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鲁迅纪念馆在哪里 [转载]推荐:纪念馆:不仅可以看,还要能“带回家”(3)

2018-02-26 04: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第三,推动研究平台联动。

上海鲁迅纪念馆_鲁迅纪念馆在哪里_广州鲁迅博物馆地址

每一个名人纪念馆背后都有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智库”——各类研究机构。鲁迅纪念馆在哪里在这些专业研究力量的支持下,名人纪念馆可以长展常新、长讲常新。这是纪念馆不断增强吸引力、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应当予以更多关注和支持。

既记录过去又留存今天,推动生活智慧和发展经验传承

名人纪念馆不仅是珍贵文物的收藏所,而且是文化血脉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充满人文关怀与心灵守望的精神家园。新形势下,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现以传承共同记忆为中心向以创造美好生活为中心的转变。

名人纪念馆要“活”在当下,要更为关注社会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并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自身经验、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对话空间。同时,在构建历史记忆中启发思维创新,使人们感悟彼此的精神相通和休戚与共,并自觉释放个人的创造力和正能量。

作为城市历史的记录者和展现者、城市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名人纪念馆的核心使命不仅是记录过去,而且也要为城市发展留存今天。要联结和展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让那些“消失了的真实”始终能被真切地触摸和感知;要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能够照进现实。

名人纪念馆见证城市发展的历程,不仅是文化设施、文化遗址、文化景观的积累,而且更是一代代人生活智慧的结晶。它在城市记忆的保持、特色形象的展示、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谐社区的构成等多方面具有综合价值,有助于让城市更具特色、更有内涵、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名人纪念馆是保护城市文脉、推动人们生活智慧和发展经验传承发展的文化坐标。

近年来,陈云纪念馆在立足名人纪念馆主阵地的同时,积极拓展周边文化资源,并与所在地政府一起创新“红色+绿色+古色”文化体验活动,即“陈云名人纪念馆+专题馆”的红色文化体验、“陈云家乡青浦水乡”的绿色文化体验、“陈云故居练塘古镇”的古色文化体验。由此,人们既能追寻伟人的足迹,也能寻找到水乡的魅力,还能感悟伟大的精神,进而激发爱国主义和家园情怀。通过这个“三色体验活动”,我们得以明白自己是如何融入世代延续下来的社会生活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焕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热情。

理性来看,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人们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人们越来越需要人文的关怀、心理的抚慰。名人纪念馆通过文化熏陶和社会教育,可以把凝结在名人身上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现代社会不同群体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进而不断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前,建设优质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普遍共识。但是,如何更好地维护各类群体的文化权益,仍是全社会需要着力破解的问题,考验着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

在这方面,名人纪念馆可以通过探索馆内服务外延式发展新路径,沉入基层社区,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障人士等量身定制不同的服务设施、主题活动。

比如,提供专门的盲文展示说明牌、宣传资料册和讲解服务,整合资源组织出行不便的残障人士或高龄老人走进纪念馆、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等等。

还要看到的是,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因参观人数激增、自身人员有限,多数文化场馆都开展了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为名人纪念馆走进公众日常生活搭建了重要平台,促进了名人纪念馆跟社会各界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拓展社会教育功能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下一步,应探索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动员机制的重要内容,设立义务讲解、语言翻译、馆内咨询、馆外监督、文明劝导、专业研究、技术支持、环境美化、社会调查、活动组织策划等各类志愿服务岗位,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更积极地吸纳高校学生、教师、医生、工程师、艺术家等拥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以及对纪念馆管理服务工作有热情、有闲暇时间和学习力的普通人。

由此,就可以组建馆内馆外不同类型的志愿者队伍,形成各种响应度高、专业性强、服务热情高的志愿服务组织。

此外,还可创新志愿服务的社会化模式,强化专业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配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志愿者根植社区的优势,使他们成为社区和名人纪念馆沟通的桥梁,成为文化惠民的生力军,成为“流动的博物馆”“文明的播种者”以及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共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