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陈帼眉 姜勇(1-7章)(2)

2019-11-23 15:0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新命题和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关系: 1) 原有知识为上位观念,下位学习 2) 原有知识为下位观念,上位学习 3) 原有知识和新知识并列,并列结合学习。 4、我国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分类: 分类标准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来进行分类。内容:知识学习,动作技能,智慧技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四、学习与发展 学习与发展的辨证关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儿童学习能够代表该发展阶段的最高水平的,并能为过渡到下一更高的身心发展阶段准备条件的品质。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发展包括个体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部分,都对学习产生制约作用。首先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的可能;实验: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学习实验。说明学习受个体的生理发展制约生理发展影响学习的效果和速度。其次,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学习的实质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通同化和顺应作用,将主体新获得的经验和其已有的经验接结构相整合而实现的。因此欲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者原有心理结构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技能和一定的学习动机。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个体的生理发展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支配,因而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实验:华特和海尔特的研究,以典型托儿所的始终一贯和比较平淡乏味的环境作为基准,创设了三种不同的环境影响。说明适度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明显地促进人类个体的生理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在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获得各种经验并运用各种经验去调节人的行为,从而不断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中实现。 学习准备:又称为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程度。包含两层含义三个因素:两层含义:学生的准备既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成功,又应保证他们的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而合理。三个因素: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得发育和成熟;个体智利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利和技能两方面;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 学习关键期: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已有研究表明, 2 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 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学习敏感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尚不能证明除语言和感知觉以外的基本方面是否存在关键期,实际上,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时机问题,采用“敏感期”比较恰当。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 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在语音方面,2~4 岁是敏感期,在掌握数概念方面,敏感期在 5 岁~5 岁半。4 岁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期有关, 与心理发展本身的状态有关,心理品质最初开始形成、具备了发展的条件而又没有完全形成和巩固时,可塑性最大。婴幼儿学习游泳和外语等。 发展性教学: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兹基提出发展性教学的主张。 维果兹基认为,教学必须依赖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一定的成熟为基础。 儿童发展任何时候都不仅仅取决于儿童的成熟,可以确定儿童的两个发展水平, 第一个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 表现儿童能独立自如的解决任务。第二个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的 任务,须要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介于这两个水 平之间的幅度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也存在最低教学界限 (以现有发展水平位基础) 和最高教学界限(以潜在发展水平为基 础),这两个教学界限之间的期限就是“教学最佳期”。这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只有在教 学最佳期进行的教学才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最佳教学。

心理学教案范文_两学一做党课教案范文_心理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三种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看法: 1)教学与发展完全独立,教学只能适应发展,本身并不参与发展。代表心理学家皮亚杰。 2)教学与发展完全等同。教学也就是发展,代表心理学家美国詹姆士和桑代克。 3)认为教学不仅可以与发展齐头并进,而且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发展前进并在发展中引起新的形成物。代表人物考卡夫。 第二节 学习理论( 16课时) 一、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学习理论的产生:古代学者的思想观点和学说建立在经验总结和思辨之上,称之为学习心理思想;标志:直到 1898 年桑代克提出“联结说”以后,人们把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描述和解释学习过程、性质和规律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称之为学习理论。 2、学习理论产生阶段的主要特征: 1.研究的是动物的学习过程, 2.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3.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不能说明学生间接经验的学习。 3、学习理论发展时期的主要特征: 1.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2.研究重点是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 3.研究方法更加科学,较多采用自然实验等方法; 4.研究更注重学习的内部心理条件,如动机、原有知识结构和元认知功能等。

4、学习理论的流派: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折中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学习的行为主义理论( 4 课时) 学习的行为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等。该学习理论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 (一)桑代克的学习的联结理论 1、桑代克的研究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根据其对动物的实验结果提出的,其中最著名的是饿猫开迷箱的实验。 一只饿猫被关在他专门设计的一个实验迷箱里,箱门紧闭,箱子附近放着猫爱吃的食物—一条新鲜的鱼。 箱内有一个开门的踏板, 当碰到这个踏板时, 门就会启开。开始饿猫无法走出箱子,只是在里面乱碰乱撞, 偶然一次碰到踏板打开了箱门,逃出箱外吃到了鱼。经过多次尝试,猫逃出迷箱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以致最后,猫一进迷箱,就去按踏板,逃出迷箱,获得食物。 由此,桑代克提出了“学习即联结”的结论。他认为,在猫学习打开迷箱的情境中,猫通过多次尝试与错误,终于在复杂的刺激情境中辨别出一个开门的设施( S:踏板)与反应(R:碰踏板)之间形成了巩固的联系时,学习便产生了。

但他后来承认单纯的重复练习不会无条件的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力量,只有当学习者看到练习后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有作用。失用律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甚至消失。(2)练习律: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联结,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增强。

即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 当中性刺激单独出现时, 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其中食物被称为无条件刺激(UCS),由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作用 (UCR),铃声是条件刺激(CS),铃声单独出现时也能引起类似的唾液分泌反应心理学教案范文, 这种铃声与唾液分泌之间的联系, 称之为条件作用( CR)。这就是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的基本内容。 2、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 习得律: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条件刺激和起强化作用的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出现, 间隔太久则难以建立联系; 另一方面,条件刺激最好先于无条件刺激呈现, 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消退律: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削弱,直至消失。 泛化与分化: 泛化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应。新刺激越接近原来的条件刺激, 泛化现象越容易发生。 与泛化作用互补的是 分化作用。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 可导致分化,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例如,狗可以学会只对三声铃声做出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应,而对一声或两声铃声没有唾液分泌的反应。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无条件反应是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是一种应答性行为,例如,人咀嚼事物会分泌唾液,遇见强光,眼睛就会马上眯起来等。 操作性行为并不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 而是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 例如,小孩子穿衣服,上课举手发言等。 定义 正强化 呈现愉快刺激,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 给予食物或奖励 负强化 不愉快刺激减少,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 回避电击或处罚 举例 根据这两种行为,斯金纳区分出两种条件作用:应答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相对应,又称 S 型条件作用)和反应型条件作用(又称操作性条件作用或 R 型条件作用)。 1、斯金纳的研究 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根据斯金纳自己发明的一种学习装置“斯金纳箱”做的经典实验而提出。 斯金纳箱内装有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实验时把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白鼠在箱内自由活动, 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就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经过多次尝试,它会不断地按压杠杆, 直到吃饱为止。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8 . 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个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题目详解:回避条件作用中个体逃避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选项a、c、d的反应都属于回避条件作用。

心理学教案范文_心理护理论文范文大全_两学一做党课教案范文

与负强化的区别: 定义 惩罚 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减少 给予电击或处罚 负强化 厌恶刺激减少,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 回避电击或处罚 举例 4、强化程序连续强化:每次反应之后都得到强化 强化程序固定比率强化: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定比率 比率式 变化比率强化: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可变化 间歇强化 固定时间强化: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间隔式 变化时间强化: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变化不定 强化程序指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强化程序可分为连续强化程序和间歇强化程序两大类。如果在每个适当行为后呈现一个强化, 这叫连续强化程序; 如果只在某些特定的反应之后呈现强化, 这叫间歇强化程序。 连续强化程序能够迅速地建立起某种学习行为, 但强化一旦停止,原有的学习行为就很容易消退;间歇强化程序则相反,学习行为建立的速度较慢,但强化停止后, 学习行为消退的也慢。 因此,连续强化程序适用于某种新的学习刚开始阶段使用,而后就要尽可能转入间歇强化程序。 间歇强化程序又可分为间隔强化和比率强化。 间隔强化是根据历次强化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安排强化,比率强化是根据历次强化之间学习者做出适当反应的数量而安排的强化。

间隔强化和比率强化的时间间隔既可以是固定的(可预测的) ,也可以是变化的(不可预测的) 。 为鼓行为的有效性,变化的强化程序最为合适。 5、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应用 (1)程序教学  20 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  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 例如:  把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  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后,就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即能得到及时强化。  然后按顺序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 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 (2)行为塑造 塑造(shaping)是指通过小步强化达成最终目标, 也就是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这种方法也叫连续接近。例如, 驯兽师对行为塑造非常熟悉, 诸如训练狗握手、 猫站立等都通过行为塑造达成。 人类行为也是这样。要想教会孩子一首儿歌,应先要求孩子读出第一句, 然后读连续的二三句,最后才是整段的儿歌。  通过逐步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  通过消退则可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  小结:  多用正强化塑造良性行为 用不予强化(消退)来消除消极行为  慎重对待惩罚 (四)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班都拉简介 (1925—),出生于加拿大,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心理学, 并逐渐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去美国的衣阿华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并于 1952 年获得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