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美仁社区戒毒人员签订社区康复协议书书
1、 家住美仁社区的陈先生戒毒已经五年了,作为符合条件的康复人员,今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8643037天,他同21名戒毒人员一起和社区签定了《社区康复协议书》。根据社区康复协议,社区将定期对她们进行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为人们尽快融入社会提供必要的帮助。陈先生说,在这之前自己主要接受的是强制戒毒,戒毒是有效果,但鉴于脱离了社会,一个人经常会觉得寂寞伤心。如今社区康复开展之后,自己真的有了一种回家的觉得,有哪些问题、想法都可以来找社区商量,来缓解,在这里能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情。
“戒毒人员”以后对我的监督,我的了解,对我都更有帮助,因为有一个约束。
市禁毒办说,过去针对吸毒人员政府通常实行劳教、强制戒毒等举措,而按照新推行的《禁毒法》规定: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吸毒人员在社区接受劳教,社区戒毒的刑期为五年。城市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状况,与戒毒人员签署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戒毒措施。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禁毒工作模式,新的工作制度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做好禁毒工作。
“开元街道 李建华”我们动员了一些志愿者,请了一些我们退休的法律顾问、教师、还有一些医护工作者一起来把我们社区康复工作做好,为她们很多康复对象提供一些服务跟支持。
目前,开元街道已经确认了139人为社区康复对象,在美仁社区进行试点后,今后还将在其他12个社区全面推广社区康复工作。
2、(1) 交谈时认真倾听
医生与求治者交谈时应放开别的事严肃倾听,并且应安排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这样求治者都会觉得医生重视他的事,就宁愿讲,就形成认同。反之,如果医生变得不轻心、不耐烦,或者埋怨、厌恶,那就等于把求治者推开了。
(2) 要使求治者舒适
只有舒适,才能畅所欲言,要使它们舒适,医生自己得舒适,如果医生自己心情不正常,那就不要与求治者谈话。还要注意医生的职责是接纳和帮助求治者,而不是道德审判。
(3) 要为求治者保密
这是通用的心理学原则,戒毒机构的医师如果不为求治者保密,求治者都会自己保密,那就无从谈起。
(4) 要投入情境,而不止于同情
投入情境是指医生可设身处地去感受跟理解求治者的种种体会,求治者的心里积郁如可导致医生的共感,他就认为有人理解自己,就敞开心扉,接受帮助。情是双向的,医生在尽力理解求治者的同时,也使求治者理解了自己,产生相互间的认同。这是心理学的基础。肤浅的同情并无补于实际,你同情他,可能并不知道他,相反,吸毒者会利用他人的同情。
(5) 诚实跟直接
吸毒者都习惯于戴假面具,医生需要以正直的心态,把话直接说起来而不绕弯,这样对吸毒者帮助巨大,当它们也学会诚实跟直接时,就容易脱离毒品支配。
(6) 温暖和尊重
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环境,其治愈效果造成于不言中。对求治者尊重会促使人们的自尊心,从而让人们把戒毒当作自己的事,去学习负责任。
(7) 改变兴趣方向,学习延缓满足
吸毒者的兴趣全在于毒品,因此应鼓励人们转移,学习新的生活方式。要学习另一种满足形式社区戒毒康复教案范文,即付出艰辛后自我实现的满足。
(8) 运用对质
吸毒者已习惯于言行不一,说谎欺骗社区戒毒康复教案范文,因此需要借助不断地对质,才能改变这种恶习。他们经常有这么几种表现,需要借助对质来揭示其虚伪性:1.不懂装懂,口是心非;2.以为轻而易举;3.推说自己做不到;4.吹牛。
3、自组小组戒毒
汤建卫原是静安寺街道一名个体经营者,曾因吸毒花掉了数百万元的积攒。他在城区、居委干部和禁毒社工的帮助下,戒毒后又东山再起,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开了3家面馆,并帮助其它吸毒人员戒毒致富。他从吸收一名因酗酒接连遭受离婚、车祸、失业三重打击的人至其公司担任司机起初,至今未接连接纳多名解教后生活无着的戒毒人员到公司工作、住宿,让人们起初走上回归社会的道路。
静安区禁毒办和社工站因而受到启发,于去年7月28日组织建立了这个“同伴自助小组”,并增选汤建卫为组长,7名戒毒较有成效的吸毒人员自愿加入了这一小组。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上,组长汤建卫和辅导员叶雄向你们讲述了自己的历程和教训,得到了成员的共鸣,交流中形成了认同跟安全感。
活动多样身心受益
在实践中,社工通过注意观察吸戒毒人员的特征跟需求,注重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帮教工作。
指导社工特邀禁毒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古梅为小组成员做了“自卑、自信和自尊”的讲座,分析造成烦恼、自卑的主要因素和超越恐惧的有效方法。自助小组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榜样的现身说法和戒毒操守,对同伴施加正面的妨碍和感染。如小组成员陈建雄昔日“以盗养吸”,今朝勇斗歹徒的事迹,让成员们很受鼓舞。
同时,“同伴自助小组”经常用健康活泼的文娱活动来加强互动教育。小组成员自己编写和教听《戒毒歌》,鼓舞斗志;创作和合唱《戒毒三字经》,坚定戒毒决心;讲故事、做游戏,寓教于乐,在团结、活泼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此外,小组成员积极参与静安区创建无毒社区活动,通过向民众现身说法,进行禁毒宣传。组员还自带食物、蛋糕等到敬老院看望孤老,帮助父亲洗衣洗脚,对贫困同伴开展筹款帮困活动等。
摆脱毒瘾积极生活
同伴自助,使贩毒人员摆脱毒品,扬起了新生活的风帆。17名成员中,除部分时常有复吸现象外,其余的都戒毒至今。
小组成员徐亿力(化名)当初因患中风,轻信“白粉”包治百病而走上吸毒之路,从此身染毒瘾十多年。2002年解教后,禁毒社工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为他找到了农贸市场的管理员工作。在参与了“同伴自助小组”后,徐亿力进一步找回了信心,他敏锐地捕捉商机,租借房间,开了一家棋牌室,生意兴隆。现在,徐亿力专心做小老板,还更孝敬退休的儿子跟患病的父亲。他对社工说:“从来没有人对我如此好,只有社工和同伴小组给了我实在的帮助和关怀。如果我再碰毒品的话,就不是人了。”
PS:说实话,我本人对于社区戒毒并不看好,因为距离本人的隐私范畴很近,很多人尤其是有着本职工作的人并不乐意加入。如果是强迫性的,那么其效果可以想见。
太正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