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与杨德祖书》中曹植对文学的看法?

2019-11-08 11: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

展开全部

这是曹植写给杨修的一封信,集中阐述了他的文学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政治理想。

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

曹植陈述:几天 不见你,想你想得好苦,想你也会是同样感情吧。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

以上第一段,开头白,表示思念之情,以及写此书信之原由。

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又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北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紘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骞绝迹,一举千里也。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者也。前有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我从小就喜爱写文章,到现在已经二十五年了。这样对于当今的作者,可以大致讲出我的看法了。先前王粲在荆州超群出众,无人与之匹敌,陈琳在冀州才能特出,像鹰那样高飞远扬,徐干在北海显露文采,应瑒在许都显耀名声,您的文才在洛阳超出流俗。正当这个时候,人人自认为握有灵蛇之珠,家家自以为抱有荆山之玉。我的父王于是设下天罗地网,借助八方极远之地搜罗一切,包容无遗,现在全都聚集在魏国了。但是这几个人还是不能高飞远举,超尘绝世,一举飞过千里。以陈琳的才能,不熟于辞赋,可是自已却认为与司马相如同一风格,同一水平,结果好高鹜远,一无所成。前次我写过书信嘲笑他,他反而发议论说我很赞叹他的文章。钟子期听觉不发生错误,直到现在都被人称道,我也不能乱加赞叹,害怕后世的人嗤笑我啊。

以上第二段,纵论当时的贤才,并指出陈琳对于辞赋本非所长,却好高骛远,以致一无所成。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昔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世人的著作论述,不能说没有毛病。我常常喜爱人家批评我的文章,有不好的地方,及时改正。先前丁敬礼常常写一些短小的文章,叫我给他润色修饰,我自以为才能不能超过这个人,就推辞不敢。敬礼对我说:“您有什么为难的!文章的好坏,我自己知道,后世的人有谁了解我为我修改呀!”我常常赞叹这种通达的言论,认为这是一种美谈。从前孔子的文章,与别人同流,等到写作《春秋》的时候,子游、子夏之类的人竟不能改写一言一词。超过《春秋》而没有毛病的文章,我还没有看到过。

以上第三段,主张文章要从善而改。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其淑媛;有龙威之剑,乃可以论其断割。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抵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鲁连,求之不难,可无叹息乎?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

有南之威那样的容貌,才可以评论美女;有龙渊那样的宝剑,才可以议论切割。刘季绪的文才比不上作者,却喜爱诋毁别人的文章,指责、挑剔文章的毛病。从前田巴在稷下讲学时, 毁五帝,罪三王,诋毁五霸,一旦而使千人拜服;鲁连一出来和他辩论,使他终身闭口。刘季绪的狡辩还比不上田巴,现在像鲁仲连那样的善辩之士,并不难找到,对此可以不叹息吗?人们各有所好,兰、茝、荪、蕙等香草,是大家所喜爱的,然而海边却有追逐大臭的人在;《咸池》、《六茎》的音乐演奏,大家都觉得非常快乐,然而墨翟却对此提出非议,难道人家会同意吗?

以上第四段,主张要有高度的文学修养才能进行文学批评。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辞赋小道,故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

现在我送去少年时所著辞赋一本赠给你。民间传闻,一定有可取之处;民歌,也可以符合“国风”和大、小“雅”。普通百姓的思想,也不要轻易抛弃。辞赋是一种小的技巧,本来就不能宣扬大道理,昭示后代。从前扬雄是西汉的郎官,皇帝身边的“执戟之士”,尚且说:“辞赋这种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我虽然道德微薄,但也是一个地方诸侯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还是希望尽力上报国家,下为庶民,建 立 功业,能够铸在钟鼎上或刻在石碑上永久流传。怎么能够徒然以文章为功绩、辞赋为君子呢?如果我的抱负不能实现,我的理想不能实行,那么就将采集史官据实记录的历史事实、典章制度,分辩时俗的得失,确定中正的仁义,成为我一家的言论。虽然不能藏之于名山,也将在志向相同的人们中间流传。如果不是与你缔结白头到老的深厚情谊,怎么会现在跟你来讨论呢?我讲这些话不感到羞愧,是因为你是我的知己。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_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

以上第五段,说明文章、辞赋是小道,作者的人生目标是政治。但如果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他即采集史官实录,成一家之言。

明早相迎,书不尽怀。植白。

明天早上来迎接你,信上写的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曹植陈述。

以上第六段,告知对方,明早来迎接他,表示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四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很多,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