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2020-09-15 14: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秋天的古诗_写人生第一次的古诗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原稿和注解,理解谚语的含义,体会古诗所绘制的景色和作者抒发的观念感情。

3.会认会写本课的字词新词。

【重点难点】

1.指导教师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抓住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观念感情。

【教具准备】

音乐和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

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再次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

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

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

杜甫唐朝大作家,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历程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上海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夏天来了,江水的唱歌,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入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风景所吸引,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蹊”“畔”“莺”“啼”等字。

三、再读知意 交流

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学习古文,除了会读,还要用哪个方法来学?

2.观察插图,你看见了哪些?

3.回归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你看懂了哪个?还有什么东西不明白?

(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探讨,再进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难题,师生交流。

(注意引导:“千朵万朵”泛指这些花,数不清。)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哪个意思。

四、细读悟情 交流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2.配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默读,画出描写了这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

4.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觉得5.有情感地朗读前两句诗。(指名读,对比读,齐读。)

6.刚才是路边看花,现在令我们走近花丛中。你看见了哪些?又听了哪个?引导 读书

7.这是一个怎样的“留连”?这是一个怎样的“自在”啊?有情感地朗读后两句。(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

9.配乐朗读全诗。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六、布置作业

搜集杜甫的诗词,背诵其中的几首。

板书设计:知诗人 解诗题 –抓字眼 明意境—读古诗 、悟诗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寒食》。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秋天的古诗_写人生第一次的古诗

一、读题,释题

我们在三年级曾经学过一篇短文《清明节的由来》,那篇文章中提及过寒食节。寒食节是唐代的一个传统节庆,时间是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是晋文公为感念抱木焚死的贤臣介子推而定的。古人从这两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按原本风俗,寒食节折柳枝插门,以表示纪念。

二、依提纲汇报交流

1、诗人及时代背景

2、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御”“暮”“侯”等字。

3、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4、展示朗读情况。

三、再读知意 汇报交流

1.观察插图,用自己的其实一说图中之景。

2.回归文本,认真读诗,思考:你看懂了何种?有这些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难题。教师应重点鼓励理解“飞花”“御柳”“汉 宫”“五侯”和“传蜡烛”等用语跟风俗。

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含义。

四、细读悟情 展示交流

1.自由朗读,读准节奏。

2.展示交流,感受节奏美。

3.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教师朗读,学生想象画面。

4.默读,画出诗中描写的写景。思考:哪些段落写春意?

5.朗读诗句,想象场景,体会:这是一片怎样的冬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字词?重点鼓励理解“无处”。通过品读交流,了解长安城以及皇宫的暖意洋溢,热闹非凡。

6.感情朗读。

7.教师导语: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天下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仍发生了 一个怎样奇特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自由读诗,思考问题。

8.读诗。思考:从一个“传”字你似乎听到了哪些场面?皇城外既是一番怎样的场面?你有哪些感想?

9.交流读书所得,体会诗人的轻蔑和不满。

10.有情感地朗读。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3、默写古诗。

六、布置作业

继续收集寒食节的相关资料。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无处不飞花白昼

寒食

汉宫传蜡烛夜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

一、导入新课

讲述贾岛作诗“推敲”的独白,激发学生兴趣。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

1、读课题,理解题目。注意理解“泊”的含义

2、了解诗人和历史背景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尤其是“间”“数”“还”的读音。

4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5展示朗读情况。

三、再读知意 交流汇报

1.观察插图,说一说图中画了哪个。

2.回归文本,自由朗读,思考:你了解了些什么?有哪个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疑问。

写秋天的古诗_写人生第一次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

4.师生交流,并使教师用画画的方法,理清京口、瓜洲和钟山的政治位置,让教师明白,诗人的故乡并不远。教师注意鼓励学员理解“间”“数”“绿”“还”等重点字词的意思。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含义。

四、细读悟情 交流汇报

(一)品读,体会情感。

1.男女学员指名读,引导读准节奏。

2.练习朗读,感受诗词的节奏美。

3.自由朗读第一、二句,抓住“一水间”和“只隔”体会。教师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4.自由读诗,哪句诗更可表现诗人的情感?你从这些词语体会到?(抓住“又”“何时”两词体会。)教师板书:离家久——何时还?

5.指导朗读,读出迫切的思乡之情。

(二)赏析,体会妙处。

1.自由读诗,说说你觉得诗中写得更精确、最巧妙的一个字是哪个。

2.引导学生学习“学习链接”,了解王安石修改的故事。

3.小议:王安石此前先后改了“到”“过”“入”“满”等字,请同学们思考:

为什么王安石不用别的字,而最后选择了“绿”字?相比之下,“绿”字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绿”写出了春风吹来下大地的巨大变迁,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充满了冬的氛围。)

4.指导读好“绿”字,读出惊讶,读出喜悦。

5.“绿”如画龙点睛,妙笔生花。一个字竟有这么威力,同学们有哪些感想呢?

6.配乐、有情感地朗读全诗。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六、小结三首古诗写作特色,指导习作

《江畔独步寻花》抓住繁花、戏蝶和娇莺这种最具春天特点的景色,动静结合,有声有 色,表达了作家对春天的赞美。

《寒食》先写白昼的“无处不飞花”,再写夜晚的“汉宫传蜡烛”,写出了作家对专制统治阶级耍弄特权的不满和谴责。

《泊船瓜洲》先写远眺京口,触景生情,用一个“绿”字写成了江南春景,更道出了诗人浓浓的乡思之情。

七、布置作业

搜集王安石的资料,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靠家近——很想还。

离家久——何时还?

教学反思:

6、《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⒈通过诵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观念感情。

⒉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短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学习通过对发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式,把词语写具体。

⒋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古诗教案怎么写,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 “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质,体会课文是怎样把他们写具体的。根据句 子结构及时态的特征把握语调及音调。掌握“啊”的读音。(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有情感朗读,感受漓江水、桂林河独特美。)(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式)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哪个意思?(天下第一)

写人生第一次的古诗_写秋天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

⒊下面,我们应随着作者的视野,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同学们,你们到过那些风景区游览过?你觉得那里的风景美吗?今天,老师要带他们一起去桂林旅游,去感受它独具的美。)

二、自读课本,理清文章思路,依据自学提纲汇报交流(1、欣赏桂林山水的照片资料,学生谈观后感。2、自由读课本。3、说说课文写了哪些,读了课本后有哪些感受?4、小结,并引导出第一自然段。齐读,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含义。

⒈出示表格:指名读

前字韵母 “啊”的发音 举例

a、o、e、i、ü ya 真蓝啊、真奇啊

u、ao、ou wa 真秀啊

n na 真险啊

ng nga 真静啊、真清啊

⒉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⑵你认为课文是按哪个结构来写的?思考如何帮课文分段;

⑶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⒊检查自学

⑴指名四人朗读

⑵你认为课文是按哪个结构来写的?给文章分成四段。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

⑶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质?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诗句来总结文章。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完成板书提纲:

总起:甲天下

水清

桂林山水分述:绿

山秀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导学第二节

⒈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下面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二、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漓江水的特征。1、自由读课文;2、画出描写漓江水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看图画,体会李建谁“静”“清”“绿”的特征;3、漓江与大海相比,有哪些不同?4、指导有感情朗读)

词义,结构(分层)古诗教案怎么写,修辞技巧,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谈谈学习的感受,也可以强调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强调。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如何把漓江水的特征写具体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等一会儿老师需要请他们交流一下你们是如何来学习课文的,向各位介绍一下你们学习的方式、步骤。

⒉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波澜壮阔、无瑕等

⑵分层:三层

⑶修辞手法:引读

第一句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东湖”跟漓江作非常,强调漓江的水有绝佳的美。第二句具体写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其中的“真”,是的确、实在的意思。

(作者为何在“静、清、绿”前加上一个“真”字,后都带个“啊”字?通过朗读,体会“真”写出程度。“啊”抒发作者喜悦、赞美之情。)

对这三个特点,作者用似乎或用形容来准确说明,并把他们构成一组排比句,文字优美,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最后一句写出江水之静。

⑷描写角度:引读

“静得令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动态的视角写;

“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从透明度的视角写;

“绿得如同那是一块无暇的玉石――从色彩的视角写。

⑸引读,说说你怎么读出语气,交流并指导朗读。

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秋天的古诗_写人生第一次的古诗

“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应有小停顿,以突显后面补充说明得个别。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似乎。

朗读这一节,首先应抓住平稳、清新的基调,其次要利用重音、速度等方法,传递出对内容的理解第一句是全节的总起句,读时应平稳,声音能略低,“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读重音。第二句要把握重音和停顿。最后一句是重新写感觉,以突出漓江水的“静”,读时渐轻、渐缓。读好排比句,注意节奏,几个“像……”要一气呵成。

个读,齐读。

⑹质疑,解疑

⑺小结你们小组是用哪个方法来学习课文的?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⒊背诵第二节,根据板书自背,互背,说说你是用哪个方法把课文背下来的。

(记关键词,列提纲,记每句第一字……)

⒋检查背诵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⒈抄写词语;

⒉有情感地朗读全文;

⒊背诵并默写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⒈指名背诵二节(默写第二节)

⒉过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与众不同之处。

二、依据自学提纲,学第三节(出示学习规定:1、自由读课文;2、画出描写山的特质的词句读一读,体会桂林山的特征;3、说说桂林的岭与泰山、香山有哪些不同;有情感的朗读。)

⒈用学习第二节的方式来自学第三节,把课文读懂: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如何把漓江山的特征写具体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还要交流一下你们是如何看懂课文的方式。

⒉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丽

⑵分层:二层

⑶写法:

写法上与第2节相似,显示了结构上的对称。第一句用“峰峦巍峨的华山”、“红叶似火的香山”跟南京的山作非常,突出桂林山的独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体地写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山形

色彩明丽――山色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势

有形态的描绘,有联想比喻,有亲自体验,把山的形、色、势写得十分生动逼真。引读。

⑷有感情地朗读。

⑸汇报交流学习方法: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⑹背诵第三节,交流背诵方法。

三、略读第三段,再进行汇报交流

⒈师引读: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受到像是走入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⒉最后这句古诗是哪个意思?

⒊这句诗既是作者的体会,也是对全文的小结,与第一段的内容相呼应。

⒋背诵第三段。

四、总结

⒈作者用诗通常的语言,描述了桂林美丽的山水,写下了自己观赏桂林山水的深切体会,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观念感情。

⒉让我们齐读课文

五、巩固训练,检测反馈,培养能力

1、课后练习二例中的第一分句是评述,第二分句是用补充说明的方式写具体,即“清得”怎么样。两个小题分别要求说出“黑得怎么样”和“干净得怎么样”。如:“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黑得看不见屋内的陈设”;“干净得看不见一张纸屑”等。

2、背诵课文比赛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