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庐山会议刘少奇 彭德怀批粟裕“里通外国” 1年后因相同罪名倒台(2)

2018-02-15 02: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粟裕与其他师长们都加入了这次会议,对这位军部最高负责人的嘉许,他当

然由衷开心,也深感任重道远。

这时候,苏南的新四军六师打得不够好,有不能立脚之势。庐山会议刘少奇刘少奇当即向毛泽东提议,由粟裕统一指挥一、六两个师。

毛泽东很快予以批准,粟裕也就独挑大梁,成为唯一同时指挥两个师的师长。

庐山会议刘少奇_1959年庐山会议视频_刘少奇与毛对骂原画

刘少奇经过九个月长途跋涉的“小长征”后回到延安,向毛泽东详细地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其间,他对粟裕还绝口称赞,开心地说在华中局和新四军工作时发觉两个人才,“一是新四军四师政委邓子恢,他是农村工作的专家;二是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是新四军7个师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个师长。”

毛泽东原本和粟裕有井冈山同吃红米饭的渊源,刘少奇又如此力荐这位“黑马”,自然印象就更深了。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由刘少奇代理其中共中央主席一职。从这时开始到第二年春天,刘少奇一直主持中共中央工作。

这期间,在东北,刘少奇决定“飞快地、果断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力量”,并成立了以彭真为首的东北局;在华中,他又在10月8日批准了华中局的提议,“同意粟裕留华中任司令”。

同时,刘少奇还决定让年长粟裕九岁,曾参与组织福建西部农民暴动,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老资格领导人张鼎丞担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

华中军区管辖原来新四军的区域,与陈毅任司令员的山东军区平级,刘少奇此举,无疑是对粟裕相当的信任与重用。

但“有古名将风”的粟裕认为,由张鼎丞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更有利于工作和团结,因此向华中局提议,改任自己为副职,张鼎丞为正职。

在华中局未同意的情形下,粟裕直接致电中共中央,陈述自己这一提议和理由。

刘少奇接到电报后,认为粟裕担任正职是适当的,也依旧坚持原来的决定。

10月27日,华中局依据刘少奇的批复

,再次宣布华中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

当天深夜,粟裕第二次致电中共中央,重申自己的理由,恳切地说:“请求中央以鼎丞为司令,职当全力协助,以完成中央给予之光荣任务。”

粟裕的诚意终于被刘少奇理解了:他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出于华中军区领导上层团结考虑,乐意在张鼎丞领导下,不折不扣完成中央给予的重任。

刘少奇深为粟裕不计个人名利的公心与谦让品格而感动,接电后进行了慎重研究,最后决定接受他的提议,但同时决定在华中军区组建野战军,任命粟裕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负责前方打仗事宜。决定之后,刘少奇亲自起草了回电。

在执行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做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过程中,华中局和陈毅提出新四军除三师全部调往东北以外,其余都部分抽调去山东或东北。这样,不管是调往山东、东北的部队,还是留在华中的部队,都将打破各部原有的完整建制。

粟裕认为,这不利于部队的建造和作战,而应尽可能保留主力部队的原有建制,以维持传统的作风和战斗力。

因此,他多次向陈毅和华东局(华中局改称)提议,但没有得到同意。粟裕不得已冒着“本位宗派主义之嫌”,再次直接向中共中央陈述自己的意见。

刘少奇出于对粟裕的信任,从谏如流,支持粟裕的意见,他为中共中央起草回电说,“其(粟裕)提议是有理由的”,“各师建制应尽可能不分割”。

华东局因此转变了原来的计划。粟裕的提议与刘少奇的纳谏,均为后来华东野战军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成为全国战区战绩第一的野战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