份,突出娱乐性、健康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必须跟自身发展,把教师真正打动到阳光课堂中来,遵循了“健康第一”的指导观念,养成了自觉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第一,学校主管部门要予以高度加强,以恰当的鼓励跟管理让之健康发展。制订社团活动机制和规则,使社团制度化、活动规范化。第二,创造必要条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跟场馆进行活动,进一步推动学校群体活动的迅猛发展。第三,充分利用培训班、体育教学等方式予以鼓励跟减少水平,使之向增强整体运动水准和文化素质方向转换。第四,加强课堂教学与体育活动课社团活动的结合。第五,加强社区体育活动的督导,促进体育活动课社团活动的延续。第六,加强社团活动的指导,既应发挥学生的组织能力,还需要发挥教师的技术技能的指导作用。第七,定期组织大学的学校体育赛事,使社团学习的师生进而为学校争光,体现社团学习的价值,激发其他的师生参加到社团活动中来,及确立社团活动的价值。

第2篇:中学生体育游戏教案

中学生体育游戏教案

通过本节课学习,达到熟悉球性,使学生非常深刻了解认识篮球基本动作重要性。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青少年体育游戏教案,欢迎参考!

1:篮球传球基本动作

2:篮球运球基本动作

1:通过本节课学习,达到熟悉球性,使学生非常深刻了解认识篮球基本动作重要性。

2:通过学习培养教师团结、协作和勇敢追梦的精神。

1:课堂常规 (5分钟)

(1)运球绕球场3圈

(2)游戏抢西瓜

2:传球基本动作的详解示范训练 (重点) (14分钟)

(1)简介篮球来历及比赛的基本组成部

(2)传球基本动作示范

3:运球基本动作的讲解示范训练 (10分钟)

(1)几种基本运球动作的示范讲解

(2)运球中发生各种动作与同学们分析讲解练习

4:游戏--------趣味抢篮板球 (8分钟)

(1) 培养同学们反应能力,移动速率

5:课堂小结

1:以学员为主,教师为辅,探索性学习

2:运用观察法、自创法、突出学生学习与启发式帮助

第3篇:中学生体育2+1活动总结

2015-2016学年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实现学院体育和戏剧教育变革与演进的一项重要项目。依据我校《“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推行计划》,结合我校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与工具设备,开展了系列活动,张扬了学生的时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本学年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组织实行,注重活动管控。

“体育、艺术2+1项目”中体育活动涵盖内容广泛,人员参加很多,我校采取了下面措施:

1.提前通知,作好准备。由于经常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同,我对各项目进行了周表安排,且有些项目活动的推进应该应打算好一定的器具、器材,介于这两种状况下,每次活动前的周工作安排上,我都予以迅速的告诫,让师生们作好活动准备。如遇下雨等不利天气,也会立即通知活动暂停。

2.规范时间,认真推行。在固定的活动时间,班主任均可提早到位监督,不迟到,不参加,认真组织活动,并将此项活动成为大学体育工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进行了记录。

3.加强检测,保证效果。根据设立的运动队,由体育老师监督检查“2+1”项目的学习状况。每次活动,坚持巡视检查,一旦看到问 题,及时督促改正。使活动启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推动活动的健康发展。

4.定期、不定期进行水平检测。在推进过程中,田径类项目进行定期检测,球类和其它项目灵活选用时间进行检查。

二、加强课堂教学。

在以前的体育课上,针对性的强化理论指导和示范训练,科学合理安排各项目的教学和训练时间,确保不同项目都可有相当充裕合理的学习时间。

三、丰富活动内容,促进身心发展。

秉承学校原有的优良传统,扎实有效地举办群体性体育活动,如体育节、田径运动会,班级篮球赛等,每次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师生积极配合,使活动成功推进。

“2+1项目”的推行与推进,促进了我校体育教育水准的整体提升。本学年中,我校在多项比赛中,均获得了很好的名次,多人次在决赛中得奖。尽管我校在尽力推行和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并获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这些不足。如何再次增强管理,合理规划和安排体育项目教学是我以后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改进、调整“2+1项目”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以后探索的主要工作。

第4篇: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康跃明 王建辉 杨林

(黑石小学体育组 湖南 长沙410111 )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式,对长沙市各学校举行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情况、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跟项目选取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证实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与国家规定差别较大,是各高校举办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运动场地和设备的严重不足、学生在校学习负担很重并且是妨碍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建议各教育行政专员部门加强巡查力度,督促各学校认真落实中共7号(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高度加强大学体育工作,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减少教师学业负担,把小学生“每天训练一小时”的规定推进到位。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 体育活动 调查研究 1 研究目的。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青少年体育强化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做出了《关于加强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目的跟任务的重要方法。“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要求:“中小教师经常必须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教师经常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此次研究以此借助对湖南省长沙市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充分知道各高校在举办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发现跟预测存在的难题并强调相应的对策,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推进和“阳光体育运动”的举办提供有益的参考。

2 研究方式与研究对象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的教育著作、资料汇编、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或者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等体育教案格式,为探讨相当提供理论根据。

2.2 访问法跟观察法 在探究中笔者走访14所城乡小学,实地观察并记录了每所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推进情况,面访学校领导、体育老师、班主任教师等137人,丰富非常分析的根据。

2.3 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活动,首先按照“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规定设计调查问卷,并将初稿呈2名湖南一师范体育系的大学体育理论学者,得到认同后,再依照专家审核评价的反馈意见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改和补充。

3 调查内容与结果预测

3.1 学校举行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 教育部要求全力推广的大课间活动是近10年来被实践证明可提升学员身体素质行之有效的锻练方式,也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每天训练一小时时间确保的较差方法,有效确保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前提。

表1 大课课间活动开展情况

学 校 纳入课表并实行 未列入课表并实行 纳入课表百分比 60.14% 小学 100 0

对所探访学校的观察记录和面访情况统计证实,将大课间活动列入课表并实行,且确保每天活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学校占调查数量的57.14%,此类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较深,能体会阳光体育的精神,知道阳光体育的训练作用。但有42.86%的大学为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按照规定加强大课间活动。见表1。

表2 学生每天参加课间活动次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