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

2020-10-18 01: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_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

对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开展研究,在理论意义上可以指导老师对合格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的标准有更好的了解,树立学生关于教案编写的恰当理念.以下是学识网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给你们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需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2. 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 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词汇;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词语;学习、复习课文中其它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跟通假字。

4. 学习荀子用辩证的方式让文章的道理说得透彻精辟却既有气魄充沛有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 探究词义,学习比喻等论证的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_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

三、教学难点第1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未”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拒绝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要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相当透彻的理解。本段中的设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层递关系,也应善于区分。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诵读教法

六、教学设想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跟本文教学目的;介绍作者、解题;正字正音;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涵义和用法;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_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跟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高中学过的课本《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秦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战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追赠兰陵。

荀子是我国近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古代先秦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拒绝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并强调“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观念。他指出教育跟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又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跟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述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诗歌说理透彻、语言朴实、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_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哪个意思?学生通常会不假思索地提问:“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哪个意思?学生能够体会:原来它也有“劝勉”的含义。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设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帮他们勉励的含义,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应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种能够增长知识,发展从而,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教师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词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 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辅音韵尾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辅音韵尾相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_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lì 参 cān 省 xǐng 跂qì 臾 yú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词汇圈画加注,理解他们的含义和用法。

3.复习高中知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综合“思考跟训练”二,学生自己理解古文常用词语“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未。“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英语“可以、用它”的含义。在本文具体语义中“以”已丧失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唯有“可”有含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该这么,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需要(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含义。“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涵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类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时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面的行为是它上面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下载,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作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可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