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历史地理学科院校分布
近代历史地理三大家:侯仁之、史念海、谭其骧。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36年禹贡学会的创办,但国内高校创办此学科的历史则迟至六十年代了(复旦大学作为高等院校第一个创建历史地理学科)。几十年来,大陆历史地理学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将历史地理学纳入到招生计划的院校已经越来越多。
今天国内历史地理学尽管从业人员数量、创办此学科学校数量日多,但历史地理依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不很完善的学科。历史地理学是公认的一个外延极广的学科,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储备,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有一定要求;不仅如此,传统的学科如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几乎无一例外被视为发展的重心,历史地理学往往被校方所忽视。
现在只有极个别学校重视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不少院校只是将历史地理学科作为一个均衡学科发展的工具而已。即使如此,很多学校没有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师,连本科生的历史地理课程也无法开设。
历史地理学全国性的学术机构是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现任主任是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此二级学会创建以来产生了4位主任,三位为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邹逸麟、葛剑雄。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副职(副主任)基本被三大重镇的学者所包揽(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再下来则是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了。
复旦大学
当之无愧、毫无争议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第一重镇。由著名史学家谭其骧先生开创,有独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门户网站为禹贡网,现任主任张晓虹教授。研究人员20余人,人员组成结构合理,历史地理学各研究方向均有代表人物和活跃者。该中心产生了全国最多的历史学科百篇优博,成绩斐然。著名学者有邹逸麟、周振鹤、葛剑雄、姚大力、吴松弟、满志敏、张晓虹、韩昭庆、安介生、张伟然、王振忠、王建革、李晓杰等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5人左右,博士研究生需要联系好导师,每年数量不固定,但不会太多。
周振鹤,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中外交流史等;
葛剑雄,人口史(含移民史);
吴松弟,历史经济地理(港口—腹地),人口史(含移民史);
安介生,人口史(含移民史),山西区域历史地理,历史民族地理;
满志敏,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张伟然,历史文化地理(尤其佛教地理);张晓虹,历史城市地理、历史文化地理;
李晓杰,历史政治(政区)地理;
王振忠,历史社会地理,徽学;
侯杨方,人口史(含移民史),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侧重清代。
王建革,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史,侧重农学。韩昭庆,历史自然地理,中国地图学史,环境史。朱海滨,历史文化地理。
傅林祥,历史政治(政区)地理。
杨伟兵,中国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清代沿革地理,明清西南区域史。
杨煜达,中国历史气候变化,西南边疆史地。
1982年成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200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重点研究基地。本学科1987、2002、2007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复旦大学“211工程”一期、二期重点建设学科,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是国内设立时间最长、研究人员最多、门类最全、总体实力最强的专门研究队伍,拥有教授、副教授17名。本学科依托传统优势,充分利用最新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学广泛的领域,在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人口史和移民史、环境变迁和灾害、历史地图研制、历史GIS、历史地理古籍整理等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著名学者有邹逸麟、周振鹤、葛剑雄等。
历史地理学科每年承担大量国家和地方上的科研项目,在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并出版各种专著和递交研究报告。研究成果质量堪称上乘,并多次获得奖励。标志性成果有:《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人口史》,《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该学科每年培养数十名研究生,已有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地理学创建人为大陆“历史地理学三杰”之一的史念海(其余二人为谭其骧、侯仁之)。有独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西北环发院,门户网站河山网,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下设史念海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在职著名学者主要有侯甬坚、张萍、李令福、萧正洪、王社教等人,研究方向比较齐全。每年招生规模相对复旦多一些,报考难度也比复旦小很多,而且招收调剂生,性价比高。
历史渊源:早期奠定了师大历史地理学在国内地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史念海、朱士光、马正林三位教授。1987年由史念海创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它在今天依然是国内历史地理学界唯一的专业期刊(CSSCI)。同年,师大成立历史地理研究所;2000年,改组为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西北环发中心),同年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师大历史地理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国古都学会:由史念海创建,如今会长是朱士光。今天八大古都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国古都学会的影响,其中几个古都是由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
现状:上述三位教授,朱士光、马正林早已不带学生了,而史念海则在2001年病逝。如今担任西北环发中心主任的是侯甬坚。
中心主要人员:
侯甬坚:教授,石泉、安芷生(中科院)的弟子;担任师大西北环发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历史地理》副主编。他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系统学过历史地理学(历史学)、地质学(理学)的学者之一。
王社教: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师大西北环发中心副主任、中国古都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主任。
李令福: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西北环发中心副主任,中国古都学会秘书长。
张萍:教授,朱士光的弟子;代表作《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在2007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耿占军: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
很多人说这所学校已经今非昔比,但其历史地理学实力仍排第二,原因如下:有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以上2个荣耀只有复旦大学能与其分享)、中国古都学会挂靠在陕西师范大学,有7位博导、全国唯一的历史地理学定期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所以尽管史念海、朱士光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的底子还在。放眼全国历史地理学导师很多是陕西师范大学的校友:北大历史地理学的导师韩茂莉,辛德勇毕业于陕师大、川大历史地理学导师毕业于陕师大、暨大5位博导中的3位是陕师大的校友……
北京大学
创建于1983年 的北大遥感所是我国最早从事遥感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之一,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具有明显的教学和科研优势。今天,乌德穆尔特国立大学是乌德穆尔特高等教育、科研和文化的中心,今天学校共有学生20000多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950名,学校提供有多层次的教育大纲:学士、专家、硕士、副博士、博士,学校的主要专业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地理、历史、法学、区域管理、新闻学、文学、社会工作、医疗事务、图书馆管理、商业与借贷、会计统计与审计、管理、统计学、企业能源保证、机器生产工艺、金属切削机床与工具、光学技术和光源、计量学和计量学保证、地理、地理生态学、土地规划、社会文化服务和旅游、新闻学、外语、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历史、应用数学和信息学、文学、教育学、心灵学、社会学、初级教育法、言语障碍矫正、文件管理和文件保证、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系统、组织和管理、社会工作、市场营销、经济和管理、组织管理、市政管理、物理、体育文化和运动等。进入2016年隆阳区特岗教师招聘拟聘人员名单姓名报考学科名称学历要求名称总成绩体检杨丽仙初中_地理本科及以上158.18合格马凌越初中_地理本科及以上155.3合格姬春凤初中_化学本科及以上166.48合格张丽梅初中_化学本科及以上166.04合格赵莲花初中_历史本科及以上179.5合格杨顺塬初中_历史本科及以上176.82合格李金燕初中_历史本科及以上172.74合格鲁卫芳初中_历史本科及以上172.64合格任宗平初中_美术本科及以上174.7合格段炳早初中_美术本科及以上【查看全文】。
唐晓峰(1948-),辽宁海城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先秦历史地理、近代北京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等。
邓辉,男,1964年3月生人,籍贯四川成都,1995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历史地理、文化地理。
李孝聪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留校工作。1985—1988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师从侯仁之教授攻读历史地理学硕士学位,获地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主任。
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尤其擅长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变迁,历史社会地理等。1981年1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1985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师从史念海先生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91年进入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为侯仁之教授。
辛德勇,1959年8月生,辽宁铁岭开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77级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81级硕士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85级博士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兼事地理学史研究,代表作为《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和《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2016年4月,辛德勇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名单,
暨南大学
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不错,学术力量主要是从陕西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引进的,有专门研究机构——历史地理研究所,门户网站舆地网,学科带头人主要是郭声波、吴宏岐二位教授,还有王元林等人。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建立于2005年5月,
中心主要成员有郭声波(主任、教授、博导)、吴宏岐(副主任、教授、博导)、陈伟明(教授、博导、原副院长)、王元林(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王颋(教授、退休)、王银田(兼,教授、博导)、黄忠鑫(科研秘书、讲师)、李爱军(博士后出站、副教授)、胡方(博士后在站、讲师)等。其中有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4名委员。
中心已拥有历史地理学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培养博士生约30名,硕士生100余名。根据自身学术传统与优势,构建了岭南港澳区域历史地理、历史边疆与民族地理、历史城市与旅游地理、历史社会与文化地理4个稳定而可为地方建设与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学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地理研究室成立于1960年,拥有一批德高望重的历史地理学专家,在历代疆域与政区、历史军事地理、历代地理文献、历史地名研究等领域均有独特的建树。第一任室主任为姚家积,以后相继为陈可畏、辛德勇、华林甫,现任主任毛双民,副主任成一农。现有在职人员6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3人。
本室六、七十年代的任务,主要是参加了《中国历史地图集》工作和编绘《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地图集》。八十年代以来,则是完成了多项国家、院、所级重点课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战争图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及《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部分(合作)、《中国地名学源流》等。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历史舆图研究、文化宗教地理研究、地理环境研究等。
主要获奖成果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获本院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陈可畏主持的《中国史稿地图集》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陈可畏与杜瑜弟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农牧业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华林甫著《论唐代的地名学成就》获中国史学会中国古代史优秀论文奖等。
送检的产品还会不合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