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教案怎么写 〔SC美学会〕浣花溪畔的台湾姑娘与弘体书法的“觉”和“空”
萧琬融,生于台湾高雄,现居成都。别署知遇斋,菡萏三百轩。
现为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蜀都书画院理事、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会员、蓉台书画社理事、成都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华文化管理协会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会会员、成都广播电视大学特聘书画教师、成都沙湾路小学工笔画指导老师。
师从台湾院体派工笔画家蔡显裔先生、溥心畲入室弟子薛珍亮老师、台湾标准草书学会常务理事苏见来老师、蜀中书法大家谢季筠老师等。
尤擅院体派重彩工笔花鸟,2019年8月作品《蜂舞芙蓉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平素喜沐香抄经,对弘体书法研习颇深,2018年12月作为弘体书法家代表受邀赴江苏省泰州市出席“纪念弘一大师出家100周年 弘体书法理论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萧琬融
逢佳日,萧琬融都会到清水河边放生。鱼儿会游回来,或者把头冒出一点到水面来,好像是在感恩于你。说到此处,一种感动油然而生。冥冥中的缘分,平淡之交的暖意。
“哀游子—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与粉饵兮。”
——《梦》
西子湖上,水天一色的薄雾里,灵隐寺旁,一南一北划来两艘木船,两艘木船缓缓靠近,女子凝视对面船上的僧人凝视许久,开口道:“明天,我就要回国了。”僧人道:“好”。女子含泪悲唤:“叔同…”僧人答:“请叫我弘一。”
《一轮明月》里乐理教案怎么写,镜头一转,已是竹杖芒鞋的,遁入空门的僧人。
看李叔同的传奇一生,有人觉得他妄为、决绝,但从他平淡的文字中,深感情真意切。
听闻一位台湾女孩写得一手“弘体书法”,我便前往拜访。在成都西郊外,我见到了这位台湾姑娘。
她正在工作室自己提炼玫瑰花纯露,刚一开门,一股浓浓的花香,扑鼻而来,这与往日在书画家案前熟悉的笔墨香,大有不同。地板上,头顶两只灰耳朵的大白兔嚼着泡过的武夷岩茶叶底,这是一只从菜市屠夫刀下救的一只食兔,故从母姓名曰萧大白,配着墙上的作品,一番自然与润泽的气息。
“看他的字就像被一双饱含温度的大手包围着,暖意融融。”17年前,萧琬融第一次见到弘一法师的书法。17年来,慕其清雅恬静之气,而无挥毫下笔之胆,直到2016年从故乡高雄来到成都,也许是成都的温润和包容,让她有勇气试着走进“弘体”。
与四川的缘分,还要回到2010年。
那一年,四川书法家谢季筠在台湾高雄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展览书画作品期间,一位正在看展的女性,给谢老看了自己女儿的书法作品,“这是你女儿写的。”“是的。”“能否让她在现场写一下?”于是,她叫来了正在一旁担任翻译工作的女儿,这一来,她便成为四川书家谢季筠老师在台湾唯一的弟子,也与四川结下了缘分。多年以后,谢季筠收到一条台湾的消息,老师我要来成都。谢老说“我本以为她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真的来了。”
与高雄的炎热不同,成都的天气,非常湿润,尽管酷暑已到,夜晚依旧凉风阵阵,让人放松和舒适,四川方言,婉转有趣,武侯祠内的唐碑《三绝碑》、诗圣杜甫的故居……这些都让她深深着迷,她决定留在成都,专职做书画。2016年2月,她毅然放弃台湾同声传译的工作,告别亲人朋友,只身来到成都。
李叔同一生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中年遁入空门,成为律宗一代大师,将绝代风骨与高大背影,留在历史的长廊里,万世景仰……
“调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乡。”——《归燕》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揣摩几年弘体书法后,琬融有感。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李叔同乐理教案怎么写,盐商富豪之家,赴日留学,教书育人,主编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在国内第一个使用五线谱作曲;在国内第一个推广西方“乐器之王”钢琴,将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也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最早在中国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也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他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创下同时期国人研究之第一。而后,诀别红尘,归于佛门,悲喜交集,侧卧圆寂。
萧琬融从儿时习字,台湾从国小开始一直坚持开设书法课程,她自己亦跟随多位台湾书法老师学习,真草隶篆基本功扎实,除此之外,她还师从台湾院体派工笔画家蔡显裔先生,又受过渡海三大家之张大千、溥心畲在台湾亲传弟子的指导,三罩九染设色典雅技法繁复的院体工笔亦是童子功。“对于弘一法师的书法,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可远观不敢亵玩的阶段。慕其清雅恬静之气,而无挥毫下笔之胆。”
来到成都后,偶然于昭觉寺智胜法师处借的一部《弘一法师遗墨》,其中书后附有民国时期夏丏尊居士编选的《李息翁临古法书》一册,系大师出家前后所临摹之碑帖选篡而成,读之顿时豁然开朗,出家之后一心向佛不染六尘的他,年轻时所习诸艺逐渐摒弃疏远,而唯独书法一艺却贯穿其生命始终,一直毫端不辍,留下来大量涤滤性灵的书迹。仔细研究了一通,又系统临写了一些碑帖,如此方才斗胆试写了一些“弘体”风格的作品,自己觉得还算看得过去,并一鼓作气将华严三百联全部写完,渐渐开始揣摩“弘体”的味道。
她以为研习”弘体“书法是一项大工程大手笔,不能单单只是去临摹弘一大师晚年已臻化境的书法作品,如此极易流入俗弊。而是应当深入研究弘一法师当年的习书经过与”弘体“书法形成的种种内外因素,通过认真分析研究”重走“一遍当年弘一法师走过的路,“复制”一遍弘体书法的形成过程,身心手笔共同经历一遍这种洗礼,如此才能更为接近弘体书法的原貌。为此,她多次前往平湖、温州、泰州、泉州、杭州等地,从出生之地到他的精神出生地,2018年11月作为弘体书法家代表之一受邀赴江苏省泰州市出席“纪念弘一大师出家100周年弘体书法理论研讨会”,全国弘体书法研究者汇聚一堂,萧琬融汇报了自己的弘体书法研习心得,并与弘一法师李叔同孙女李莉娟老师认真交流。
在成都,平日里最常去的崇州白塔寺,青山绿水,寺里的碧落书舍清雅精致,器物与台湾审美契合,平日泡泡茶读读书,写几个小禅语,挂在里面与师父们交流。2019年,萧琬融在四川崇州白塔寺举办《一轮明月耀天心-萧琬融弘体书法作品展》展览以《华严集联》为主,参以禅语扇面、手抄佛经等,展示了萧琬融对于弘体书法的理解和体悟。
“弘体”书法之特点用他自己的话概括是:“朽人之字所表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正如他本人所言给人的是一种空灵、凝静、虚无之感,点画圆润轻柔,棉里裹铁,起收笔化于无形,锋芒尽敛,火气全无。
虽然短时间内我们当然无法经历弘一大师这般波澜壮阔的一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炼他的习书经历,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正确的道路努力的方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万块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