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方案写作的五大误区,你知道吗?
“怎么看,怎么看”是关键。 2019年教学能力大赛汽车专业作品整理
这会影响您的参与吗? 2020年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全国竞赛要求变化
2020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要求变化抢先看!
关于编写2019年教学能力大赛实施方案的思考(附完整ppt获取方式)
笔者总结了教学能力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学能力竞赛”)中教案编写的五个常见误区。请查看您为参与教师准备的一些课程计划!
误区一:只关注链接,忽略内容
很多老师在写教案的时候,都局限在如何把链接设计得更出色的问题上,以至于在写教案的时候,很多文字都是在描述教学过程,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的写法被忽略,例如课程计划。 , 用这段文字来描述某个教学环节:
大屏幕播放3D动画微课,让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这是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一段话。这个描述有什么问题?
问题是,看完这段话,不知道微课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了什么问题,讨论了什么。如果整个教学计划都是这样写的,那么评委们看到教学计划就只能知道教学环节,而看不到你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和环节与内容的联系。
误区二:分析与链接设计不对应
我们知道,在教案之初,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业情况进行分析。在许多教案中,这两种分析被写成通用短语,即可能适用于本课任何教案的分析。分析没有针对性,说明教学活动的设计也缺乏针对性,不符合比赛要求。比如某公共基础课教学计划中的学情分析是这样的:
学生学习了“XXXX”和“XXXX”课程,喜欢表达,愿意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达自己。同时,他们在完成课前自学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忽视细节,大意。
这种学术分析的问题在于它解释了学生选修了哪些课程。看似解释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实则是不解释,缺乏详细、有针对性的分析。学生识字的基础也缺乏解释。
误区三:教学策略太多。
在教案中,教师一般都会描述这节课的教学策略,但很多教师的教案中教学教案怎么写,对教学策略的描述都是陈词滥调,缺乏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和环节的具体说明。课。看完教学链接后,并不容易。比如下面的策略描述:
本课程的教学依托XXX在线学习平台,实行混合教学。教学团队自建优质资源共享课程,包括教学视频、微课、课件、数据库等,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与学活动资源支持。根据我校校企合作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双导师”教学,即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备课、教学、评价,充分结合教学与教学。企业标准。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任务驱动的。教学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堂上,依托案例,在动画、微课、演示等方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任务,做中学,做中学教学,从而突破困难,实现教学目标课后,学生通过完成扩展任务巩固所学。
这个策略的描述提到了混合教学、双导师、任务驱动、边做边学和教学等,看起来很丰富,但观众仍然无法确切地知道这节课是如何设计的。问题是策略描述没有包含本课的具体内容。
误区四:师生活动与意图缺乏对应
在一般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在老师发给作者的许多教案中教学教案怎么写,没有师生活动与设计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感觉是,如果先看老师活动再看学生活动,感觉两者不太同步,很难划出教学主线。例如:
教案中教师活动的描述如下:
教师打微课,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小组代表互相交流和评价。
相应的学生活动描述如下:
团队评估。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师生活动对应了部分内容,但并不完全对应。教案内容少,观众还是能看懂的。如果教学过程比较复杂,仍然在教学计划中描述,很容易出现环节不对应,教学过程主线没有很好梳理的问题。
误区五:链接设计不注重目标的实现
我这边收到的教案,还是有这样的问题。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后,我发现完成所有教学活动并不能导致教学目标的实现。即使在教学环节,也不清楚哪个环节达到了哪个目标,利用哪个环节突破了教学难点。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好的,以上就是笔者总结的教案写作中常见的误区。有多少老师获奖?
教案网123
我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