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3)

2017-01-07 04:0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小结: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过渡: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了解,我们可以自制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

实验设计: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 (引导学生在课后动手开展)

课件展示:

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验材料:灌头瓶(透明的饮料瓶等 ),柳条鱼,小田螺,小虾,水草,浮萍,砂土,池塘水足量。

提问: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一下,如何制作小型生态瓶,才能使它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制作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拓展延伸:

1.提出与维持生态瓶内稳定性相关的问题,例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种类的多少有关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阳光有关系吗。

2.根据提的问题作出假设 。

3.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

学生讨论,最后共同小结。

提示步骤:在灌头瓶或透明的饮料瓶下边放上沙子,植入水草,装进池塘水(里边有小型动物和藻类植物),放进健康的小鱼。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最后封上瓶盖。

注意:

1.瓶中生物的生活力要强,并且数量不能过多。

2.生态瓶要放在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如窗台上)。

3.瓶中水量不能超过容积的。

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以下简称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中教材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旧教材中指出“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而新教材教师用书中却明确说明“这一看法并不完全合理”,影响一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样的,如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受以往知识的影响。在讲授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时,要注意阐明以下几个要点:1.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如果遭到破坏,比较容易恢复;3.恢复容易与否还与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