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左传》重民政治思想的学习笔记(2)

2018-01-08 07: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这种重民思想,既有实体正义的需要,也有程序上的要求。后人最常称引的是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说明执政要允许人民说话,征询人民意见。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当然,对人民的意见,是否听从,执政者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所以,同样是子产,在征收丘赋时,也说过另外一番话。

孔子的思想主张_古代儒家思想变化_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

事实上,考诸《左传》史事,在某些国家,重大政治问题有民众参与决策,不仅是一种言论,也见诸实践。

在《左传》中,和“民”相近的另一个概念是“国人”,民众参与实际政治主要指的是“国人”。童书业先生在《春秋左传研究》中对“国人”有专文论述,他指出所谓“国人”语义有大有小,但大抵多指国都中的人,包括士农工商。“国人(主要为士)在西周后期及春秋时地位极为重要。国之盛衰、胜败、国君及执政之安否,贵族之能否保其宗族及兴盛,几悉决定于‘国人’。”“国人既有地位,且为国之支柱,故甚至能左右政事。近人或谓国人参与朝会、国之盟誓,即上古民众大会之孑遗,此说可供参考。国人既有甚大之势力,故常有起义反对君大夫暴政之举,常能逐杀国君、大夫而取得胜利。”童书业先生专门罗列了不少例子,比如吴军人楚都,“使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等等(本该把这些例子摘引进来,无奈一时找不到此书的电子版)。

根据《左传》记载的史实,《尚书•洪范》说“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周礼》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都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国人在国家危难、国都迁移或册立国君等重大事项上发挥重大作用的例子不少。

《左传》中的一则例子,甚至还提到了决策上少数服从多数的“从众”原则,因为“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而“为大政,将酌于民者”。

——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赵同、赵括欲战,请于武子,武子将许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谏曰:“不可。吾来救郑,楚师去我,吾遂至于此,是迁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若不能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乃遂还。于是,军帅之欲战者众,或谓栾武子曰:“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子盍从众?子为大政,将酌于民者也。子之佐十一人,其不欲战者,三人而已。欲战者可谓众矣。《商书》曰:‘三人占,从二人。’众故也。”武子曰:“善钧,从众。夫善,众之主也。三卿为主,可谓众矣。从之,不亦可乎?”

当然也有反对决策听取民众意见的例子,所谓“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

——(楚子囊伐郑)子驷、子国、子耳欲従楚,子孔、子蟜、子展欲待晋。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请从楚,非也受其咎。”

总之,似乎可以这么认为,在春秋时期,中国的重民思想已经相当成熟,这些思想一直流传到今天,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国人参政,作为原始氏族决策机制的某种遗存,却逐渐消失了。在战国群雄争霸时,士的地位凸显,各国都在延揽人才,使得士得到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在某些场合上与国君分庭抗礼。而大一统形成以后,则变成了臣子自下而上的进谏了。从国人参政,到处士横议,最后变为臣子死谏,这是中国传统政治趋于专制的大趋势。

也就是说,For the people本来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精华,而By the people却始终是中国政治实践中的短板,最多发展到“与士大夫共治”。在中国政治中,人们颇为服膺有“民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的认知,精英政治比Bythe people也更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