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左传》重民政治思想的学习笔记

2018-01-08 07: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古代儒家思想变化_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_孔子的思想主张

去年浏览完《左传》,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作为纪念,于是匆匆而就写了这篇,这么大的题目,内容则很肤浅,只是聊以自我安慰,说明还在读书思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君主政治,但对君主也有相应的制约,以避免随心所欲的绝对独裁。这种制约有制度层面的,但更多的是从理念上,从全社会信奉的共识,特别是从儒家遵循的道统上来制衡君主,君主执政为民是理所当然的,执政的方式也有一定的规范,重民思想的传统始终非常强大。

《左传》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代表——就事而言是春秋,就著述时代而言应在战国中期——鲜明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是重要的思想源头之一。

蒙昧时代,政权和神权紧密结合,世界上不少古代国家的政权都会宣扬派生于神权,但中国古代思想在对待超自然力量一直比较理性,虽然也讲天命,也重视祭祀,但民心、民欲、民情、民意比之于神秘力量,更加值得重视。也就是说在在民与神的关系上,民比神更应该倾听和尊奉。这样的认识,在《左传》中有不少,比如: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

《左传》中还几次引用了《尚书•大誓》的话:“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来论证民情民欲望与天命天意的关系。

既然民是神之主,那么在民与君的关系上,君显然也要重视民。《左传》中有明确的提出来过,之所以立君就是为了利民。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_孔子的思想主张_古代儒家思想变化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

因为立君是为了利民,如果君不能为民,则民众驱逐君主或发生叛乱则是正当的。《左传》中不乏类似的阐述。

——师旷侍于晋侯。晋侯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就是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的先声)

——“众怒不可蓄也,蓄而弗治,将蕰。蕰畜,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合。君必悔之。”

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也是有条件的,如果君主的所作所为不合乎社稷、人民的利益,就没有必要死忠。所以在齐国发生崔杼、庆封弑君的事件时,晏婴会说“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进入春秋时期,政治动荡,太史公所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人们不得不接受“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现实,把天命的转移建立在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上,在当时显然是进步的历史观。

因为立君是为了利民,所以君主的所作所为就要有利于人民,“视民如子”,安抚救济民众,爱惜民力,取信于民等等,这些在《左传》中都是司空见惯的,成为善政的必然要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