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几何题型千变万化题目时要特别得慎重!
初二的数学和几何部分对很多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学的。进入初二,感觉数学不再像初二那样容易学了。其实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习题教案模板3,如果你不善于总结原题,善于总结的同学会发现总结的方法基本都差不多。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回归本源,学习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定理、性质、概念等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习题教案模板3,只有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考虑做题时思路全面,思路清晰。至于等腰三角形一章,虽然概念题比较简单,但做题时一定要慎重,因为如果不综合考虑,很容易造成遗漏。所以在做这类题的时候,要牢记分类思路,避免题目陷阱。
等腰三角形是一个特殊且非常重要的三角形。在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的计算时,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考虑方方面面,以免遗漏解决方案。方法是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仔细考题,综合考虑。首先要明确,等腰三角形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对于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我们在谈角或边时,一般需要指明是上边还是下边,下边还是腰边。如果没有说明,是有可能的,需要单独讨论。这是解决等腰三角形问题最容易被忽视和错误的地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直角、钝角或锐角,底角只能是锐角;等腰三角形的角度计算问题必须根据顶角的类型进行分类、讨论和解决,以避免漏解。
例如,假设 AD 是等腰三角形 ABC 的腰部 BC 上的高度,∠DAB=60°,求三角形 ABC 的内角的度数。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明确的图标,可以从顶点角度考虑。 BC用作腰部。也许∠B是顶角,或者∠C是顶角,所以需要分门别类讨论。然后,根据问题的含义,画出各种情况的图表,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因此,根据题意,本题有三种情况:(1),如图①,AB=CB.∵∠ADB=90°,∠DAB=60°,∴ ∠B=30°.且∵AB=CB,∴∠BAC=∠C=75°.(2)如②所示,AB=CB,则∠BAC=∠C.∵∠ADB=90° ,∠DAB=60°,∴∠ABC=90°+60°=150°.∴∠BAC=∠C=15°.(3)如图③,AC=BC,则∠CAB= ∠B.∵∠ADB=90°,∠DAB=60°,∴∠B=30°,∴∠CAB=30°,所以∠ACB=120°.综上,∠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30°, 75°, 75° 或 150° ,15°,15° or 120°,30°,30.
对于无图的问题,一定要充分考虑。等腰三角形的腰高一般分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两种。它们分别位于三角形的外侧和三角形的内侧。如果忽略这些特征,很容易引起误解。等腰三角形腰部的中线分为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或面积。必须考虑顺序。如果忽略顺序,很容易漏掉解决方案。
例:假设等腰三角形腰部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求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和底长。
分析:在处理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有些同学习惯于认为腰部大于底部。这就是错误的原因。其实这个问题有两种情况。因为BD是等腰ABC的中线,所以∴AD=DC。假设AB为xcm,BC为ycm,则:(1)x/2+x=15,x/2+y=12,解为x=10,y=7;(2) x /2+x=12,x/2+y=15,解为x=8,y=11.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腰长是10cm,底长是7cm,或者说是腰长8cm,底边长11cm。
同时,在求解边长的时候,还需要判断是否满足三边关系。所以,虽然是基本概念题,但一定要对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有透彻的了解,否则在做题时很容易漏掉或增加解。
你并没有权利不让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