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教学反思:反思PPT教学

2020-08-13 14:1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如何写教案反思_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许江先生在《守住优秀特色文化的根脉》一文中提到了这种一件事:“最近我据说,有些中小学上课取消板书,只用PPT,老师不写,学生不记,用手机拍拍了事,这很让我惊讶了。什么是板书?老师在黑板上写“语文”二字,然后分别引出两个字的解释:语,言字旁,音从吾;文,动物的图案华彩;连出来,语文就是让语言有华彩......随着校长的演讲跟板书,慢慢抽丝层层剥茧,学生在听,在看,在记。板书用书写令学生在教学上步调一致,一路同行,共同成长,优秀的板书是教学的重要构成个别,是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灵魂蜕变的重要构成部分。”(许江,《守住优秀特色文化的根脉》,载《人民日报》2017年5月2日第14版“文艺评论”)

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如何写教案反思

在信息技术极大普及的现在,教学方法跟形式正在出现极大的颠覆,“信息化”已经变成这些大学的传统了,以PPT为主要展现形式的多媒体教学,在这些地方完全替代了特色的板书教学——老师在课堂上一本书,一支铅笔,一根教鞭,这样的时代真的早已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技术的发展也确实带给了这些难题,“在最近的大学中,如果学校里没有多媒体设备,那么学校都会不完整,如果教室没有掌握和运用这种技术,那么就不合格。但是反过来说,教学和学生,也容易沦落为技术的一个末节了。或者说,被先进的科技所挟持而是教育原本走向异化。”

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如何写教案反思_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许江先生的这番话,使我们不得不反思PPT滥用对学科教学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高新技术的介入,进一步分离了校长与教材,教师与师生的亲密关系,教师深入钻研和探讨教材文本的素养不断下降,教师掌握和预测学情的自觉性也在不断弱化。由于教学资源、课件在网上几乎取之不尽,使得这些教师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而与“教材文本”渐行渐远了。祝国强曾经指责说,“我们这些年看到的优质课评比,基本上都是模仿的,没有自己的东西,实在太不满意。现在网络很发达也是一个问题,导致得多老师依赖性太强了,课件、教案随便下载,拿回来就用,胆子真的巨大,结果仍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一点自己的影子都找不到。”另一方面,PPT教学的匮乏分离了常识与认知、情感的联系,教学单纯地成为了PPT播放的过程,沦落为信息的传播和堆砌,而不是以培育和唤醒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生命心灵为主要目标。“理想的教学是教师上完一堂课之后,能将教学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日常的所思所想相结合,生成反思性问题,而不是课堂中详细得出了哪些结论。上课的方式是为了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并非一定要用许多视频或PPT,这些东西有时可能会干扰学生的反思,使之碎片化,思维能否被引爆、激活才是最重要的。”(顾思羽,《高端教师的专业质量分析》,载《上海教科研》2016年第四期,P59)《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甚至这种尖锐地指责,“中国人擅长复制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但依然翻不出哪怕是呼啦圈这样简单的东西,他们的DNA中没有创新的素养,他们的教育制度提升了这些倾向。”

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如何写教案反思_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杜普伊斯告诫我们,“大课、教学机器跟其它教学设施(现代多媒体设备)都让教与学的过程失去了个性。但仍然教师被迫不得不采用这种设备,他也需要竭尽全力不使自己只是作为一个信息提供者。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忍住不要给出所有答案。不论是上历史课、艺术课、人文课还是科学课,教师都应无法展现所有教学科目富有人性的一面。”(《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杜普伊斯 (Dr.Adrian Dupuis),高尔顿 (Michael Gordon) 著 彭正梅,朱承 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208-209)

如何写教案反思_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_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从新回到传统的以板书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怎样使用PPT课件,如何让科技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却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每一次在打算教学的时侯,我们都有必要问一问自己:第一,“我”使用的课件是谁的?是自己原创的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还是改编的?还是完全挪用他人的?第二,每一堂课上,“我”应该呈现多少张PPT(以每堂课45分钟计算,应该准备多少张非常合理),每一张PPT之间,是否有充分的带给学生阅读、思考、探讨的时间?第三,“我”应该在PPT上展现什么内容?什么方式(文字、图像)?教材上已有的内容,是否还必须再发生在课件上?

英国伦敦的一位小学老师说,虽然“每个学生自己上课都要打算PPT,但我也要求同学不要做这些的PPT文件,因为同学要不停地翻页、翻页,学生看到PPT文件就上完一节课了,更多的之后是应跟学生互动、讨论的(《一个伦敦小学校长的压力》,《南方周末》2010年3月18日,22版)。任何一种教学,都必须是学生双方基于生命体验基础上的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而不是彼此只对着PPT一张张地从眼前一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