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小组互评作文注意事项(四)
四、以汤清文同学的《童年趣事》为例进行系统分析
五、小组互评作文
注意根据叙事作文“六要素”和三个重要部分分别进行点评,互相提出更改意见。如果有显著不当之处,可以学同学的样子修改一下,或在文后标注,让本人修改。
六、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把改好的作文读帮同学听。
叙事作文教学设计2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觉得写作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内容空洞,看起来就像流水帐,更无新意和主题可言。作为数学老师,我坚信作文教学的重要,在课堂过程中我做过许多尝试。
一、 让写作扎根与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员观察生活中熟知的人,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独白,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独白,抒发真实的感情,发表独到的看法。在作文中引导学员说真话,真实的写身边的人跟事,这样的写作说了真话,抒了亲情也经常感动人了。
二、 说话练习与小片段练习相结合
在语文课堂中看到许多朋友都有“茶壶里煮年糕”的现象,心里的感情或看法表达不起来。语文是语言跟文字相结合的学科,语言表达很重要。试想一个学生可声情并茂的述说,能有理有据的揣测,那文笔一定会更优异。所以,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环节提高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对写作十分有益处。如果再将口头表达的内容成为作业一天加以练习时常超过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相信今天可写好小片段,明天就能写好大作文。
三、 指导教师范写优秀写作
批阅作文的过程中常常看到抄袭现象,每次都有几个雷同文,屡次阻止不见效果。既然学生有这种的“爱好”何不抓住这个时机来做文章呢。我们可以使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文章进行研究,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翻版”,然后进行非常,找差距,项举措。这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四、 培养教师修改作文的兴趣跟能力
学生非常肤浅,喜欢帮对方找毛病,提意见,根据此特性可以使同学们互相设置作文。水平低的老师就着重对字词句的设置,水平高的就着重对表达、结构、立意、中心的设置。在修改过程中,老师应强调修改的流程跟要求,在同学们之间尽早的、适当的给与指导和帮助。我相信一个会找错的人,自己也会导致一些错误,一个会帮对方修改作文的人,也会写好自己的写作。久而久之,作文水平都会相应的有所提高。
叙事作文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让学员学会准确运用书面语表达自己应说的话,选取一个生活事件或其中的一个片断进行记叙。
学习重难点:选取生活事件或片段进行记叙。选取生活事件或片段进行记叙
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可把一件事说得更明白,他也能够把许多事都说得知道了。”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叙事很基本的要求是:交代明白,有简练,繁简适宜,详略得当。所谓“清楚”,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包括事情的缘起、经过、高潮跟结局;所谓“条理”,指叙事要清晰明白,怎样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如何结构叙事的材料之类;
1、 要交代明白事情出现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清楚。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种方面写明白了,才能让对方知道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需要呆板,要按照文章的须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应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借助描述自然景物的特点以及变迁,将他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出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还要落湖了”片段教学教案怎么写,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显。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跟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知道、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缘由、经过跟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 记叙的简练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出现、发展跟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次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知道明白。
确定记叙的次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让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简练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需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起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量这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次序,否则就会头绪繁杂,条理不清。
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从而让文章条理清楚呢?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根据事物出现、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描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演进过程,有头有尾地描述下来,来龙去脉,十分明白。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出现、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次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次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次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次序的。
按时间排序进行描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次序,写明白表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出现,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经常应按照事情出现、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描述,文章的层次也有明白、明了的。
[1]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非常简单,因而不必定非应说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更突出的片段提在上面描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描述。
需要强调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明白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插叙的转换处应有显著的边界、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描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必须暂时中止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表述。
需要强调的是,在利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本的表述线索,要留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虽然充满差异,而且表述事情的简练非常明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叙“美女蛇的独白”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朋友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感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他们写下来!”●那么,怎样从小事中说出深意呢?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眼睛也可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情感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原本应有一定的观念水平,只有这种,才可能看见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暗含的玄机。
2、深入探讨、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注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脆弱的大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暗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到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革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跟事情出现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说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上》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他们穿着美丽的新服装,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道,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升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即使增加自己的观念水平,对听到或发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涵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说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写作,不是写送伞,就是写为抱孩子的女性让座;不是写帮助朋友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孩子回来……总之,尽是写一些别人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教师经常在它们的习作后面写上类似的批语:选材陈旧,希望未来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能够选用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不要抄别人的素材
不少同学发现写作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喜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这些与众不同的历程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用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朋友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哪些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片段教学教案怎么写,就规定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朋友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极佳的材料使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平时跳广场舞,各种节庆风俗文化比乡村更浓春节时挂红灯笼、门前放橘子树,贴春联门神等,元宵节猜灯谜,办灯会展之类然而这种材料从他们的眼睛后面渐渐逝去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写作时,所描述的事通常是常用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用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视角,也会使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非常一部分同学,思路相当狭窄,他们的眼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朋友把观察的眼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见这些好人好事,也发现这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叙事作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二三件事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文方法。
2、培养教师乐于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3、能够独立的说出写人写作。
教学过程:
一、教观察,给素材
1、写作文少不了观察,观察主要的方式就是用眼睛看周围的事物。可是即使光用嘴巴看,不用脑子记,眼睛会欺骗你。对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马路上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不陌生吧。红绿灯三个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一个绿的。哪一个灯在里面?
尽管我们的眼睛每天看见同一事物,但是熟视无睹,脑子不用,看到的只是假的,眼睛会欺骗我们。眼睛可以欺骗我们。所以观察应看仔细;脑子要记,记清楚。
2、出示素材,学生读三遍,然后凭借记忆描述。
(1)出示爷爷人物图像,学生认真观察,描述人物样貌特质,整理书写。
(2)出示事例素材。
爷爷年岁大了,常常会犯糊涂事,闹出不少笑话。有时候,他提着眼镜,到处找眼镜。有时候,他满屋寻找手机,却看到被扔在冰箱里。有时候,他回来竟然摸错了门,跑到邻居家去了,差点儿被对方当成老贼,送到派出所去。可不?今天,他既闹笑话了……
总结:观察不仅要靠眼睛看,还要靠头脑记,耳朵、嘴巴、鼻子,都可以用。
3、在段落中选择一个事例进行教学,出示:
爷爷有一个手机,他很喜欢,但他犯糊涂,找不到手机了,他十分恼火地叫道:“手机呢?手机呢?”他如何也找不到,就叫儿孙一起找。有的找房间,有的找卧室,有的找房间,都找不到。结果,小儿子和他说:“爷爷,你手机开着还是关着?”“开着开着。”“那我有办法了。”最后,小儿子把父亲的手机号码输到自己的电脑上,一拨,结果看到电脑在冰箱旁边叫。小儿子打开冰箱一看,手机真的在上面。爷爷的电脑如何会回到冰箱里呢?原来啊,吃好早饭,爷爷把剩下的剩菜放到冰箱里,把电脑也放出来了。
二、看表演,理框架
1、师生进行合作演出,将素材灵活的舞台出来。
2、理清事例的写作顺序。
起因:爷爷出去发现手机不见了,他最着急。
经过:全家帮忙一起找手机。
结果:小儿子出方法,找到了手机。
3、组成五句话。(爷爷刚要外出,发现手机不见了。他十分苦恼。他使我们全家出动,寻找手机,结果一无所获。小儿子出方法找手机。爷爷手机在冰箱里听着歌呢。原来父亲早上把米饭剩菜放进在衣柜里的之后,把手机也一起放出来了。)
4、学生相互说一说,理清事例框架。
三、丰血肉,炼字句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扩充句子,将一个句子变成几个句子。
(分配学生写作任务后,三分钟时间写作。)
2、师生交流,互评,完善作文模式。
交流想法:完善作文血肉,运用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
四、选取第二件事,自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