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认识论模式 找寻对话与对话者的意义(2)

2018-02-12 16: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为了更加顺利地推动访谈工作,我邀请了研讨班同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中国籍留学生贺冬婉协助进行录音和翻译工作。2015年9月23日,对话在希腊奥林匹亚市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乔治亚迪斯教授的办公室如期完成。后经多次文本整理和编译,得以付梓。

访谈的内容不再赘述,我最大的收获在于:经历过这次直接参与对话的过程,对《体育与科学》“学术对话录”的理解仿佛加深了几分。体育界有不少人对“学术对话录”这一形式是存在误解的,以为它是一种现代新闻题材的快餐文化,一种着力于记录和写实的官方修史手法,甚至某些大学的学术评价体系不认可这种学术成果,但只有真正走进“对话”这一哲学话语方可明白其中真正用意。

在古希腊哲学中,有关对话的著名例子如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他以“一无所知”的低姿态去寻求对话的展开,以辩论、诘难、诱导的方式达到“认识你自己”的境地。随后,柏拉图则将对话录直接变成了呈现哲学思想的样式。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主体间性”),孤立的个体主体变为交互主体,存在变成一种对话。

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马丁·布伯认为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英国思想家戴维·伯姆则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

显然,对话不是谦卑的学舌或高傲的说教,相反,它应该具有平等性、生长性和共赢性。认识到这一点,我才终于明白程先生让我看《李泽厚对话集》的原因,而且庆幸的是,我在对话开展前所做的工作至少称得上“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吧,毕竟达到刘绪源先生在对话中展现的功力绝非一日之功。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按照“游戏”先于“游戏者”的认识论模式,那么“对话”也应该是先于“对话者”的。因为在保罗·弗莱雷看来,“对话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世界早就存在,对话者所要做的工作,是寻找、重构早已存在的“对话”及其背后的意义。

如果要将我远赴希腊的对话内容与对话形式进行一个类比和融合,我想它们的共同意义在于展现了回到奥林匹亚(事物本质和原点)的重要性,就对话内容而言,是找寻古奥运会有关德性教育的出发点;就对话形式而言,是借问答的场域建构了有关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之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