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

2020-03-28 06: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词句的含义,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乡村里男女劳动时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幸福,乡村生活的和睦,这么一种兴致。而这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作家观察的视角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有不一样的。有写劳动景象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村庄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哪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朝气、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能够捕捉到这么的朝气和魅力。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些心灵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场面,让我们虽然想起了乡村男女劳动时的画面“昼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景象,但景物的描写相同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盎然生机,劳动的愉悦。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首诗吧!

七、积累古诗,激发兴趣

师:是啊!乡村是如此恬美、秀丽,字字都流露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历来许多作家就以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这些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再次搜集、品读更多作家所构思的田园诗。现在我们赶紧把第一首抄写出来。看看那个字非常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

第三课时

一、回顾《忆江南》,走进《渔歌子》。

师:烟花三月走江南!这些天咱们能没闲着,去了富有田园气息的《乡下人家》,才了翁卷的《乡村四月》,又赏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田园风光领略无数,江南风光尽收眼底,怎一个“好”字了得!难怪白居易会写下《忆江南》

(出示词,请生配乐吟诵)

师:真好!这是我们学过的第一首词,你们必定知道许多有关词的常识吧?

(《忆江南》词牌名,词有长短句,词读起来很有品味,词还可以听呢。)

师:了解得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吟诵的《渔歌子》,又是一首词。(板书课题)

《渔歌子》是词牌名,注意“渔”字有三点水,渔翁的鱼。

请生读题,读准“子”第三声。

二、吟诵出词的味道

出示词(课件)

1、初读要求:请你们试着读几遍,要求读准音节,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争取把整首词读正确、读流畅。

a、自由读

b、个别读两三个,交流: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鳜鱼:一种淡水虾,味道鲜美。

师:“西塞山”(点白“西塞”)这么难读的词都读正确了,了不起!“塞”是个多音字。“西塞山”一座湖的名字,在北京湖州。

(点白“鳜鱼”)“鳜鱼”的“鳜”,不好记,能了解它,博学!一种淡水虾,味道更鲜美噢!

箬笠:用麻绳、箬叶编制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师:(点蓝“箬笠、蓑衣”)平翘舌音,你都读准确了,赞一个。这两个词的确很难读,让我们一起读两遍。箬笠、蓑衣见过吗?干什么用的?(图片出示)看,就是头上戴的礼帽。箬笠是用哪个编的?竹子,所以,是竹字头。“蓑衣”相当于现在的雨衣。是用草、棕编的,都跟动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

c、集体读:我们一起把整首词读一读。

2、再读要求:读出词的节奏感,读出点词的味道。

教师由后面的集体读引:诗词读准了词义,读流畅了,那是远远不够的。诗词的读法跟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人都是用来听的,特别是词,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错落的戏剧美,读的之后应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a、自由练练。b、请朗读不错的小孩示范读,师:试着像XX同学那样,读出点词的意蕴来。其中哪一句读得非常好。(生若范读不到位,策略:师范读,也能选老师读不好的短语。)c、再请三四个孩子读,评价:有点感觉了!像是在读词了!有了音乐感,韵律美!词的节奏感有了!d、齐读,师引:西塞山前白鹭飞……

三、吟诵出一幅山水风景画。(品词中画)

1、师: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发生了这些景物呢?(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渔翁)节奏快,师:谁补充?还有另外的吗?

师:诗词语言更精炼,它可以用最少的文字展现最美的场景。短短一首词,容纳了这么多的景物,如此多的景物当然不可能平铺在场景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最美的场景,使场面丰满、立体、有声有色。

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语文_诗词教案范文_诗词五首教案

2、音乐,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师:你一定看到了最美的景,耳边传过美好的声音,或许能够感受到各种江南韵味,把你所发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用自己最美的语言描绘起来。

生展现想象到的最美画面:

A、画面: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评:西塞山高耸入云!在他们心中西塞山是怎么样的?(西塞山连绵起伏,青翠欲滴。)

“西塞山前”引导读出山的连绵起伏。让我们朗读的声音也高低起伏。师领生跟,读好“西塞山前”。

真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如此的静谧!在西塞山附近展翅飞翔。读出白鹭的惬意,飞得高远,目光追随着白鹭,声音传到山那边了。读“白鹭飞”

朗读整句:带着很多体验,读:西塞山前白鹭飞。评价:这就对了,就该读出这样的起伏、转折、变化。

B、画面: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评:(预设“桃花”)你心中的桃花是最美的!怎样的色彩?桃花如仙子落入凡间,在枝头悄然开放。你看见的桃花?流水呢?

(预设“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看到流水中的鳜鱼了吧?鳜鱼欢快地在水底游来游去,似乎要跃出湖面,多么肥嫩鲜美的虾啊!请读出鳜鱼的抒情。那岸边的桃花又是如何一番美景呢?

(预设“鳜鱼”)鳜鱼欢快地在水底游来游去,似乎要跃出湖面,多么肥嫩鲜美的虾啊!请读出鳜鱼的悠扬。多么清澈的流水,请你带着全班同学静看流水,生领读:桃花流水鳜鱼肥

红的花,绿的水,慢慢欣赏啊!再读: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想象着想象着,词的含义就知道了!

(渗透读诗文词方式:想象场景)

结合朗读:你们展现得场面令人沉醉啊!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美哉,江南!这青的湖,白的鸟,粉红的桃花,青绿的流水,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志南《绝句》),细如牛毛的细雨,真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出处李白《山中问答》)

好一幅山水风景画!(板书:山水风光画)

预设3、4句,学生有描绘到呢,就点到:悠闲自得的钓鱼翁轻松、愉悦,心情放松。“斜风细雨”点到:烟雨江南别有一番情趣!

4、师:让如此美的画面在你的指尖流淌吧!(音乐声中学生写画面,前两句)

5、请几个孩子读自己所展现的a、师或生接: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钓鱼的人啊都舍不得回家了!

b、师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c、师引:妙笔生美景,难怪诗人会---生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d、师:带着很多仙境般的场景,再次吟诵《渔歌子》。

四、吟诵出一个悠闲垂钓人。(品词中人)

1、师: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就是不回来,不想回家。景色很美了,诗人醉了,舍不得回去了。诗人也是喜欢这风景吗?还喜欢哪个呢?不着急,想看清古诗词啊,一定要了解诗人。咱们一起走近这个伟大的作家——张志和。

(渗透读古文词方式:解读诗人)

课件出示:

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作家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大臣,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跟”。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主要成就:《玄真子》以及《大易》十五卷;

永垂史册的千古绝唱《渔父词》(五首);

画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人的渔父画卷……

3、师:了解了很多再仔细地品一品,此刻你就是诗人,诗人就是你,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哪个让你斜风细雨不须归呢?

(他很喜欢钓鱼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悠闲自得的生活;钓鱼最轻松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师:的确,诗人是只羡神仙不羡官,只想做一个悠闲垂钓人,过悠闲自得的生活。

(板书:悠闲垂钓人)

师引:钓着钓着,诗人就跟自然融为一体。如此和谐!(板书:和谐美)

真是画中有诗人,诗人在画中。读《渔歌子》

3、欣赏歌曲《渔歌子》

师:带着这份悠闲、轻松,我们看看现代人将它谱上曲,来吟唱

4、师:带着这颗清闲飘逸的心,我们的词人写出了古今传诵的经典诗句

和老师一起背诵这首千古绝唱吧!

5、课外拓展:师:张志和绝对是个钓鱼能手!理由:他选择的钓鱼场地多好啊!钓鱼嘛我们都明白,鱼钩弯弯,要放鱼饵。可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他的鱼钩是直的?!(在儿子的欣喜中,带着问题结束。)

有孩子的诸多猜想,教师:或许、可能、说不准。

师:课外去探访,上网、查找资料,说不定你可读出这首词的既一种奇妙韵味,读出古诗词背后的更多神秘故事。(探作者,体会词中的另类深情。渗透读古文词方式:多方了解,读出古诗词背后的独白)课件出示读古文词方法。

五、课下作业:

1、背诵《渔歌子》,有词的韵味;

2、积累《渔歌子》,书写要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