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及时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可以从一下反思
1、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教学的情况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效果抑或超乎所想,抑或不尽人意。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坐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失误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如幼儿提出的难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教师课后应记录下来,日后查找资料,再补充解答。
2、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师的心态教案教学后记怎么写,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利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相反,幼儿的留意情况、参与程度、疲劳状态、个性特征和经验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组织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体现与活动的品质作辨证的剖析,以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能对“师”与“生”的状况作更全面的掌握。如公开课效果不好,教师往往会说“这些孩子没配合好”,这里面就要反思教师你,你了解孩子以及他对于学习相关内容的心得和最近发展区吗?活动中你是一相情愿还是能顾及幼儿独特的看法与感受呢?你的回答语言能够让幼儿明了你的要求和意思吗?教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求对策。
3、综合分析——写教、学
教学反思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上课——写教学反思”的基本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综合分析。本内容幼儿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如何?教法应用如何?儿童的主动性有没有得到发挥?提问的效度怎样?理答和追问的方法、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效吗?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效果怎样?幼儿的学习出现困难吗?幼儿学到了什么?有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一个主题延续了一段时间,做完后教师同样要综合分析:通过这几个活动教案教学后记怎么写,能不能完成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规定?开展的详细活动哪些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效果反应好;哪些内容幼儿缺乏兴趣、远离生活经验,效果不够理想?主题展开中是如何在预设中进行有机生成的?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跟踪观察,激励幼儿自主探索、多元表达?再者,也可进一步反思,在主题背景下如何兼顾领域平衡……教师应对实际的课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4、找准要点——写特点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个特色,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得承认其成功。如有的学生特别注意活动中动态资源的生成和利用;也有的学生对合作学习或小组活动有独到的做法……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这些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活动的特征,以便于日后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一个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5、捕捉灵感——写遐想
常有这样的觉得: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随机生成,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活动带来勃勃生机。课堂上的一些开放性提问能打开幼儿想象的门窗,展现智慧的火花。一些童稚趣语、幽默问答,探究性的看到、竞赛性的游戏、展示性的体现或随机生成的弊端能够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帮助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有时,活动中节外生枝的小插曲也应记下来,以吸取教训。
6、深度反思——写建议
在组织完每个教学活动后,教师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学习材料的提供、活动环境的支持、组织的形式方法,教学重点的掌握、难点的剖析,是否有新的生长点或者遗留点,根据自己的课堂体会和幼儿反馈出的信息,写写“修改建议”,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或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重点考虑某个环节应该怎样处理才更有效,一步步明确问题,寻找对策,使自我反思达到一定的深度。
允许有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