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实践案例:《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2021-01-09 18:1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文脉,从而受到美的享受并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2.理解本文总说跟分说的结构及表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

2.《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创作跟语言传统要成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3.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帮学生以直观展现,如看苏州园林的图片、放映幻灯片或看有关电视专涵片等,与课文学习相配合,更利于学生理解。

4.预习要求。

(l)朗读短文,圈出字词,画出诗句,标注段的序号。

(2)看预习提示,查词典,给加点字词拼音,读课本上的注解。

(3)鼓励学生强调有关课文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义;通读课文;了解作者创作跟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表明原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诗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上海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点有深切的感受。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成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上海某处园林的传统,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性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除了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征,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口语创作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义。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音节跟正确把握汉语拼音规则。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_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

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解)

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

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应把词置于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

要求。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含义;思考作者怎么向听众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性(探求作者的思路)

(四)从写作创作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难题导入,也能由教师提出)

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哪个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短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让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问:作者怎么抓住中心创作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含义)、“鉴赏”(指对艺术品的赏析和评判)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跟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点,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应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表明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视角写的。

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哪个关系?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_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中间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表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表现起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具体表明。

问:课文第7、8、9段写了哪些内容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段从庭院角落的布置、门跟窗或者颜色方面表明苏州园林的特征。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单。

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总观全文的构架脉络(投影显示):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3段)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课上做训练一,填写结构图表。

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如何的?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排序;从各个别看,按由主至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反映。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

问:为了可表明事物特征,给观众具体形象的体会,作者应采用正确的表明原则。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表明原则并预测其作用。

运用作非常、打比喻的表明原则,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园林是艺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会写、会注音、会解释。

2.笔答课后练习二、三

表格式体育教案_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表格式教案_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技巧:继续学习本文的表明原则;具体探讨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二)结合讲评检查课后训练二的作业完成状况,归纳本文的表明原则。由同学举例说明。

1.作比较。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树,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移栽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与北京园林的色彩非常,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征。

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戏剧风采。

3.描摹。如第5段中对松树的栽植和栽种着眼在画意的描绘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式的利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而让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表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重点剖析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形式的借助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语句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严谨

4.多种修辞技巧的使用

逐项分析时,先由同学举例、分析,再由教师补充,归纳。举例时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

1.多种表达形式的借助

问:本文用了那几种表达形式?以第5段为例表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点缀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境,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根据美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种栽种的艺术效果。

表格式体育教案_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表格式教案_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

问:还能找到利用多种表达形式的举例吗?

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提高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问:前面提到本文有不少具体表述的语句,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表明的词语。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词语;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征。

(l)准确

结合练习三,辨析:玩赏、鉴赏、欣赏、观赏——玩赏:有魅力、赏玩之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赏析和评判;欣赏:指对艺术品的感受跟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此处的“鉴赏”一词更正确。

(2)周密

请写出下面各句加点词的作用。(投影显示)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遭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让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清朝的皇宫到清末的通常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南京的庭院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恰当形象地说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技巧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等。

表格式体育教案_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_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表格式教案

教师:有人说本文具有文学传统。是因为作者借助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展现了苏州园林的文脉,使我们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可从文中找出反例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小结:本文语言精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的,是可以增添情趣的。

(四)总结全文: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好场景,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跟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五)配乐朗读短文(边出画面配合),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赢得知识跟美感。

(六)布置作业:

1.笔答课后练习五、六、七

1

下载此内容:《苏州园林》教案设计.docx

相关信息: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孟永刚苏州园林:叶圣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式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吟诵和重点段落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查看全文)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说在上面:在备课中,为了每个环节层次清楚,所以各处板书或投影设计单列,在课堂中同学可以把它融在一起,抓住一块主板反复变换使用,可节省些时间!有些须思考的困惑加有自己的注释,仅供参考!○教学设想 一.教学...(查看全文)

《说“屏”》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情感。 2 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表明语言 。 3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查看全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读后感。生动地有简练地表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 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表明事物,其功用何在,以及所 举反例能否用别的事例代替,...(查看全文)

《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

课 题 《奇妙的克隆》(第一课时) 课型 精读 教学目标 1.培养教师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和勇敢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认识表明顺序和说明方式。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教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