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教师本节课的两点和成功的地方有哪些?

2021-05-10 15:1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教师在课堂之后,要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客观的剖析和评判,总结出本节课的两点和成功的地方。如课堂活动设计合理,教法使用正确,引人入胜等。今天小编在这里给你们分享一些有关于2021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章教案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2021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章教案例文1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认识“集合”的意思;

3, 体验分类是物理上的常见处理难题的方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跟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模式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将要学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了解了这次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帮他们进行分类.

学生探讨讨论跟交流分类的状况.

学生或许只给出很仔细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要予以引导和激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种问:5和5. 1有相似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数量吗?(不可以)所以他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能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跟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将要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实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表述,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起源.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可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可写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何种为标准的吗?(是根据整数和分数来界定的)分类是物理中缓解问题的常见形式,这个采用带有开放的特征,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仔细,教师予以引导和激励,划分数的类别应从文字所表示的含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容易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应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应鼓励学生去感受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哪个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表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实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正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方块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帮的几个数,所以需要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训练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值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使教师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探讨,教师作适度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 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认能否有必要教学。

应让学生认识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只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应确立,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像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没法属于这一类,教学中学生能列出通俗易懂的事例作些说明,可以按年纪,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 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模式,实际教学效果及优化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

念.分类是物理中缓解问题的常见形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员认识分类的观念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物理能力的展现,教师在课堂中要造成足够的注重.关于分类标准与分

七年级数学教案下载_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_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认能向学生作适度的渗透,集合的概念非常抽象,学生真正接受必须更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认知空间,能推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亲自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表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征,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高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式,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状况进行。

2021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章教案例文2

教学目的

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的行程问题中的总量关系,从而确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探讨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行程问题。

2.难点:间接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通常技巧跟步骤是哪个?

2.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哪个?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 / 时间

二、新授

例1.小张和妻子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老家探望父亲,在行驶了三分之一路程后,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将会在飞机开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飞机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率是4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

画“线段图”分析, 若直接设元,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途为x千米。

1.坐公共汽车行了多少路程?乘的士行了多少路程?

2.乘公共汽车用了多少时间,乘出租车用了多少时间?

3.如果都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要多少时间?

4,等量关系是什么?

如果设乘公共汽车行了x千米,则出租车行驶了2x千米。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途为3x千米,那么也能列出方程。

可设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x小时。

设未知数的方式不同,所列方程的复杂程度通常也不同,因此在设未知数时应有所选择。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7页练习1、2。

四、小结

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常见的一个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以及因而导出的其它关系。如何选取设未知数使方程较为简单呢?关键是找出较简捷地体现题目全部意义的等量关系,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认如何设未知数。

四、作业

教科书习题6.3.2,第1至5题。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难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程难题”的剖析进一步培养教师用代数方式缓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跟掌握基本的物理常识、技能、数学观念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缓解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益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全

部工作量的多少?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_七年级数学教案下载_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

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之间有如何的关系?

二、新授

阅读教科书第18页中的问题6。

分析:1.这是一个关于项目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难题中,已经清楚了哪些? 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做要6天。

2.怎样用列函数解决这个难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哪个?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两人的工效已知,因此应先求你们各自所做的天数,因此,设师傅做了x天,则徒弟做(x+1)天,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函数得 x=2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 ,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

所以它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巩固练习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

由甲独做10小时;

请你提出疑问,并加以解答。

例如 (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探讨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

间的关系,即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2.解题时应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作业

教科书习题6.3.3第1、2题。

2021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章教案例文3

教学目的

通过预测储蓄中的总量关系、商品成本等有关知识七年级数学教案下载,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描绘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

1.重点:探索这种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难点:找出可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储蓄中的本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意思,关系: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

本利和=本金×利息×年数+本金

2.商品成本等有关知识。

利润=售价-成本 ; =商品利润率

二、新授

问题4.小明父亲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费用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父亲前年存了多少元?

利息-利息税=48.6

七年级数学教案下载_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_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可设小明父亲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

2.43%×X×2,利息税为2.43%X×2×20%

根据等量关系,得 2.43%x·2-2.43%x×2×20%=48.6

问,扣除费用的20%,那么实际受到的收益是多少?扣除费用的20%,实际受到收益的80%,因此可得

2.43%x·2·80%=48.6

解方程,得 x=1250

例1.一家商店将某些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定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却获利15元,那么这些服装每件的费用是多少元?

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收益是如何来的?

标价的80%(即价格)-成本=15

若设这些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那么

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

每件服装的实际价格为:(1+40%)x·80%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40%)x·80%-x=15

解方程,得 x=125

答:每件服装的成本是125元。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5页,练习1、2。

四、小结

当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应弄清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问题,然后剖析数学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因而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的合理性。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首先寻求“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6页,习题6.3.1,第4、5题。

2021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章教案例文4

教学目的

让学生借助独立构想,积极构建,从而发现;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预测图形问题中的总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难题。

2.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函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是哪个?

2.长方形的边长公式、面积公式。

二、新授

问题3.用一根长60厘米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

(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专,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比较(1)、(2)所得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体积更大的长方形吗?

不是每道应用题都是直接设元,要仔细探讨题意,找出可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再依照这个等量关系,确定能否设未知数。

(3)当长方形的长为18厘米,宽为12厘米时

长方形的面积=18×12=216(平方厘米)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_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_七年级数学教案下载

当长方形的长为17厘米,宽为13厘米时

长方形的面积=221(平方厘米)

∴(1)中的长方形面积比(2)中的长方形面积小。

问:(1)、(2)中的长方形的长、宽是如何变化的?你看到了哪些?如果把(2)中的宽比长少“4厘米”改为3厘米、2厘米、1厘米、0.5厘米长方形的体积有什么差异?猜想宽比长少多少时,长方形的面积呢?并加以验证。

实际上,如果两个正数的跟不变,当这两个数相同时,它们的积,通过之后的学习,我们都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4页练习1、2。

第l题等量关系是:圆柱的面积=长方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