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天柱山_寂寞天柱山赏析_寂寞天柱山读后感
本文是一篇独特的游记。与常见的游记散文不同,作者没有把兴奋点放在对游览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上,而是出人意料地重点表达由登临埃菲尔铁塔而触发的心理感受和主体思考,从而使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作者笔下埃菲尔铁塔独一无二的审美风采。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如果说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的文眼是“雨”、余秋雨《寂寞天柱山》的文眼是“寂寞”,那么,本文的文眼则是“沉思”。由登临铁塔而触发的感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中心议题。黑格尔认为,在抒情诗中,“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对一件事进行丝毫不露主体性的(纯客观的)描述,而是主体的掌握方式和情感,即响彻全诗的欢乐或哀怨,激昂或抑郁。”(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优秀的散文也是如此。在本文中,作者几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索之中,铁塔仿佛只是触发作者“沉思”的契机和媒介。作为风景,尽管巴黎铁塔“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因为有作为独特的“这一个”的作家主体的深度参与,一篇与众不同的精彩美文便应运而生。在登临和观赏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的过程中,作者的感觉神经和思维细胞处于高度兴奋和极度活跃的状态,及时捕捉并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思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问题探究
一、本文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悟的?
感受的丰富性是本文的显著特色。作者充分调动了自己敏锐的感觉,甚至错觉和幻觉,全方位、多角度地写自己登临埃菲尔铁塔的所见、所感和所思。如“奇怪的是我竟然感觉不到电梯的上升。我只是觉得从我登上铁塔的那一刻起,巴黎便开始庄严地降落。它疯狂地钻入地底”,在这里,作者通过错觉表达登临铁塔的独特感受,就很有特色。文中类似这样的描写还很多。
二、比喻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
文章巧妙地使用了比喻方法,具体而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登临铁塔的感受,例如:“蓝天在黑色的云缝里闪烁──那黑色的原始森林一般的钢架,从我的头顶两边炸裂开去。是用那透明的铁盒子撞开的吗?就像汽车的窗玻璃掠开路旁的树枝。”“像是要冲破什么,又像是要挣脱什么,咯咯地向上,像是咬着牙根的声音,像是绷紧骨骼的声音……”文章选用熟悉的事物比喻作者陌生而新奇的感受,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乘坐电梯登上铁塔的特殊感受。“我却发现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以“父亲”喻“铁塔”,奇特的比喻格外引人注目,既表现了铁塔平易近人的博大胸襟,也表现了作者对铁塔的无限赞美和由衷敬仰之情。
三、为什么说铁塔是孤独的?
文章既表现了埃菲尔铁塔的雄伟壮观,也眼光独具地感受并抒写了它的孤独:“它雄奇,却也孤独。它没有对话者。只有风,只有云,只有飞鸟,是它寂寞的伴侣。无数双温热的手抚摸它冰凉的铁杆,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铁塔孤独而寂寞的心理世界。这是作者“沉思”的独特之处和深刻之处。从文中可以知道,一百多年前,埃菲尔铁塔“在一片嘘声里”诞生,它曾被视为“标新立异的怪物”而受到“强烈的排斥和憎恶”,今天,尽管它已经成为巴黎的象征,但依然有众多的人,如登塔前的作者那样的人,对它存有“无知的偏见和戒心”。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它的确是孤独的。
四、本文的表现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形象而细腻地表现了自己心理变化的过程。这种心理和情感变化的过程其实是作者被铁塔魅力所征服的过程,也是作者对铁塔重新认识、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从而含蓄而有力地表现了埃菲尔铁塔的独特魅力和强烈震撼力。
语言品味
张抗抗散文的语言丰富、优美、酣畅淋漓,极有个性。
首先,排比句的大量使用。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句法,常常采用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来表现作者的独特感受,使文章语言很有气势。如第二段写道:“你才会确实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气势,明白它的骄傲。”作者精选的三个句子分别从三个维度展开,高度是真实可见的,气势是主体感受的,骄傲则是作者的独特体验,这样的语句结构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审美接受空间。“你是一记雷声,一道阳光,一束电波,一条飞船,轻轻??却又闪电般地穿过大气层,突破大气层,抛开大气层。”作者的感觉神经异常敏锐,感受心理也丰富细腻,分别用“雷声”“阳光”“电波”“飞船”等形象从无形的声、光、波与有形的飞船等方面,多维度地表现了铁塔的磅礴气势和惊人魅力,把读者的思绪带进了五彩缤纷的想象空间。“而四处空荡荡,一片,一个无可攀挂、无可扶靠、无可呼救的绝境。”这种带着比喻意味的诗性想象和心理感受是极为独特的,又是真实可信的。“人达到那样的高处,对地面便有了淡漠;人有过那样的恐惧,对安全便有了蔑视;人走近过那蓝色的梦想,又不得不回到原处,便尝到探险的悲哀。”排比句式的使用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表现了丰富的心理感受。
是人家不想给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