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实验学校小学部上册语文科集体备课教案(2019年)
廉江市实验学校小学部 五 年级上册 语文 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9年)主备人成员审核人课题25 古人谈读书教 学 目 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通过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别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跟古人汉语意思。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跟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作文的方式。教 学 重 点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教 学 难 点1.注意区别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跟古人汉语意思。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本中的读书方法得到启发。教 学 过 程个 性 备 课第1课时一、激发兴趣,读书名言导入。1.同学们知道什么读书名言? (课件出示名言)2.我们了解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语录,那么读书的方式你既清楚多少呢?(批注读书,不动笔墨不念书,读自己偏爱的书……)3.古人是如何读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二、初读课文,整体认知。1.课件出示,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画出分隔符。2.指名学生读课本,相机纠正发音。注意:第一部分的“识”与第三部分的“识”读音不同。
三、学习生字。1.读会认字:分组读,找朋友读,教师相机纠音。2.学习会写字。(1)找易写错的字,写这几个字时必须注意的地方。(课件9)(2)学生在写字本上将每个字词写两遍,教师相机纠正。四、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学生读第一部分的三句读书名言。2.这三句话都出自《论语》,关于《论语》你知道多少呢?(课件11)3.请小组同学通过译文,理解这三句话的含义。指名学生逐句翻译。(课件12-14)4.课堂总结。(1)这几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个道理?(课件15)(2)在文中合适的地方做批注。五、作业设计。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1.找朋友回顾背诵第一部分。2.听写生字。二、学习课本。(一)学习第二部分。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部分,了解了《论语》中对待读书和学习的心态。这节课我们再次学习第二部分,看一下不同时期的人针对学习、读书的不同态度。(课件18)2.找学生读一下这则小短文,其他学生纠错。3.这篇小短文是古代文学家朱熹的《训学斋规》中提及的著名的“读书三法”。介绍朱熹。4.接下来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译文,理解课本意思,把古今含义不同的词做好标注。5.哪位同学可以翻译一下第一句?6.那么这“三到”的关系是如何的?谁来翻译一下第二句?7.所以说这“三到”中那一“到”最重要?文中的哪句话说明了这一“到”的重要性?(预设:三至之中,心到更急。
)8.那么,“急”的含义是哪个?与你们今天的“急”的含义一样吗?(课件23)9.为什么“心到更急”呢?(课件23)10.“心又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含义是哪个?(课件24)11.也就是说思想如果集中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眼跟口的应用都会到位了。12.那么朱熹的读书法是哪个?( “心到、眼至、口到”。)13.这两者可以调换位置吗?(课件25)14.平时的你读书时是如何做的?效果怎样?生1:漫无目的地读书,读完以后,没有记住多少。生2:当我对这本书很感兴趣的之后,就会非常认真地读书,甚至于其它朋友喊我都唱不见。师小结。(课件26)(二)学习第三部分。1.指名学生读第三部分。(课件27)2.这一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那么曾国藩是谁呢?(课件28)3.这段话出自曾国藩的家书,这位伟大的晚清名臣给了我们如何的读书方法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课本,借助注释理解本文的含义。4.这篇小短文主要告诉我们哪个?(课件30)5.何为“有志”“有识”“有恒”? (课件30)6.曾国藩是怎样阐释自己的看法的呢?从那里可以看起来?7.那么你们就一个分号一个分号地来看一下他是如何探讨的。哪位同学可来说一说从第一个分号中,你可以得到这些信息?(预设:有志气,就决不甘居下游。
)8.这里的“断”是“决不”的含义,与你们现代汉语的含义有所不同,需要留意一下。所以,我们读书学习只是有志气就够了吗?还必须有哪些?(课件33)9.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典故,一个是“河伯观海”,一个是“井底之蛙”,这两个典故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个道理?河伯观海出自《庄子》:(课件35.36)10.这里借助典故说明了没有见识就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学习,容易自满自足的道理。11.有见识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但是即使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无知了,却还是不坚持学习,这样的人可以顺利吗?这则小短篇里是如何说的?12.这两者可以缺乏其一吗?(预设:三者缺一不可。)13.只有“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成功。14.现在请小组内把每句话的含义连出来,说说整段的含义。15.请同学们再次齐读文章,感悟文章内容。三、总结全文。(课件42)四、作业设计。1.学完这篇短文,联系自己的念书体会,写写课文中的什么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2.背诵这篇短文。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
试试DF21和DF26的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