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从经济视域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2、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我国现代化方面的系统思路。邓小平在发展战略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也被称为小平模式。它产生于国家百废待兴、各方面亟需尽快发展的年代。在当时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情况下,首先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先决条件。邓小平理论的集中概括来自于党的十三大,从主要内容可以看出,通过解答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根本途径、政治保证、强大动力、基本方针和主要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系统完整地勾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发展思路和发展道路,以及中坚力量。事实证明,邓小平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规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运用市场经济,坚定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在选择市场经济形式的过程中,邓小平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发展是硬道理”理论,其实这些理论都是为了市场经济的实施。正是从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我国开始了在市场经济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坚持市场经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壮大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让民营企业家入党,拓展了不同阶层参与国家建设的范围,扩宽的民主政治,坚持了用市场经济的理念发展,这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和解放的具体举措,是立足发展阶段的实际。二十世纪末由于国内国际的重大变化,从原来首要解决的温饱问题,变为更加复杂的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所以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还要发展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等。这样下层建筑能稳定发展,上层建筑也能同步建设。
4、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稳健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调节市场运行机制,通过对市场经济进行改造,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可以总结为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宏观调控、促劣变优。根据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科学的提出了发展方向,归结为科学发展观。由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经济建设一条腿长,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多条腿短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时间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新时期我国发展出现新的阶段特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逢其时。
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社会进入发展型阶段后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回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面对长期以来片面注重经济增长留下的问题,它通过回答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和发展成果归谁享有等问题,在现有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
5、完善市场经济助力中国梦
我国目前处于深化改革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不完善之处,但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正确的发展策略下,这些问题可以解决,最终顺利完成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完成两个百年目标,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梦,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辈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