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9篇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9篇
成为一名教师,就无法导致地要打算教案,教案是课堂蓝图,可以有效提升课堂强度。教案应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你们就能喜欢。
学校数学教案篇1
教学要求:
进一步了解的两数差距关系的结构,理解、掌握两数差距关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式,能恰当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非常分析的素养。
教学过程:
一、列式计算。
1、出示例图。
(1)学生口述图意,列式解答。
(2)分别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
2、揭示课题。
二、完成复习第13题。
1、完成复习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非常3题的异同之处。
(3)总结解题方式。
3、完成复习第14题。
三、提问题和补条件的练习。
完成复习第17题。
1、学生口头提出疑问和条件,并表明理由。
2、学生解答。
四、课堂作业:复习第15、16题。
教后随笔。
学校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使学生初步了解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举办丰富的数学活动,使教师取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认知和感受,为进一步了解分数累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应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师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出示画面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的各类食品。
2、引导学生把画面图中的各类食品平均分。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二、展开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如何分?
2、思考:把一个面包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面包的一半,它就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6、拓展:你能够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师生从教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如何可以受到它的1/2。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你们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必须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如何分的?涂色部分需要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鼓励教师完整地描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同学是这种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做出判定并表明道理。)
(三)介绍分数各个别的名称。
1、观察非常: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1/2、1/3、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那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结合具体的举例介绍分数各个别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四)非常几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两块相同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谁吃的多?(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想。
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相同的巧克力,三个小同学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一?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看到了哪些?
三、应用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众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
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至少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
3、向课外延伸:只要你们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我们周遭的世界,你必定都会看到更多的分数!
学校数学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纪上册,P49上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常识和心得认识表内除法竖式的意思。
2、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的心态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初步认知有余数的减法的意义。
3、借助学生已有的心得和常识开展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表内除法竖式的意思
2、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表内除法竖式。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研究
五、教学准备:
主题图、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本来同我们一块儿学习英语知识已经有三年多了。今天,他们又要带我们去哪里呢?请老师们跟随去听听吧!(出示第49页主题图的挂图)以前希望学校的朋友们正在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啊!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上你看见了些什么?
2、学生充分自由地说。
(二)解决难题,学习新知
1、分小组解决主题图中的数学问题。
(1)观察主题图,解决数学难题
刚才老师们都观察得十分认真,说得也很具体。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情景场面。根据这个画面来强调一个用除法解决的物理难题,并把它解答出来。
(2)小组活动。
(3)分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员的提问板书
2、教学例1
(1)营造故事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根据学员回答,教师板书:15÷5=3(组)
(4)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①除法算式除了15÷5=3这样横式的表示方法,还可以用竖式表示。
②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③让学生联系横式了解竖式中各个别的名称。
④请师生汇报,教师板书。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15……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⑤想想:上面的15和以下的15是同一个意义吗?
⑥让学生快速记忆各部分名称。
3、巩固练习
(1)请用竖式计算以下各题
27÷336÷425÷5
(2)我会算
你会写、会算什么竖式?在本子上愿意写几道就写几道,同桌相互检查。
(三)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操作探究“篮球赛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篮球比赛”中有21个朋友,5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老师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看可以刚好分完吗?
2、初步认知“有余数的除法”
21个同学,5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4组后,分不完了,还剩1人。这种现象就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3、你能看看在生活中见到的这些现象吗?
(四)课堂小结,深化提升
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有什么呢?
七、板书设计:
除法的意义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15……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小学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例子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翻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卡纸,小三角形,90度圆形。
二、创设情景,进入新课内容
在生活中,有诸多美好的图案,但其中有众多图案是由简洁的图形经过平移或翻转获得。今天,老师给朋友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
(课件展示截图)
教师:这些截图有哪些特征呢?(由一个图形经过翻转变化而成的)
学生:漂亮,正方形,旋转等等。
教师:取出一个大图形,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到黑板方格子上。你们看看,这个小图形如何才可以成为里面的大图形呢?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翻转后产生复杂形状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哪个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
学生:O点,90度┈┈
教师:(课件展示两个图形各产生两个大图形的过程。)设问:还有其它哪个方法旋转从而图形更加好看?请老师们拿出我们的卡片和小图形试试看。(目的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式翻转得到大图形)
学生:(分组,拿起表格,小图形在桌子上试试看。)
教师:请老师提问,上来示范。(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式翻转得到大图形)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旋转的过程和旋转时需要留意的问题。
学生:汇报旋转时应留意的问题。(抓住以什么点为中心,旋转的方向)
三、巩固新知
1本题主要是探讨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难题。然后再争论旋转中心的问题。
2本题主要是探讨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难题。此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争论旋转中心的难题。为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旋转前后的差异,可以先让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三角形描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那一点旋转的。
3先请学生想一想,再依照规定进行旋转操作,并把经常旋转过程中所受到图形描下来。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四、小结
同学们的体现真的很不错哦!
通过学习,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朋友互相交流。
五、课后作业
课本第54页说一说的1题和2题。
板书设计)略
学校数学教案篇5
一、捆小棒
通过自己捆小棒来感受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借助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并借助对口令和迅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或者鼓励学生回答等使学生把握20以内数的排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教师感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搭积木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把握了20以内不进位乘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涵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产生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式(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取,以超过理解和把握20以内不进位乘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意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定势,发展了认知、培养了变革观念。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常识,学以致用,把英语常识中物理难题以疑问情境的方法展现,使学生在困惑情境中展现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物理常识,培养各类能力,让学员对数学形成独特的兴趣。
三、有几瓶啤酒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课堂要促进师生在常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难题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物理,并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员培养自主探索、猜测验证的学习习惯,并鼓励教师与对方进行切实有效的合作交流。课堂教学的体现方式应表现为:创设情境——建立建模(构建交流)——解释应用。本节课通过创设小昆虫采摘水果的情景,引导学生强调问题,适时组织学员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计算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看法,理解凑十法的含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缓解问题。最后,创设了购买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学生通过自己选套餐的数学游戏活动,实践了物理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从而超过使教师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四、有几棵树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了解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大学到了常识。教学中应注意训练的方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五、买铅笔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需要注意从教师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英语的真谛。本课通过创设“过生日”的难题情景,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再借助老师巧妙地设疑,把生活中常常见到的问题转化为物理中的加减法,帮助学生学会从物理的视角提出难题教案模板范文小学数学,理解问题。
2、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师予以学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励教师用已有的心得大胆思维,鼓励学员动手操作,寻求缓解问题的方式,课堂气愤宽松、活跃。在计算过程中,体现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方法,培养了创新思维。
六、跳伞表演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测、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认知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2、探索解答策略,培养教师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学校英语要加强教师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难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讨平台,准备了截图、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明晰的学习材料和充足的学习时间。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视角通过多种方式缓解了难题。促进了学员思维能力的培养。
3、注重整理归纳,培养教师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看到了哪些。既培养了教师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教师思维的有序性。
4、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增强了学生缓解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同学,喜欢物理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教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教师的兴趣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质,遵循了成人的思维规律。图文并茂、富有创意性的故事剧情有促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加强情境设计在课堂过程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演出入课,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教师兴趣浓厚,乐于研究。
七、美丽的田园
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这点,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在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寻求数学难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一入课时,我就引导孩子去看到、解决数学难题,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
光看一张图回答题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更别说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成为了动画,由智慧老人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看到学员很愿意接受这些方式的教学,往往借助小动物的言语几多媒体的利用给学生一个实现力,吸引他的眼光,同时也把握学生乐于追求刺激,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位女孩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使每个儿子都感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接下去的学习会是十分有意思的。
学校数学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课本第26页的例题、试一试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小学一、二高一一直有计算的内容,这部分是对计算的进一步延伸和提升,而两年级的上册所学的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主要是一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是对原本的乘法的质的突破,也是对前面进一步学习乘法打下最基础的基础。所以这部分的内容十分重要,让学生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没有进位)的竖式以及十位部分如何写。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备一流,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为学员的学和学生的教提供了硬件保障。
学生在第五册已学习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本单元第一课时已学习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学生即将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能力。估计在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上,学生或许有难度,这是必须尽力缓解的一个难题。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住新房的难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能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缓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式。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疑问,解决难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得到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缓解生活中的一些疑问,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看图编题:
现在,老师带他们去探访一座美好、壮观的大楼广场。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按照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根据所编问题独立列式:1412=
2、你想用哪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探计和交流能否解决难题。
1)先尝试借助计算结果解决难题。
A、分组讨论不同的推导过程。(鼓励学生关注估算过程以及特征,让学生怀疑,发表看法。)
B、师:根据以上计算的.结果,能判断这栋楼能住150户吗?(鼓励学生探讨,体会解决这个难题光靠估算是不行的,须计算。)
2)探讨交流计算方式:
①先让学生独立构建(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摸索计算方式,教师巡视课堂进行部分辅导。)
②小组交流可以是同学一人交流,也可以前后二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③汇报结果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交流结果。
通过汇报得出全班基本上出现下述几种计算方式。第一种原则:1410=14010层住几户142=282层住几户140+28=16812层一共住几户第二种方法:1214=1227=247=168第三种方法:1210=120124=48120+48=168第四种方法:14122814168把这几种计算方式都展现出来,然后要求:
1)进行非常,哪些相似,哪些不同;
2)这些是你没有想起的,你能理解吗?
3)非常,说说区别与联系。主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加以归纳与指导。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把握用竖式进行推导,必须让学生理解算式中的每一层意思。通过询问,回答,教师板书:1412
2814214141016828+140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格式,并继续提出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道理。
三、习题巩固
1、课本26页:试一试
2、课本27页:练一练在交流时让学员说出算理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事,她为朋友们购置书包和用品盒。一个书包24元,一个文具盒11元。买书包和用品盒各花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哪些收获?
学校数学教案篇7
一、乘除法
一、教学内容:P2~P1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无法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推导方式,并无法及时精确的推导出结果。
2、使学生无法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推导方式,并无法及时精确的推导出结果。
3、使学生无法应用本单元所学的常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教师独立审视、合作研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能恰当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常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计算的速率和正确率
五、课时安排:7课时
六、教学进度: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P2~P3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恰当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员提出疑问和缓解问题的观念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把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恰当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境,在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员提出疑问和缓解问题的观念和能力。
教学工具: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三天,大家一进校园都会发现花坛里绽放着美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偏爱。(喜欢)要有魅力的环境,就必须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哪些?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按照这幅图强调问题?
3、试着解决所回答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2×3=6,20×3=60
5、将教师的方式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如何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式: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构想,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拓展应用:
1、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说说你看到了哪些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看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予以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如何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仔细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如何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强调的难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员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知道玩法后,再相互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学得如何?
需要多少钱
教学内容:P4~P5
知识目标:1、探索并把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恰当地计算。
2、结合具体语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经历与对方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同学,来到了美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见的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按照图强调问题
学校数学教案篇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式。
2.体验算法的多元化,培养教师的变革思维。
3.在利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展现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人民币、情景图、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屏幕出示:星期天儿子带了340元,(出示人民币图)带雯雯来到商场,哇!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出示照片)普通计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请帮雯雯算一算:买1台计算器后,还剩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
2.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算的?
学生1:我从300元里拿掉100元,再从40元里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元。(上台操作或屏幕演示这个过程)
学生2:我认为这些方式虽然就是用3个百减1个百还剩2个百,4个十减2个十还剩2个十,2个百与2个十合出来是220。
学生3:可在计数器上拨珠。(上台演示)
教师:你们的方式都十分明白,还有别的方式吗?
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下来,像这种:340-120220把对齐的数相加,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
教师:对,将同样数位上的数相减,你无法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式用到三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
教师:大家用各类方式算出买这些计算器后还剩220元,你能用计算的方式检验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
学生1:因为把120看作100,300多减去100就剩下200多。
教师:如果父母买“文曲星”,买后剩下多少元呢?
学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为把235看作200,300多减去200,还剩下100多。
学生2:也可以这么想,235元再加上100元就是335元,340元去掉235元,还剩下100多元了。
学生3:我是这种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计算器贵100多元,刚才剩下200多元了,再花100多元,剩下的就唯有100多元了。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到底剩多少元呢?
学生:40比35多5元,300比200多100元,最后剩下105元。
教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有哪些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哪些区别?
学生1:我看到个位上是0-5,不够减,怎么办呢?
学生2:可以用两位数减法的方式来做,不够减就从4退1作10。340-23510510-5=5,4退1剩3,3-3=0,3-2=1,最后还剩105元。
教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众多相同之处,那谁来看看做三位数减法时要切记些什么呢?
学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
学生2:哪一位不够减,就以前一位退“1”。
学生3:哪一位退了1后要记住少1。教师:对呀,怎样记住从十位上早已退了“1”呢?
学生:我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我在退了“1”的身上记个小点“·”就不会忘记了。
学生:我在退了“1”的4的头上记个小“√”,也不会忘了。……
(3)老师:如果父母还想买“商务通”520元,(出示照片)够吗?还差多少元呢?(学生尝试计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够减,又如何办?
汇报并加强:哪一位不够减,就以前一位退“1”。
三、巩固加强
(出示例2)教师:看看表中告诉了我们这些信息。
学生1:知道了女孩人数是448人,还有总数量是876人。
学生2:要求女孩有多少人。
教师:大家先估一估吧。
教师:大家都计算进去了,怎么清楚我们算对了呢?
学生1:和计算结果对照,估算是400多,算出的结果只是400多,说明计算是恰当的。
学生2:估算不够准确,我们可以借助再算一遍的方式来验算。
学生3:我们还可以用男人人数加上女性数量,看得数与数量是否相符。
教师:大家的方式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
四、综合练习
1.59页“试一试”
2.第59页课堂活动
学校英语教案篇9
一、说教材
(一)教育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非常”的第二课时。“小数大小的非常”包括:①小数位同样的小数的大小相当,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相当。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大小的非常”是学生从直观形象的非常到写实思维产生相当的把握过程,即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智认识的升华,对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小数大小的非常”是本节的重点,其中“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相当”学生通常依照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只按照小数位的多少来判别小数的大小,容易发生错误,所以讲清“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相当”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把握“小数位数相等的整数的大小相当”。
2、使学生把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相当”的方式,同时培养教师有顺序地探讨问题的习惯。
二、说教法
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的方式组织课堂,层层深入推动教师在切实的认知中赢得新知。
运用直观、启发、讨论、抢答、尝试、练习等多种课堂法,充分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超过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巩固和加强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我通过本的课堂,在使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式: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教师有顺序地探讨问题的习惯。
通过指导教师阅读看书,逐步培养教师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共分五个环节进行:①温故互查引入新课;②设问导读学习新知;③自我检查发现问题;④巩固训练总结;⑤课堂测试。
(一)温故互查引入新课
通过2人小组复述回忆整数大小的非常的方式;即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哪个数就大。当整数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非常,按数位次序一位一位地比教案模板范文小学数学,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利用3、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自然选商场买一支钢笔,结果看到一支钢笔的价格是13.50元,那么小明带的钱够吗?引出课题今天开始学习“小数大小的非常”。板书课题之后设问学生:“小数大小的非常”方法能否同整数一样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非常呢?学生提问:“是”这时老师有意不表达,留下悬念,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和欲望,从而使学生处于的学习状况,老师借助这一机会,进行尝试教学。
(二)设问导读学习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4的图。
你能给她们排出名次吗?
(1)教师:到底谁是第一名呢?我们的裁判员会如何做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汇报:谁跳得最远,谁就是第一名,因此我们即使两个的非常小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较3.05米、2.84米、2.93米的大小呢?请老师们联系我们学过的整数比大小的方式,以三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探讨。
汇报:先看这四个数的整数部分,因为3>2,所以3.05米>2.□□,得出小明跳得最远。
接着看2.84米、2.88米、2.93米这三个小数,客观存在们的整数部分都是2,那我们就看它们的非常位,因为8
最终再看2.84米,它们俩的整数部分是2,十分位都是8,那我们就看它们的百分位,因4
得出结论:小明第一名。小军第二名,小莉第三名,小红第四名。
我采取讨论、尝试、抢答、直观、记发等多种教学法,层层深入地应用常识的迁移规律,完成从形象到写实的类推比较过程。
3、概括总结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他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似,十分位上的数就大,如果非常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
并回答:结论最终为什么不用逗号而用省略号,此疑问告诉学生中间的数位还可发类推下去。
(三)自我检测发现问题
通过自我检查看到问题,及时讲解。同时让学生确立,比较小数大小与非常整数的大小有哪些异同点?
(比较小数大小与相当整数的大小的相似点是,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的非常。不同点是:整数比大小,如果位数不同,数位多的就非常大;而小数不能只看小数的位数的多少)
(四)巩固练习总结
教师讲评时重点让学员说说怎样比较几个数的大小的?
(相当几个小数的大小时,可选用排列的方式,将几个数竖着排出来,注意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这样非常起来较快,又不易于造成错误)
巩固训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乏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学生矾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要留意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课堂检测
从测试结果看,效果很好,课后还有待于再次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9篇】相关文章:
1.小学英语教案模板
2.小学数学教案
3.小学数学教案
4.小学数学教案大全
5.小学英语教案设计
6.《角的度量》小学数学教案
7.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8.小学英语教案检查总结
9.小学英语教案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