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环球采风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环球采风当中的第三课,歌曲为三拍子两音乐构成,节奏明显,旋律柔美抒情。四年级的教师的生活范围和思维领域进一步扩充,体验感受与构建创造的素养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巨大程度的提高,因此需要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整体体验,本节课我以节奏为发力突破点钢琴教案范文,解决歌曲演唱时的难点,通过学具“红蜻蜓”来帮助学生换气以及利用力度变化演唱乐曲,以场景结合动作帮助学员记忆歌词。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员在戏剧各类方面的素养都有所提高与提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听《红蜻蜓》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心情。
2、初步学听两声部重唱曲目《红蜻蜓》的第一段歌词。有情感地演奏曲目,体会乐曲间的互相配合,感受并体现和声的美。
三、教学重点:歌曲《红蜻蜓》第二声部的学听
四、教学难点:歌曲两声部的独唱
五、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子琴、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激兴导入】导入新课:今天我帮你们带给的这个歌曲的昵称,就叫做红蜻蜓,它是一首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和红蜻蜓之间的童年故事。接下来就由我讲给你们听
【寓教于乐】学听曲目(第二声部)
1、教师深情地演奏曲目《红蜻蜓》,并揭示课题。
2、听赏录音版本的曲目《红蜻蜓》聆听要求:
A.歌曲的情绪?
B.歌曲的演唱方式是哪个?为什么?
3、出示歌谱:提问:歌曲有几个声部?什么叫合唱?
解释: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奏的方式,叫合唱。
4、复唱(录音)歌曲《红蜻蜓》,提问:二声部的歌曲与单声部的曲目相比,听赏效果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展现歌词所体现的温情回忆童年趣事的的唯美,以及认识相关的知识。
5、有情感地朗读第一乐段歌词
6、学听低声部第一乐段歌词,要点:音准、一字多音、气息、速度、力度等
设计动机:初步学会歌词低声部的演奏
7、复习歌曲第一声部的第一段
8、合唱曲目的第一段
A.请师生唱第一乐曲,教师唱第二声部。(交换演唱)
B学生分声部练习:
设计动机:此环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独唱学习,体验二乐句合唱曲目所体现的音箱与和声效果,学习弹唱知识,练习二和弦合唱技能。
【练习巩固】
1、换气处理
师:同学们看一看歌曲有几处换气记号?拿出小蜻蜓,让它来提醒我们换气。
生:寻找换气记号
拿出蜻蜓做动作提醒换气
2、旋律线、渐强渐弱记号
师:红蜻蜓是根据如何的路线飞的?让我们带着小蜻蜓唱出来吧,小蜻蜓飞的低的之后弱声演唱,飞的高的之后声音强一些。
3、、完整演唱歌曲
4、师:刚才我们由弱到强,再由强至弱的.演唱叫做渐强,渐弱,在乐曲中用这种的符号来表示。我们根据音乐记号的提示来完整的演唱插曲。
师:歌曲的演唱方式都有什么?红蜻蜓这首歌词我们都可以运用这些演唱方式?我们就利用这种的方式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生:找出适合体现歌曲《红蜻蜓》的演唱方式。
1、独唱(男、女)
2、齐唱
【完美结课】
教师小结,提出表扬。
【教后反思】
在这首曲目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风美和场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跟表现歌词的美术美。学生对这首歌词的喜爱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他们审美体验力强,歌曲作词优美悦耳,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我想,这除了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钢琴教案范文,从而体现了歌曲的戏剧美。
【《红蜻蜓》教案及课堂反思】相关文章:
1.《红蜻蜓》教学反思
2.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3.《红蜻蜓》音乐教后反思
4.《海》教案及教学反思
5.《麦哨》教案及课堂反思
6.《嘹亮歌声》教案及课堂反思
7.《我的风向仪》教案及教学反思
8.袋鼠跳教案及课堂反思
不会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