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必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汇总六篇

2021-07-18 15:1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必须准备教案,教案是确保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品质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以下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6篇,供各位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必须的朋友。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六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82页练习十五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把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次序,并可按运算次序正确进行估算,并可依照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运算。

2、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累积数学学习的心得,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整数的运算律跟运算性质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措施:

设计相应的推导题跟实际问题,关注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五第6题。

学生先回忆等式的性质小学数学教案下载,指名说一说。

观察每个方程,说说方程的特点。

提示:都应把函数的前面进行求值,再应用等式的性质求函数的解。

学生独立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进行讲评,提醒师生自觉进行检验。

2、计算以下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8-2/3)×(7/10+1/5) (2/5+1/3)÷4/5+3/4

3/10÷[1/2×(2/5+4/5)] 7/16÷1/10-7/16÷1/9

(1-1/6÷5/12)×7/6 (4/25×99+4/25)÷1/8

学生独立计算,每人任选三题,同时指名学生板演。

教师结合学生板演情况进行讲评并迅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练习十五第8题。

(1)图中告诉我们这些信息,你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任选一题。

4、练习十五第9-11题。

(1)分析第9题,学生先读题并列举算式,然后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分析第10题,先看看数量关系再列算式,要使学生知道要求两个小队平均每户采集树种多少千克,先要算这两个小队一共采集树种的千克数跟这两个小队的总人数。

(3)分析第11题,解决每一问时引导学生说数量关系并注意第2小题与第3小题之间的联系。

二、拓展练习

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食堂,星期一用去煤气7/4立方米,星期二用去煤气3/2立方米,两天用的煤气量占本周计划用气量的3/8。这一周计划用多少立方米煤气?

2、工程队运来黄沙9/2吨,运来的水泥比黄沙重量的2/3少1/5吨。黄沙和水泥一共运来多少吨?

3、小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前3天看了总页数的3/4,后2天准备按1:2看完剩下的页数,最后两天要看多少页?

三、全课总结

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除了应留意运算次序,还要注意分数加、减法与分数乘、除法的推导方式的不同,必须看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先约分再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仔细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下载_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案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7、9、10、11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种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跟他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重量的方式,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宽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式,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跟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准确观念,这只是难点所在。

课前谈话

1.谈话(出示直尺):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吗?(直尺)对,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直尺,那他们明白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直尺呢?

过渡:人们为了精确的明白物体的宽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借助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探讨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学观察直尺上有哪些?(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很多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就叫刻度线。(板书 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跟线是如何排列的?

指导并板书:数字0对的长刻度线取名叫0刻度线,你了解这个0表示哪些意思吗?(这里的0不是表示没有,而表示起点)你也可学着帮数字1对长刻度线取名吗?(1刻度线),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 )?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宽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共有( )个大格。一个大格上面有( )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种刻度线跟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67页。

【教学目标】

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和长方形活动框。

学具:学具袋。

教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析

激趣揭题

视频:生活中诸多平面图形的应用。

观察感知

问题:在今天的场景中,你看见有什么图形?哪些你们了解?哪些不认识?

组内交流,向全班汇报。

小结并阐述课题。

把生活中诸多平面图形的应用编成短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达到调动兴趣、增强认知、引出课题的目的。

实践

小学数学教案下载_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案_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在那里还看到过平行四边形?

组内讨论并做好记录;向全班汇报。

通过记录,指导学员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材料制作长方形框架。

小组合作,成果展示。

再次展示,全班观察(哈哈,变了!变了!)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再借助成果展现中图形的差异,进一步导致学生的探讨兴趣,自然渗透变换的教学观念。

体验

(故作惊奇状)变了?什么变了?大家都试试看。

实践验证。

问题:你们有哪些发现吗?

组内交流,汇报。

深化认识指导学生在钉板上围各种平面图形跟用长方形纸片剪出垂直四边形。

组内先讨论如何做,然后再操作实践。

通过先探讨,后操作,渗透解决难题的思路意识。

多媒体展示各类不同摆放的平面图形。

在学具袋中取出卡片涂色、分类、展示。

出示第34页第5题。

组内交流,汇报。

通过涂色、分类、数图形,加深了解,拓展学生认知。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应用这样广泛?它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呢?同学们课后可以向他们的同学、父母请教,也可以到书店以及网上查寻。

拓展知识的学习空间,把教师的探讨兴趣向深处延伸。

注:学具袋中装有长方形纸片、硬纸条、图钉、小钉板、橡胶圈、剪刀10把、图片等。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英语第一册P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跟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式。难点是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理解8加几进位乘法的认知过程。

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一年级学生的年纪特征跟认知特点出发,设计教路为:基本训练搭桥铺路——创设情境产生悬念——动像启发探究规律——乐中增加产生技能。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搭桥铺路

1、口算:3可以分成2和(),5可以分成2和(),7可以分成2和(),8可以分成2和(),9可以分成2和()

2、听算:(开火车)

8+()=108+2+1=8+2+3=8+2+5=9+2=9+8=(最后两道题要求写出思考过程)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教师:今天,老师讲一个“猴子摘桃子”的故事。从前,在花果山上住着一只聪明的兔子。有一次,白天它摘了8个桃子,晚上又摘了7个桃子。这个猴子迅速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同学们,你们比兔子还要聪明,谁知道猴子是用我们学的哪些方式来计算的吗?(凑十法)复习“凑十法”的方法:一想,二分,三加。

三、动像启发,探究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下载_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_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案

新课的课堂按分层渐进的方式进行。

第一层次:教学例一“8+3”

(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

这一例的课堂,教师主要进行动像演示,辅以启发式的回答,帮助教师理解算理。教学时,先出示牙刷盒里放着8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3支。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哪个方法推导?怎么列式?教师板书:8+3=,再问:8加3需要如何算?

(2)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十”的过程。

教师:8加3的算法也跟9加几一样,用“凑十法”计算,谁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几凑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3分成2和几)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1得11)。

第二层次:教学“8+7”

这一例让学生再借助动象图感知“凑十”的过程,并在认知后练习学生的自述技能。

(1)出示桃子图,提问:左边有几个桃子?右边有几个桃子?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怎样列式?板书:8+7=

(2)学生独立想想怎么算?

(3)请学生小组派代表口述“8+7”的计算方式:用凑十法,看8想2,因为8+2=10,所以把7分成2和5,8+2=10,10+5=15,同时教师移动7个桃子中的2个桃子和8个凑成十,再进一步点拨:刚才我们把这种桃子分成三个别,8个、2个、5个,如果把7分成3和4,行吗?(不行,因为8和3,8和4不能凑成十)

第三层次:教学“8+8”

这一例由学生二人一组合作边操作学具边讨论算法,发挥在校长指导下教师间的协作。

(1)指定8个男生跟8个女生分左右排成两排演唱儿歌,其余老师打拍。唱毕,教师提问:老师的上边有几个男生?右边有几个女生?求一共多少个学生如何列式?学生列出方程:8+8=(2)学生前后二人合作边摆小棒边说说算算教师半扶半放,巡视指导。

(3)紧接着鼓励学生观察前三例的计算方式,把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自己构建出8加几的计算规律。即:把8凑成10,要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先算8加2得10,算10加几得十几。学生由当时的.一个一个的数着加,到看到新的算法,这正展现出学生认知的创新。

第四层次:让学生借助摆小圆片算出得数,再到脱离图跟学具操作计算得数。

(1)动手摆小圆片算出"8+4”的结果。

(2)想一想:8+5=8+6=8+9=怎样想马上说出得数?

四、乐中增加产生技能

练习的目的在于迅速反馈教学信息和拓宽新知。为此,从两方面设计练习:

1、为了巩固新知,进行了基本训练,完成P91页“做一做”第1、2题。

2、为了加强新知,形成技能,进行了游戏练习:

(1)在数学学校里,数学医生帮数学病人治病。

8+8=8+3+5=168+5=8+1+4=14

(2)找朋友:(放《找朋友》录音歌曲)

(3)接力赛。

(4)放鞭炮:

今天我们用“凑十法”学会了“8加几”的加法,为了表示纪念,老师为小朋友特制了“一串鞭炮”,请几位小朋友到后面来一个个地放,看谁放得响,算对了你们齐说一声“叭!”,算错了你们齐说一声“扑!”,并再换一位放,直到放响为止。

[课后小记]

本节课,通过基本练习,使学生动脑、动口,活跃学生的认知,起至组织教学的作用;通过营造故事情境,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分层渐进法在动象启发中使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后借助戏剧渲染、游戏活动等方式把课本上的训练综合处理,当堂解决,让学员享受到计算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使学员进一步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2、能正确地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面积的意义,巩固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选适当的单位填空。

(1)一根跳绳长约2()。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_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案_小学数学教案下载

(2)一间卧室的面积约为22()。

(3)一张报纸的面积约为44()。

(4)教室的门高约为2()。

2、填空:

7平方米=()平方分米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500公顷=()平方千米

3公顷=()平方米4米=()厘米15平方米2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3、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可以剪成体积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多少个?

4、一根铁丝正好可围成边厂为4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木条围成长圆形,它的面积有很大?

5、调查我国的陆地土地面积约多少平方千米。你可从地图上了解我国那个市或自治区的面积最大吗?

6、右图是铺了正方形地砖的卧室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