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論毛澤東的史學理論貢獻與實踐運用 (3)

2019-05-29 19:1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三、毛澤東的史學研究,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給人以深刻的啟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鑒古知今、推導未來,正確發揮史學的社會功能的范例

毛澤東以唯物史觀為指針,深刻地闡明了中國歷史發展規律,替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而解決了中國革命問題、為中國指出了光明前程。在他的全盛時期整個意識形態從世界觀到方法論唯物史觀一統到底,踐履了恩格斯說的“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作為一個時代的代表,毛澤東的思想、學說、史學成就,正是這一時代、中國這段英勇壯烈的歷史的映照。他正確處理了歷史與現實的關系,使史學研究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向導。以事實雄辯地改變人們把歷史與現實割裂、把歷史研究當作“發思古之幽情”、“眼睛向后看”的偏見。人類社會與自然界都處在歷史發展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只是前者理論的歷史的反映。輕視歷史也就是輕視科學、輕視人類自身、輕視自己的未來。當毛澤東於1949年10月1日,以東方巨人的氣魄,在天安門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68)的時候,也宣告了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勝利,証明了毛澤東歷史觀以及他的歷史預見的正確。中國共產黨的威望與毛澤東個人的成就,這時都達到了新的高峰。他在1935年揮寫的千古絕唱《沁園春·雪》中說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69)。“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此時得到了歷史印証。而歷史科學的社會功能,也在毛澤東手上發揮得淋漓盡致,達到了高峰。

毛澤東史學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歷史學必須面向時代。毛澤東是革命家、理論家與史學家三位一體,首先是偉大的革命家。因為他是中國革命的實踐者、領導者,親自參加社會變革、推動歷史前進的人,所以也就最能感受時代的脈搏,最迫切地需要聽到歷史的心聲,最渴望得到人類已積聚的智慧與知識,為我所有。因此,他反復強調要“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於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幫助的。”(70)他善於把中國當今社會放在歷史長河中進行觀察,從歷史中得到啟迪,從發展中探索規律,把握機遇,指導實踐,使古老的歷史與時代精神相溝通,與改造中國、建設中國的新的歷史創造的實踐相聯結。毛澤東史學成功的經驗還告訴我們有志改革、推動社會進步的人,不能割斷歷史忘了祖宗。而緬懷祖宗,還是為了造福子孫。不重視歷史的人,決不會是一個好的馬克思主義者,也不能成為好的領導者。正如一位外國歷史學家說的,“對現實的曲解,必定源於對歷史的無知﹔而對現實一無所知的人,要了解歷史必定是徒勞的”(71)。歷史學首先是一門記述科學求實科學,重史料、重考據、重事實。秉筆直書、實事求是是它的靈魂﹔彰往察來、古為今用是它的功能。如毛澤東所雲“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佔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裡引出正確的結論”(72)。如果離開“實事求是”,也就失去了史學的靈魂。忽視史實,把歷史當作主觀隨意性為所欲為的天地,這是對歷史的褻濱,當然是任何嚴肅的歷史研究者所不可取的。毛澤東與舊史家不同,在於他重視批判地繼承歷史財產,立意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而他的優勢在於社會實踐與史學理論雙向互補,相得益彰。是時代塑造了他,更是他幾十年的辛勤耕耘的收獲!

歷史科學門類眾多,內容廣泛,在發揮社會功能上,不能一概而論﹔而且歷史學者所處條件不同,也是不能劃一要求的。研究成果有的直接應用,有的只是間接有益,有些甚至在當前的“無用的”,但卻可能是無價之寶。對待這個問題也必須有歷史的眼光,辯証地解決,防止狹隘功利主義的近視看法。

毛澤東的引路人、杰出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李大釗對歷史學說過一段發人深思的話:

“歷史,恰如‘時’在人生世界上建筑起來的一座高樓,裡邊一層一層的陳列著我們人類歷史相傳下來的家珍國寶。這一座高樓,隻有生長成熟踏踐實地的健足,才能拾級而升,把凡所經過的層級,所陳的珍寶,一覽無遺﹔然后上臨絕頂,登樓四望,無限的將來的遠景,不盡的人生的大觀,才能比較的眺望清楚。在這種光景中,可以認識出來人生前進的大路。我們登臨過去的崇樓登的愈高,愈能把未來人生的光景及其道路,認識的愈清”(73)。

事實上「宇稱不守恆」在1928年的實證派科學早就已經確認是狀況,只是沒有具體實驗證據。就要堅持『以和為美』的和諧理念,樹立遠大文化抱負,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踏准時代前進的鼓點,回應時代風雲的激蕩,領會時代精神的本質,通過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努力將和諧理念融入到各種形式的文學藝術創作中去,再現人民群眾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偉大實踐,滿足群眾文化新需求,增強城市軟實力。但理論能推動科學之前的認知,吸引更多的人來加入實驗行列,是「科學信仰的力量」及「科學迷信的魅力」。

毛澤東的史學之功一言以蔽之:在於引導中國人民認清前進的道路,“走歷史必由之路”(74)。鄧小平說得好:“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毛澤東為人民“指出了奪取革命勝利的道路”(75),“決不能忘記毛澤東同志在這個問題上的偉大功績”(76)。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第一辑_作辑主义_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今天,歷史向中國人民展示更廣闊、更燦爛也更復雜的前景與更大的機遇。展望未來,認識未來,看清前程,把握前程,越來越成為迎接與贏得世界與中國美好將來的必要前提,因而也更需要把歷史科學(廣義的)作為人生必修課。勤奮攀登這座歷史高樓—人類智慧的殿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作者單位: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注釋

①《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第650頁。

③④⑥⑦斯諾《西行漫記》,三聯書店,1979年,第108頁,第114頁,第114頁,第131頁。

⑤《斯諾文集》(四),新華出版社,1984年,第118頁。

⑧⑨(49)龔育之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三聯書店,1986年,第198頁,第199頁,第202頁。

⑩(12)(21)《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04頁,第182頁,第161頁。

(11)權延赤《紅牆內外——毛澤東生活實錄》,昆侖出版社,1989年,第96頁。

(13)《斯諾文集》(一),新華出版社,1984年,第194頁。

(14)(23)(34)(60)(61)(62)(63)(64)(72)《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3卷,第801頁,第1083頁,第1079頁,第1031頁,第1096頁,第1094頁,第899頁,第1094頁,第801頁。

(1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三),第20頁。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第一辑_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_作辑主义

(16)(73)《李大釗文集》(下),第715頁,第763頁。

(17)(19)(20)(22)(24)(25)(26)(29)(30)(31)(37)(38)(39)(40)(41)(42)(43)(44)(45)(46)(48)(50)(51)(52)(53)(54)(56)(57)(70)(74)《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2卷,第622頁,第625頁,第623頁,第708頁,第382頁,第703頁,第709頁,第664頁,第624頁,第624頁,第646頁,第633頁,第626頁,第630頁,第631頁,第632頁,第564頁,第666頁,第683頁,第625頁,第625頁,第634頁,第544頁,第547頁,第692頁,第605頁,第418頁,第625頁,第534頁,第559頁。

(18)毛澤東《在蘇聯最高蘇維埃慶祝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四十同年會議上的講話》。

)--盧元駿,《詞選註》,正中書局,民七十年九月臺七版,頁92-93--《宋詞精選會注評箋》,明倫出版社,頁85【】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3-柳永、周邦彥》,大安出版社,民77,頁32-38「這是柳永寫秋士易感寫得最好的一首詞。全國大學生文學社團聯盟是經團中央和全國學聯批准建立的大學生文學社團交流平台。現為廣東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承社社員、銘社社員、汕頭市嶺海詩社社員、汕頭市杏園詩社社員、汕頭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32)(47)(66)《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4卷,第1430頁,第1510頁,第1516頁。

(33)毛澤東在1940年延安自然科學研究會成立會上的講話,1940年3月15日《新中華報》。

(35)(36)《鄧小平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述專題摘編》,第67頁,第60頁。

(5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二十九),第48頁。

(58)《毛澤東書信選集》,第15頁。

(59)毛澤東《看了<逼上梁山>以后給延安平劇院的信》,1967年5月25日《人民日報》。

(6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67)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92年10月12日)。

(68)《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第689頁。

(71)馬克·布洛赫《歷史學家技藝》,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第36頁。

(75)(76)《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第304頁,第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