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自学中医10年,我是如何做到的

2020-08-09 05: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伤寒论校注 刘渡舟_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下载_刘渡舟伤寒论下载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

艾宁:《问中医几度秋凉》(当散文看不错)

方舟子:《批评中医》--反面教材。下的电子版,记得刚起初看时还战战兢兢,怕这本书会讨好我。怕这本书真的证明了西医是伪科学。看了之后才明白……肘子连半壶水都称不上。不过是以伪科学的精神来批评“伪科学”而已,方老师的这本书真的起了反面作用,看完这本书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医道,要以事实向身边所有的同事证明方氏逻辑的可笑……

中医基础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视频(硬着头皮看完)

朱文锋:诊断学视频(勉强看完)

张廷模:中药学视频(马马虎虎看完)

邓中甲:方剂学视频(还可以。看了一半)2011-2012年信息浪潮时代学习了《内经》的个别重要内容。系统学习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临床最重要的学科。这一过程目前尚在再次,而且也有日后几年反复折腾的重点。先后私淑(原谅我用这个僭越的词)黄元御、彭子益、陈士铎三位老师。接下来打算拜叶天士为师。借助《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对中医学两千年来的派别演变、各家学说争鸣及古代大师们的核心学术观念、处方药物风格有了大略的知道。这一过程就不按时间排序来写了,而根据学说门类来汇总读过的书目。另,在信息浪潮时代,书不嫌太少,只嫌太多,只嫌读得不精,时间老不够用。一本书没写完,又想读另一本……经常同时交替地看好几本书,也常常有些书看了一半,后面看其他书了,就把这本书拉下了。

(2012)读《内经》

1.王洪图:内经教学视频--只看了三分之一,不能说王老师讲得不好。但浅了点。看了前1/3感觉没学到多少新鲜东西,当时既有重临床、想学最实用科技的迫切需要,不乐意多花时间深钻在理论里。就没再看下来

2.李中梓:《内经知要》(囫囵吞枣地算是看了一遍)

3.《内经教参第二版》--读得较仔细。除五运六气部分留着暂时没读外,其他章节都看完了)

4.陈明(编):《黄帝内经临证指要》

(2010年秋-2012年冬)读《伤寒论》

1.郝万山:伤寒论教学视频--郝老师讲课生动风趣,深入浅出,入门推荐。

2.张喜奎:《仲景临证传知录》(小说体的伤寒论解析)

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讲得更透,而且融入了这些刘老自身的临床经验。

4.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5.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说意》

6.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计划要看的

1.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

刘渡舟伤寒论下载_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下载_伤寒论校注 刘渡舟

2.《伤寒论教参》

3.陈明(编):《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2011年-2012年)读《金匮要略》

1.王雪华:《金匮要略教学视频》(看了70%,实在看不下去了)

2.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

3.黄元御:《金匮悬解》

4.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

5.陈明(编):《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计划要看的

1.程门雪:《金匮篇解》

2.张家礼:《金匮要略讲稿》

(2012年)读《温病学》

1.刘景源:温病学教学视频--刘老师讲得很高,入门推荐。网上下载的八套视频(四大基础+四大经典)中,个人以为真正值得看的,也就是郝万山的伤寒论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下载,加刘景源的温病学。另王洪图内经和邓中甲方剂学应该还可以,但我都没看完。其他的基本可以无视。

2.赵绍琴:温病纵横、温病浅谈--正如伤寒从郝万山视频+刘渡舟书入门,温病,我是从刘景源视频+赵绍琴书入门的。3.赵绍琴温病讲座4.吴鞠通:《温病条辨》--囫囵吞枣地读完了一遍,还必须再研究。下面计划应看的1.王孟英《温热经纬》2.《温病学》教参3.《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张文选著)

(2011年)黄元御

1.《四圣心源》2.《四圣悬枢》3.《难经悬解》4.《长沙药解》5.《玉楸药解》6.《素灵微蕴》7.《伤寒、金匮三书》(见前)8.《道德经悬解》(严格说来,不算医书,呵呵)9.根尘不偶、行者老师的讲稿

(2011秋)彭子益

1.《唯物论的系统医学》2.《圆运动的古中医学》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

(2011秋至2012春)陈士铎

1.《外经微言》2.《本草新编》3.《辨证玉函》4.《脉诀阐微》5.《石室秘录》、《辨证录》(这两本书只看了一部分。后来兴趣转移,看其他书了)

中医各家学说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老讲得非常好,绝不是照着教材照本宣科(尽管教材就是他编的),而是融入了这些自身的心得和感受。

伤寒论校注 刘渡舟_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下载_刘渡舟伤寒论下载

2.《中医各家学说教参第二版》--浓缩各家之精华。

其他读过的医书

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后者只读了半本)

2.《中医火神派探讨》(看了半本)

3.周慎斋:《医家秘奥》(任启松校注,看了大半本)

4.《王绵之方剂学讲稿》(只读了一半,有时间的话会看完)

5.曹颖甫:《经方实验录》(好书,大家都明白,看过两遍了)

6.《陆氏三世医案》(彭子益推荐的,凭脉辨证,诊断还可以,用药感觉较杂,不是经方的路子)

7.李冠仙:《知医必辨》(医话类,不错)

8.衣之镖:《伤寒论阴阳图说》

9.滑寿《诊家枢要》+李时珍《濒湖脉学》(太无聊了,硬着头皮草草浏览,都记不知道有无看完)

10.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

11.《赵绍琴验案精选》

12.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13.《张仲景医学源流》

14.《刘渡舟验案精选》

其他兴趣读物与视频

1.《名老中医之路-合集》(目前断断续续还只读了一半)

2.张大明:《小说中医》《小说中医续集》

3.张大明:《医案聊斋》《医案聊斋续集》

4.李玉宾:《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5.任之堂主人:《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伤寒论校注 刘渡舟_刘渡舟伤寒论下载_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下载

6.任之堂主人:《医间道》

7.李杰:《剑胆琴心是中医》

8.沈佳:不平凡的中医(小说体医案)

9.《中医不死》、《大中医》、《女国医》《傅青主传奇》(这些就是真正的小说了)

10.百家讲坛:王新陆《解读中医》(很不错。看得热血沸腾)

11.百家讲坛: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张仲景》

12.百家讲坛:罗大伦《大国医》系列

重点学习书目

除上述伤寒、金匮、温病待读书目之外,重点读《叶天士用经方》(张文选著)一书,拜叶天士为师,揣摩其灵活应用与变通化裁经方之妙。另,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上称教参第二版),值得推荐,主要是其中的四大经典+中医各家学说。我学内经和各家学说,主要就是这套书里面的。伤寒、金匮和灸法的教参有时间也打算看一看。《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2011年秋曾读过一小半。后因急于学温病学,放下了。以后有时间,会从头开始读。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有时间也能一读。

2013年读过的医书

时光荏苒,岁末将至。汇总一下今年、包括个别去年下半年读过的医书。近一年多以来,所读古籍,以伤寒、金匮、温病为主。特别是伤寒与温病。因我一向以为伤寒六经之理法方药绝不仅为所谓外感病而设。即使诊断内伤杂症,六经四层三焦、乃至伏温、湿温、火热寒湿种种概念亦当时时在心中,其重要性,绝不次于杂症中常见的三焦辨证。病有外感六淫,亦有内生六淫。天人合一,内外相应,治外感之方,用于内伤疑难杂症之调治亦多有奇效。

伤寒金匮类著作

1.(尤怡)《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伤寒金匮注本中的佼佼者,不必赘评。

2.《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较适宜水平正由高级向初级进阶的爱好者阅读(更简单些的伤寒论入门级讲稿,则为你们都十分熟悉的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郝万山讲伤寒网上有视频,风趣诙谐,深受中医爱好者喜爱,郝万山为刘渡舟的学生)。

3.《刘渡舟验案精选》:辨证思路清晰,方药简洁,多用经方又不泥于经方,非常值得学习。

4.(刘渡舟)《伤寒论临证指要》:相当于刘渡舟的医稿精选汇编。较全面地体现了刘老的学术观念跟医疗经验。其中古今接轨论、水证论、火证论、湿证论四篇尤为精彩。

5.(陈明)《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金匮名医验案精选》:以方为纲,以案为目。每一经方之下先列出原文,加以简明扼要的解说,随后汇集众多名家医案,每案之下多附按语。此二书实为学习经方的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又,陈明为刘渡舟的学生。

6.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此书之伪作及价值历来颇多争议。但个人以为只要是后世假托之作,也是书伪言不伪。只要理论上有发挥,组方符合经方理法,即使是假托之作既有何妨?那些只是是注释伤寒的书仍然得享大名,何况此书几乎把伤寒杂病论原文扩展了1/3。高续红楼,尽管价值不如原作,但起码让红楼作为了一部有始有终的完整的著作,其中亦不乏闪光之处。何况,真有什么后人有这么才气,续作在文字样式与构架章法上与原作如此相似,内容编排上极其浑然无间?当然,以我这点粗陋的才学,没有能力跟精力作真正的有理有据的考证,这些也就是姑妄言之。

7.(蔡德元)《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作者对桂本与宋本伤寒论在训诂条文文字上的区分进行了逐项解析,并结合其它多方考证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下载,最后得出的推论是桂本全面优于宋本。对于想提高对桂本的了解者,此书值得一看。

8.(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此书列出了经方中更常见的50味药物,对于每味药物均列出了所有含该药物的经方,分析了这味药物常常与那些其它药物搭配,各种搭配的主治证如何,常见的用量很大,等等。对于经方学习,不失为一本不错的参考书,可放在案头备查。

9.《张仲景医学源流》:读了一半,书莫名其妙找不到了。其内容顾名思义,就是从张仲景讲起,讲后世注家、伤寒学派、日本台湾等的汉方派、以及现代方证对应派之类那些事儿。这本书是一大套以张仲景命名的书(如张仲景方剂学,张仲景诊断学……)中的一本。这套书我也买了几本,总体感觉价值不大,不过资料汇编而已。

10.(娄绍昆)《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不错的励志读物。其中颇有中西医比较、经方时方比较一类的爱好者感兴趣的话题。书的前半部分叙事抒情较多,作者对自己的此生经历娓娓叙来,门外人完全可当一本小说来看,并不枯燥。后半部分接近对话体,主要是作者与几个朋友关于经方医学及临床经验的探讨,牵涉到的经方医案较多,从中也颇可学到些东西。

伤寒论校注 刘渡舟_刘渡舟伤寒论下载_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下载

11.(黄仕沛等)《梦回伤寒四大金刚》:小说体经方类著作。借用了一个时下流行的穿越类故事的外壳。在下慕名而买,原拟成为较轻松些的医案类读物闲余时间看看。但书中经方方证对应的路子与我对医理的理解不甚相合,看了三分之一,就搁回书柜了。

温病类著作

1.《温病条辨》:这本书就不多说了。历史上曾经被捧上了天,几乎与内经伤寒金匮平起平坐。这年头又被有些唯经方主义者、伤寒原教旨主义者一脚踹进了地狱,简直把古代中医衰落的缘由,都归到了它的身上。事实上客观来讲,此书瑕瑜并存,要与内经伤寒金匮并称四大经典尚还不够资格,但若评估温病学四大经典,它仍足够名列其中。此书的最大贡献,是众多地整理了叶天士的学术观念与心得。书中闪光之处较多,很多方剂堪称经典,虽与条文症状的嵌合度没有伤寒论那么具体,但从这种富有灵性的小方背后,仿佛隐约可以看到叶天士那伟岸的身影。

2.《温热经纬》:一部与《温病条辨》接近齐名的著述。严格来讲这是一本集锦型的专著,书的卷一卷二系统整理了内经与温病金匮中关于温热病的相关探讨,精选各家注文,并自加按语加以发挥。卷三辑入了叶天士在方剂领域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献:温热论与幼科要略,可补《温病条辨》之已备,有助于全面认识叶天士的温病学思想。卷四收录了陈平伯(风温)、薛生白(湿热)、余师愚(疫、疹)三家论述,与卷三相合,基本涵盖到了温病学最重要的一些分支领域。卷五是对前人温病成方的方论,录方113首。

3.《时病论》:另一温病学名著。作者以内经关于四时时病的几句原文为纲,将四时时病治法一一娓娓道来。思路清晰,有论有方有案,所拟方均以相关治法命名,方剂轻灵简洁,颇见叶派遗风。

4.《温热论笺正》,《温热逢源》,《疫疹一得》:这三本书也是一般看了看。后二者没抢到书,利用零散时间看的电子版,因此印象不深。

5.《赵绍琴温病学讲座》:此书就不多说了。伤寒刘渡舟,温病赵绍琴,都是我很佩服的解放后名医。初学者受这次网上一些信息的欺骗,往往将温病治法直接与寒凉伤阳划上等号。岂知六经名家赵绍琴的书中,却处处强调轻灵疏透,强调火郁发之、入气入营亦可透热外出。而拒绝一派寒凉清泄,反对滥用苦寒直折。

6.(张文选)《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叶天士论经方:这两本书是去年读过的最好的近代人著作之一。现刚读了一半,仍在再次学习中。温病方证一书阐述了甚多的方剂名方,并对其在杂病领域的应用加以发挥,其中结合了刘渡舟与赵绍琴的甚多经验(作者曾师事此二老),并提供较多验案供参考。叶天士经方一书则以叶天士常用方剂为纲,有论有案,有叶氏心法,也有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发挥。叶天士是真正的方剂大师,师古而决不泥于古,而是将经方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了日常处方之中。处方风格活泼灵动,几乎到了飞花摘叶皆能伤人的境界。细玩此书,可以学到叶天士的灵气,学到叶氏经方化裁之道。

7.(柴中元)《温病求真》、《外感指迷》:此二书是去年读过的最好的近代人著作之二:)如果说张文选的书是“立”,是发挥叶吴之学,那么柴中元的书更多的就是“破”,是破对叶吴温病学、特别是对条辨的执迷。书中对温病条辨的挑刺儿简直接近吹毛求疵的程度。但不得不说,大多数都是有道理的。求真一书在“破”(书中称为“温病条辨笺正”)的同时,还绕过条辨,完全基于叶氏原始医案,建立起一套四时温病治法。指迷一书则是作者历年来在伤寒六经领域论文的汇集,其中“名医论温”章节接近一部小小的温病学发展史,读之使人大开眼界,了解到温病学内部也有百家争鸣、异彩纷陈,我们习见的以凉解滋阴为传统的轻灵治法并不代表温病学的全部。在主流的叶吴派温病学之外,还有大片大片不为人知的广袤天地。

近一年多,其他读过的书

1.《难经》:重读了一遍,主要关注其脉法部分。

2.《神农本草经》:拣其中重要药物,抄录了一遍。

3.《辅行诀》:读了原文与方剂,尚未读讲疏部分。

4.(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李冠仙)《知医必辨》:以上两本都是不错的古典医话类著作。

5.(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随便看了看,其中论黄元御的一段在网上一直被人引用。

6.(柴中元)《医林蜩鸣》:作者在杂病、养生领域的其它论文的自选集。可归入医话类读物。

7.(姚梅林)《临证脉学十六讲》:作为脉学的入门级读物不错。

8.(李士懋)《火郁发之》,《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汗法临证发微》:李老的书众多,我也才是刚刚开始看,具体怎么,有待明年详细解读。李老临证多以脉诊为中心,以脉解证,深合我意。李老的处方,也相对较为规范,不太杂,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9.(潘毅)《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易之篇或道之篇:这一系列书计划中有四本,目前出版了两本。我读了第一本。对于认识易理及其在中医领域的发挥,了解中医特色思维模式,是一本很不错的读物。当然作者是教中医基础理论的,书中对医理的理解及辨证论治方面,略略学院派了些。

10.(李中梓)《内经知要》:硬着头皮勉勉强强读完。内经的好多原文,读起来还是有点累。所以当时改读教参了。

11.《内经》(教参第二版);《中医各家学说》(教参第二版):这套教材,诊断、方剂、中药可作为案头参考书备查(中药学厚厚的一本,现代成分研究与中西结合应用部分很多,删掉那些就好了,书可轻很多),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与西医各家学说则能成为不错的学习教材。我现在只完整读了内经教材,中医各家学说读了五分之四,还没读完。

12.《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第二次通读了,经典讲稿,值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这套中医名家名师讲稿系列里,任应秋的各家学说,刘渡舟与郝万山的伤寒论,以及刘景源的温病学,都是经典。

13.《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真可怜,这本书从我三年多前入门阶段,一直零零散散读到目前,才看了四分之三。但一本方剂学,实是浓缩了百家理论与心得之精粹,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了解的提升与临证经验的丰富,你会不断地从中发现新的惊喜,挖掘出新的宝贝。从这一意义上说,方剂学常读常新,而王绵之方剂学作为网上口碑较好的方剂学讲稿,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