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
共1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高中化学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氮的化合物”是整个无机化学教学中的重点,而氨气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所以氨的性质实验尤为重要。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是一个有力证明氨气在常温下极易溶于水且兼有证明其水溶液显碱性的精彩实验。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认识。
2学情分析
学生总是好奇、惊羡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强。
3重点难点
喷泉实验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练习】氨的喷泉实验改进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2.氨气易溶于水(喷泉实验)。经过分析,习题“某化学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学过氨气后,查阅资料发现氨气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遇到hcl气体,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这两种气体化合形成的铵盐m的固体小颗粒.带着极大的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先制取干燥的氨气,然后利用它来探究与hcl气体的反应.经过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注: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图1中的b和c装置还不完善,有待于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和补充),d装置的试管内有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008-4-7 00:13 4、红色喷泉多妖娆:意思是说氨气和氯化氢的喷泉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用氨气作喷泉实验时,水中加的是酚酞,而用氯化氢作实验时,水中加的是石蕊,故两者都形成红色的美丽的喷泉。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滴有酚酞)。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教材中的装置:
2.不足之处:
(1)占用较多时间。需要事先收集好若干瓶氨气待用(学校班额多,通常要制取20多瓶)。
(2)效果有时不理想。由于氨气易扩散,预先收集好的氨气会泄漏,不但污染环境,还使得实验效果不好甚至失败;由于经典实验方法干燥程度要求高,稍有水分就易导致实验失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及课程进度。
(3)不便学生分组实验。
三.实验新方案与创新之处
1.所需器材:塑料瓶(胶水瓶或矿泉水瓶等)、导气管(废笔芯或饮料小吸管等)、球形干燥管、保鲜膜(制作塞子)、单孔橡胶塞 、
小软塑料瓶(眼药水瓶等)
2.所需药品:浓氨水 、氢氧化钠固体(或氧化钙固体)、酚酞试液、水
3.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
①利用氢氧化钠与浓氨水接触,迅速放热使氨气挥发,收集氨气。
②挤压小软塑料瓶,向水中排出少量气体,松开手使少量水沿笔芯回流进入干燥管中,氨溶于水导致水色变红、管内气压下降,塑料瓶里的水自动通过废笔芯不断喷入球形干燥管中。即形成红色喷泉。
(2)装置说明:
取一根废笔芯伸入球形干燥管小端口中,用保鲜膜固定密封,再伸入瓶颈处开有小孔的塑料瓶中,大端开口用一个带有小软塑料瓶和废笔芯的橡胶塞塞紧。球形干燥管式喷泉实验装置就制成了。(如下图)
——小软塑料瓶
4.实验过程及现象:
(1)氨气收集
加适量氢氧化钠于球型干燥管球形处,用小软塑料瓶吸浓氨水,装好装置,挤压小软塑料瓶使两药品接触。可看到塑料瓶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氨气的产生使空气被排出。
(2)喷泉实验
挤压塑料瓶或小软塑料瓶,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高中化学喷泉实验,即可形成美丽的喷泉。
5.本实验创新的优点:
(1)节约时间。把气体的收集和喷泉实验的装置连成一个整体,无需预先收集氨气,提高课堂效率。
(2)实验成功率高。实验仪器有水分一样能实验成功。
在仪器、药品、材料摆放之前,首先实验员把配置好的溶液在任课教师上课前先做一遍,同时还要检验仪器是否配套,药品是否变质,溶液浓度是否得当,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教师上课的时候把演示实验的最佳实验效果演示给学生高中化学喷泉实验,保证实验的正常的开出。本节熔化现象的实验,根据教材要求是演示实验.但为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建议改为边讲边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比较多,组装仪器有一定困难,但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按照实验要求装配仪器.为了节约课上时间,课下可以进行适当的训练,或者培养一些学生骨干.。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演示录像的演示,可以多角度进行,还可以放大、回放等,使演示的得到大大的改善,也可以减少学生每次实验进行的时间,便于实验教学的安排。
(4)利用废物,绿色环保。
(5)实验仪器和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可以边走边演示,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实验。
(6)实验向微型化发展。节约了药品,适于推广。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练习】氨的喷泉实验改进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2.氨气易溶于水(喷泉实验)。经过分析,习题“某化学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学过氨气后,查阅资料发现氨气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遇到hcl气体,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这两种气体化合形成的铵盐m的固体小颗粒.带着极大的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先制取干燥的氨气,然后利用它来探究与hcl气体的反应.经过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注: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图1中的b和c装置还不完善,有待于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和补充),d装置的试管内有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008-4-7 00:13 4、红色喷泉多妖娆:意思是说氨气和氯化氢的喷泉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用氨气作喷泉实验时,水中加的是酚酞,而用氯化氢作实验时,水中加的是石蕊,故两者都形成红色的美丽的喷泉。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滴有酚酞)。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教材中的装置:
2.不足之处:
(1)占用较多时间。需要事先收集好若干瓶氨气待用(学校班额多,通常要制取20多瓶)。
(2)效果有时不理想。由于氨气易扩散,预先收集好的氨气会泄漏,不但污染环境,还使得实验效果不好甚至失败;由于经典实验方法干燥程度要求高,稍有水分就易导致实验失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及课程进度。
(3)不便学生分组实验。
三.实验新方案与创新之处
1.所需器材:塑料瓶(胶水瓶或矿泉水瓶等)、导气管(废笔芯或饮料小吸管等)、球形干燥管、保鲜膜(制作塞子)、单孔橡胶塞 、
小软塑料瓶(眼药水瓶等)
2.所需药品:浓氨水 、氢氧化钠固体(或氧化钙固体)、酚酞试液、水
3.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
①利用氢氧化钠与浓氨水接触,迅速放热使氨气挥发,收集氨气。
②挤压小软塑料瓶,向水中排出少量气体,松开手使少量水沿笔芯回流进入干燥管中,氨溶于水导致水色变红、管内气压下降,塑料瓶里的水自动通过废笔芯不断喷入球形干燥管中。即形成红色喷泉。
(2)装置说明:
取一根废笔芯伸入球形干燥管小端口中,用保鲜膜固定密封,再伸入瓶颈处开有小孔的塑料瓶中,大端开口用一个带有小软塑料瓶和废笔芯的橡胶塞塞紧。球形干燥管式喷泉实验装置就制成了。(如下图)
——小软塑料瓶
4.实验过程及现象:
(1)氨气收集
加适量氢氧化钠于球型干燥管球形处,用小软塑料瓶吸浓氨水,装好装置,挤压小软塑料瓶使两药品接触。可看到塑料瓶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氨气的产生使空气被排出。
(2)喷泉实验
挤压塑料瓶或小软塑料瓶,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即可形成美丽的喷泉。
5.本实验创新的优点:
(1)节约时间。把气体的收集和喷泉实验的装置连成一个整体,无需预先收集氨气,提高课堂效率。
(2)实验成功率高。实验仪器有水分一样能实验成功。
(3)适合分组实验。教师只需提供干燥管和单孔橡胶塞,其它学生自备。实验仪器和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可以边走边演示,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实验。
(4)利用废物,绿色环保。
(5)实验仪器和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可以边走边演示,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实验。
(6)实验向微型化发展。节约了药品,适于推广。
教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