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总结:[学习]反思备课 —— 教案反思与探究
专题目标:
1、能够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跟系统理论及以《课程标准》等指导下思考备课实践,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2、理解教学的中设计(课堂生成)和后设计(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掌握教学的中设计跟后设计的主要思路跟基本原则;
3、明确说课的含义,掌握说课的内容、方法跟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问题导入:
教师要上好课,起作用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更重要也是很基础的原因是学生备好课,这好比感人的电影,首先要有搞笑的电影;动听的演唱,首先要有动听的词曲;杰出的上课,首先应有充分的备课。教师没有备好课是不需要不负责的走上讲台的,正如严肃而负责的演员不愿接受质量低下的电影去表演一样。但是,有个别学生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常看到一些关于备课的错误言论,有属缺乏教学经验的,有属忘却职业责任的。现摘录如下:
言行一:“教材简单,无啥备头,照书本讲,依书本练就行了。”这些人备一节课花半小时都嫌多。有人教案十分精简:“讲例1-3,做习题1-5。”更有甚者,书本上划几个记号,就算备好课了!
反思一:这种人难得细想,教材虽简单,但其涵义,外延极丰富,需要教师给学生深入挖掘,从而透彻掌握教材,学生从把握知识到发展智能又是一个飞跃,更需教师对学员点拨、指引和练习。写简案是完不成这些任务的。笔者曾考察过100多位教师的讲课及讲义,发现好课率与详案率有高度的正相关,说明备详案是上好课的必要基础。
言行二:“多买几本《优秀教案》,备课上课照抄就行了。”这种人备课所花时间不多,且笔记详细、工整、甚是漂亮。有时嫌抄麻烦,干脆就拿《优秀教案》直接走上讲台。
反思二:这种人多的是模仿,少的是能动创造。别人的优秀教案是别人实践心得的小结,对于多变的活生生的自己的学生具备借鉴价值,但绝不应取代自己的探讨与实践。别人已凝固了的教案,决不应完全效仿。因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师对课本教法的理解不同,概念如何诠释,公式怎样分析,习题如何处理,决无定法可言,别人再好的方式也能够预料每个教师自身的素质实际跟他所遭受的学生实际。
言行三:“年年教,年年写,没有必要,拿旧教案上课照样行。”为了应付大学检查,有的虽说不是旧教案,但仅是一案多本而已(从旧教案上copy)。
反思三:这种人迷信旧案、以旧代新,不仅行动上体现了一个惰性,思想上也体现了守旧,不求进取。这种人看不到事物的变迁、发展,墨守陈规。以不变应多变,必定课上不好,教学品质无法提升。
具有这种错误观念的学生是不可能成长为反思型教师的!备课是学生有效课堂的前提跟基础。教案作为备课的直接结果,对于衡量备课的品质跟效果起到关键作用。一个完整的课堂过程比如课前备课、课堂实施及课后反思三个主要环节,而这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课后反思和小结既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起初。因此加强教案反思与探究就变得更加重要而迫切。
第一章 为什么应做教案反思与探究
——教案反思的价值
第一节:教案的含义
一、教案的基本含义
(一) 教案的含义
教案也称课时教学计划或课题教学计划或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是学生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综合考量学生状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跟自身原因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的详细实施计划。它实际上是一种教学论上的遇到跟按照。
一份教案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确认、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利用、学习方法的指导或者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多项内容,重点是教学内容的展现,关键是教法的利用跟学法的指导。
(二) 教案的现代特征
从教案的作用角度探讨,优秀教案的现代特点体现为:
针对性(主要包含层次性、梯度性以及差异性)、
创新性、反思性、深刻性、发展性、动态性、开放性
(三)教案预备课的关系
教案是备课的展现与表现,备课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打算工作,即学生按照课标的规定和本门课程的特征,结合学生的详细状况,对教科书内容做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规划教学活动。教案则是学生把备课中受到的展现在教案本上,只规定写出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加工的成果,避免对应讲述的内容进行长篇大论是的书面抄写。
(四)教案的类型
显性教案
隐性教案
二、教案的地位与作用
在课堂实践中,教案的地位与作用突出体现在:
1. 指导性 2.操作性 3.预演性
4.凸显性 5.代表性 6.时效性
第二节:教案反思的基本意义与作用
一、教案反思与探究的基本意义
教案反思与探究是指学生围绕着教案的设计、实施而展开的一系列反思活动的总称,这种活动包括学生对教案的自我解读、评价及进一步调整,旨在累积教学心得教案总结与反思怎么写,进行自我规范,提高教案设计水品,进而提高教学素质。这里的“研究”更多地指针对教案进行的 “再研究”。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怎么教,自己能否学。教学反思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教学反思不是一般含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弊端,具有探究性质。如果说教研、上课等课堂环节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二、教案反思的几个阶段
(一)教案反思的大概环节
1.具体经验阶段 2.观察预测阶段
3.重新概括阶段 4.积极验证阶段
(二)教案反思的三个阶段
1.课前的教案反思,旨在重新确立目标,确定教学起点
2.课中的课件反思,旨在调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3.课后的课堂反思,旨在提高经验,凝炼智慧产生规律
三、教案反思与探究的作用
1. 课堂反思可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
2. 课后反思可凝炼自己的教学传统跟教学风格
3. 教案反思可加快教师自己专业化进程得发展
第三节:教案反思、教学反思与学生专业化成长
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规律
1.教师的成长具有其外部的特定规律
2.外在理论内化与物化的过程是关键
3.案例知识与思路知识是成长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反思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在老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学反思的作用不可估量:
1.教学反思是学生成长的必要田间和有效方法
2.教学反思为学生的蜕变提供可能跟内在动力
3.教学反思可促使学生专业理想、专业技能、专业情感得到提高和创新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的特殊作用 1.深入学生,与教师换为,反思教学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难题和获得的创造
2.在与同行的教案中思考自我
3.在于学者、名师的针对性交流中思考自我
4.在教案的课后反思中指责教科书,提高自己对教科书的衡量意识核能力
第二章:教案反思做些什么
——教案反思的内容
第一节 教案反思内容的类别
教案反思与探究的类型
1、教学前设计与课前反思
1.1课前反思的作用
课前思考,指学生在课堂前进行的思考——具有前瞻性
l 与他人比,进行吸收和内化,有效提升学生课堂的预判和预测能力
l 反复阅读,深思熟虑,进行查缺补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拿到一篇短文,先不要看任何参考资料,凭着自己的理解,备第一次课。第二次,找来跟这篇短文有关的所有资料,仔细对照,看什么东西我想起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别人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教案。哪些东西我想起了,但别人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的传统。上课和想法的东西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会按照上课的详细状况,不断区别这些地方成功,哪些地方困难,对假设进行微调,再备第三次课。”——于漪
1.2课前反思的内容
课前思考,要求学生教研时探讨怎样设计教学环节以满足学员的学习意愿,实现知识与心态相统一,过程与方式相统一。
l 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
l 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的再确定
——教学内容的补充、舍弃,重点突出
——教学思路(方法、手段)的调换、优化
——教学过程的调整
——充分预计跟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类可能性
——教学条件的检查与改变
……
1.3课前反思的形式
l 个人思考,批判性修改
——研究参考资料
——熟悉教案,及时修改
l 同伴互助,合作性修改
——课前说课
——“无生”上课
l 获取专业支持,启发性修改
——观看特级校长的课堂录像或优质课录像等
——网络教研:博客、论坛、专业备课室……
2、教学中设计与课中反思
2.1课中反思的作用
课中思考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思考——具有监控性。
l 有利于调控课堂,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l 有助于提高学生驾驭课堂和应变的素养
课前的“预设备课”只是打算上课,是预备性行为,到了教学,教师要关注学子的体现,师生、生生交往,教学过程定有差异,教案理应改变,变是必定的。绝不能上课拿着预设教案照本宣科地背诵。
到了课上,课上的现场设计与设置均是学生探讨后教学实践,不可能、没时间、也没必要现场动笔写修改的设计,一心就是如何上好这堂课!
“预设备课”到了教学出现的意料之外,正是现设备课的关注点、着眼点。对于这意料之外,应看成是不可多得的可贵教学资源,盼望出现的生成资源。既不要害怕避开,也不要草草了事,而应正视它、重视它、研究它、解决它。现场精心设置教案,作好“现设备课”。——赵景瑞
2.2课中反思的内容
课中思考要求学生在课堂过程中,观察教师在教学上实际的参加热情跟参与程度并且出乎意料的事件等状况,积极进行思考,查找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法,进行迅速的课堂调控
l 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l 教学内容是否偏离教学重点
l 教学方法是否推动有效学习
l 教学节奏是否符合学习心理
l 出乎意料的事件能否是生成的资源
……
2.3课中思考的方式跟步骤
手段:观察,谈话,考查,作业,操作
方法:
l 有的放矢:根据教学目标调控,确保“底线”
l 因势利导:
——根据学员疑难问题尽早调整教学内容
——针对课堂“意外”情况再次组织教学活动 l 因“错”制宜:根据学生的错误和普遍性问题,及时补充、补救
l 因材施教:有效备课
3、教学后设计与课后反思
3.1课后反思的作用
课后反思即在课堂结束以后进行的反省——具有批判性。
l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总结能力跟评判能力,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l 有助于形成自我反省的观念跟习惯,不断地丰富教学素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建立教学艺术
反思是教师谋求专业化发展的模式之一。每一次教学设计跟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内容,叶澜教授曾讲到:“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必定可作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也许作为名师。”许多教育家和名师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但认真与身边的老师们交流起来,却发觉有真正产生自觉反省意识跟习惯的同志很少。
3.2课后反思的内容
课后反思要探讨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什么还必须优化的难题,有什么应该关注的地方或有哪些问题,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
l 从宏观层面讲,教学反思要考量教学行为本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以及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意识(教学模式)。
l 从微观层面上讲,包括课堂态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思路,教学评价,以及课堂组织管理,媒体的配置与使用等
3.3课后反思的形式
l 教学随笔
l 教学日志
l 教学案例
l 教学叙事
l 教学课例
l 行动研究
3.4课后反思的方式跟技巧
l 途径:自我控制,请对方监督,与师生协作,观看录像
l 方法:记录成功的心得教案总结与反思怎么写,书写教师的变革,捕捉教学机智,总结失败的缘由,尝试“再教设计”。
4、说课与教案反思
4.1说课的含义
说课是学生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员工,利用口头语言跟有关的辅助方式解读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得失,并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步骤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掌握及教学效果与品质的评判等方面与听课人员互相交流、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4.2说课的意义
说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堂研讨方式,是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项常规性内容,对于学生课堂理念的升级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具有重要含义。
l 通过课前备课,能够看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尽快进行设置,从而让课堂教学非常科学、合理、有效;
l 通过课后说课,对课堂教学中好的做法进行提炼和升华,以推广应用。说课能够在课堂之外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无效和负效问题,避免教师在课堂学习中作为教学设计失误的实验品和牺牲品。
美的情报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