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名师学案|让“学案”真正有利于“学”——以数学学科为例
【教学教研】
“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总体策略为:突出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跟自主发展的课堂目标,培养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素质培育,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在实行“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学案是导学的载体,是教师自主学习和同学精讲点拨的根据。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导学。因此,学案编写的品质如何、科学与否直接制约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教师学习的效果。
目前探究学案下载,在实行“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质量不高的学案,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品质。因此,有必要对学案编写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找出编写优秀学案的方式。
一、学案编写中存在的十方面问题
1.学习目标的主体不对
有的同学编写的教案中,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不对。
【案例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也需要是学生。在这个实例中,隐含的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为主体却是教师。
2.学习目标的宏观表述与微观表述重复
有的学案中,既从宏观方面概括地描述学习目标,又从微观方面更准确地描述学习目标,出现重复。
【案例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如何产生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在平面镜教学中,学生即使“了解了平面镜成像的特征”,肯定就包含知道“平面镜成实像”,因此,“平面镜成虚像”就是重复的内容。
3.学习目标的维度混乱
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一大特征就是:课程目标由单一的知识与技能,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虽然新课程并不要求每节课的课件都标出三维目标的标题,但是需要使人一看就明白某个目标是那一维度的。有些学案维度描述就更混乱。有的教师编写的三维目标名称是“知识技能、过程步骤、情感价值观”,有的学生使用的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案例3】“串联与并联”学习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写出生产、生活中引入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例子,培养观察能力,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演进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能说出生产、生活中引入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例子”应该是常识与技能目标。
4.学习目标单一
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将要近十年,但是不少教师对课程的三维目标认识并且不到位。
【案例4】“力”一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
◆知道力的功效效果跟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了解物体间力的功用是互相的,并可解释有关现象。
在这个实例中,只是说出了力的常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
5.学习目标不准确,难以测量
有的同学编写的学习目标更加笼统,与知识点无关,放到哪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可以,也就是放到那里都没准确指导作用。
【案例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教师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对实验的爱好。
◆通过所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形成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观念。
这两条目标一旦在课程标准中成为物理课堂的总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成为一节课的目标就很确切了,谁也断定不起来这是那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谈不上在课堂教学中推进或超过该目标。
6.知识回顾变成填空题
有的学案中,把知识解读编写成填空题。
【案例6】“串联和并联”一节学案的“知识解读”:
◆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任何状况下都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因为会导致______。
这两条目标基本就是填空题,其实这部分内容即使列出“电路的组成部分、短路的弊端”两个问题就能。
7.预习导读变成课本搬家
有的课件在鼓励教师备课部分,基本是把书本内容放到学案,然后除去部分字词,让学生填空。
【案例7】“抛体运动的规律”一节学案的“自学导读”:
◆用手水平抛出的小球,从离开手的瞬间开始,做______。在抛出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只受______作用,没有______的分力,所以,小球在水平方向没有______,水平方向的分速度______。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______,竖直方向受______,所以可以把运动分解咸水平方向的______,竖直方向的______。
◆做斜抛运动的质点,它的初速度是______或______的,而遭到的重力是______的,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也做______。
8.科学研究内容成为了“照方抓药”
有的学案中,为教师设计的科学研究个别成为程序化的内容。
【案例8】“温度计”一节的学案“提前研究,智者先行”(必须做实验后回答):
◆找3只杯子,分别盛有盐水、温水、热水(不要很烫),先把两只手分别放进冰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先把双手放进热水中,再把双手放进温水中。
两只手对温水的觉得相同吗?
答:感觉______,右手感觉______,左手感觉______。
◆在生活中也有众多类似的现象,请列举一例。
学生使用这个学案,根本不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照方抓药”即可。
9.学案“习题化”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就得长期做题,所以在设计学案时,机械照搬课本内容,把教材内容简洁地编成一道道的习题,认为这就是“学案”(笔者曾见过一个学案,要教师填答的习题有25个)。如果按这种的“学案”进行教学,学生就容易去抄课文,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学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难以发挥学案导学的优势,更谈不上“以学论教”。
10.不同水平的学生使用同样学案完成相同任务
目前不少学校的做法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一学科老师分成年级组。每个年级组中,让一名学生执笔撰写一节课的教案,由年级组长或有经验的学生审定,然后印发全年级使用。但是,同一年级中学生的个性与喜好不同,学生的常识与技能等基础不同(即使同一个班中,也有优秀与通常学生之别)。因此,让那些不同特点的学生使用同一个学案,完成同样的任务是不正确的。[NextPage]
二、学案编写的六项建议
学案,是老师精心指导教师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照,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不同应该有不同的学案,因此编写学案应该遵守学生的学习规律。针对学案编写中存在的难题,这里强调编写学案的六项建议。
1.学习目标必须简单、全面、重点突出
学案中的学习目标的主体必须是学生,应该使用可以测量的、外显行为动词描述。虽然不要求每节课的学习目标都橡八股文那样,列出三维目标的名称,但是需要使人一眼就能看出属于那个维度的学习目标。
【案例9】“光的色散”一节的学习目标:
根据光的色散在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物理课程标准精神、教材编写意图、内容特征跟学员实际建立如下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知道色光的三基色与染料的三原色的不同。
◆能依据光的色散现象跟三原色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②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光的衍射、色光和染料的混合等试验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光的衍射和色光的混合实验中,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自主研究颜料的混合实验中,体会成功的幸福。
◆应用光的色散知识解释相关生活现象的过程中,领略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这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结合光的色散知识内容与学生基础设计的,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即使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题去掉,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各条学习目标是那一维度的。
2.知识解读应该简单且充满启发性
有的学员之所以听课效果更差,有一条原因,就是没有在听课前打算好所必需的旧知识,很难做到当堂理解。预习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境地的发生。学生即使通过预习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能快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让它作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在学习跟理解新知识时才会更成功。因此,学案中需要有必要的知识解读(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标题可以灵活多样),但是,这些知识都是以前学过的,没必要设计成填空题,可以给出复习提纲,也只用回答疑问的方式进行。
【案例10】“串联和并联”一节学案中的“知识链接”:
◆电路由那几部分组成?
◆能否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为什么?
3.预习部分需要有助于培养教师自主学习能力
好的学案,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推进与延展;它始于教材,又不囿于于教材,要有所深化和拓宽;既应有难度,又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它表现的是学生共同构建知识、方法、规律跟被改进了的过程。
【案例11】“平面镜”一节学案中的“问题导读,预知先觉”:你照过镜子吗?你必定回答照过。但是后面的几个问题你不必定可答对,不信你就试一试吧。
◆你照镜子时,你的象是在镜子的表面上,还是在镜子前面,或是在镜子的后面?
◆你用一个大的平面镜照出的象大,还是用一个小的平面镜照出的像大?
4.科学研究内容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会科学研究
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提升应该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能够推动。因此,在学案中,为教师设计的科学研究需要是引导性的弊端,这些难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按照学生对问题的了解逐步增进,做到循序渐进,使学员意识到,要缓解学生设计的难题不吃饭不行,看书不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反思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需要动手实验的,不做实验最不行。这样,学生能够在缓解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画,学会自学,学会探究。
【案例12】“力”一节学案中的“自主研究力的作用效果”:
◆轻轻用力弯刻度尺会有哪些现象出现?
◆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会有哪些现象出现?
◆用力拉弹簧,弹簧会有哪些现象出现?
◆用力压弹簧,弹簧会有哪些现象出现?
……
分析上述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初中生科学研究的素养还不强,使用这个学案,学生只有认真做试验,仔细观察出现的现象,然后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得出结论,经常经历这种的探讨过程,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就会逐渐增加。
5.问题需要有利于师生共同讨论
学案绝不仅仅是学习提纲,不是知识点的简略列举,更不是练习题集。它首先是教师自主学习的根据,也是学生间围绕文本的访谈,更是师生一同参加的动态的学习过程。编制学案的详细方法仍然可以多元化,但是其方法一定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素养为核心,要在指导学员学习上下功夫,让学员把握学习方法,达到通过学习提高素质的作用。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关键是运用呈现给学生“问题组”的方法,让学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在学员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给出问题,例如,可以设计知识衔接的弊端引入新课,可以选编基础变式的弊端巩固概念,可以设计判断、选择题纠正差错,可以设计多变、多解题拓宽学生的模式。这样可以大幅培养学生看到问题、提出疑问、分析问题与缓解问题的能力。
6.应该有利于使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受到增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知识跟技能等方面的差别。因此,学案要按照学生的常识水平、潜在水平跟表现水准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难题,实施分层诱导,即:对后进生宜营造低台阶、高密度的弊端情境,层层递进以迅速触及问题的实质;对中等生则要采取高台阶、跳跃式诱导;对优等生则要蜻蜓点水探究学案下载,仅点拨关键处。只有这种,才能让每位层次的学员都受到锻炼和发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得到改善。
规模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