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历史 观察 | 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4)
然而,诚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言“这并不可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是,夏历是比较适合农事的节令,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不改正月为四月。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与夏正相同。这里正月既不是岁首,也不是改朔,以示“正统”之意。汉沿秦制,汉武帝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二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元代 历史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而自汉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岁首的原因。
如何准确解读“正月”呢?“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如此,“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
清黄生《字诂·正》中认为:“世传秦始皇讳政,故民间呼正月之正作征音,此说非也。……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为岁首,盖准此以为标的,故曰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由于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为此意。另外,黄生也认为,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正月写作“征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读平声。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借“时新”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风俗。
正月实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更早年末驱逐“疫疬之鬼”的风尚,是远古的行傩。当今长江流域、西南地区以及黄河流域广大农村,至今还遗存着“沿门逐疫”,这是一种古老文化的“活化石”——乡人傩。
安徽池州乡间村社遗存着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的傩活动。“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进行。为何在正月初七开始?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
很早以前,与人们生活关系最紧密的是牛马犬羊鸡狗一类动物。它们的价值几乎和人的生命一样重要,这在后期流传的俗信中可以窥见一斑。《荆楚岁时》记载,那时民间还将一年之间最新、最美好的日子大年初一让位于一些熟悉的动物:人对自己却很谦让,放在初七,为人生日。现实中的普通动物被尊之为人之上的生灵。朴素的民俗观念,以形象的比喻,透现出一个马克思概述的哲理,人类生存的历史前提,是那些供人生存的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探索人类文化意识生成的历史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要进行的。”
传统年节的情趣与智慧
先民过年时都会行傩除旧迎新消灾感恩。数千年来,传统年节迎新除旧的民俗活动,传承中创新越来越多,当代各地年节中的花车、行街、巡会等多种娱乐形态,是古傩的现代变迁,而这些民众节令祭祀仪式活动往往蕴含着特有的人生哲理。
清代吴中人士顾禄撰写的《清嘉录》记载,从腊月初跳灶王、跳钟馗、腊八粥、年糕、冷肉、送历本、叫火烛始,到叛花、节帐、小年夜大年夜,从十二月月朔起至除夕夜,共四十六项活动。正月元日起又有:行春、打春、拜春、拜牌……走三桥、放烟火、闹元宵、打灯谜、三官素、接坑三姑娘、百草灵、验水表、灯节,至正月十五止共四十一项。时间前后一个半月,节俗的项目有八十七项,平均每天近两项。其间充满民族特有的生活情趣与智慧。
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