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推荐】小学教研活动总结模板汇总6篇(2)

2020-11-14 15:1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3、体态语言不够丰富。教师的表情不应是死板的,不变的。而是生动的,丰富的,与师生一起随着课文同快乐,同悲伤。,霞浦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5

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_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

本学期我校以科学发展乡镇义务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学生业务能力为目标,以上级下达的“课内非常学”活动文件相关规定为基础。我组以英文、音乐、美术、体育、综合、科学和信息技术学科老师组成的活动组,以“提高教育教学品质、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这个中心,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的宗旨,以“自主互助开放型”课堂模式,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以不断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进一步构建综合组教学品质大幅快速演进的教学教研新路子。现将本学次教研组工作小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在教研活动的举办同时,使本教研组教师积极转变思想,提高课堂教学和教研水平,切实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教研氛围。在学习了“自主互助开放型”课堂模式后每个人都有学习感受。

2、加强了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开展了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爱心与教育》、《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每人都写成了深切感受,构建了学习化教研组,提升了学生的教育理论能力。真正实施“科研兴教”的科学了解,走内涵发展之路。

3、在白玛央吉老师的一节音乐课中教研组集思广益,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大胆尝试了“自主互助开放型”课堂模式,授课老师有教案,和培训后体会。听课学生扎实记好听课笔记,并说出反思,针对这节课结合自己学科特点,如何上自己的课,达到改进教学组织、转变学习方法、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品质,上好拓展课。

二、活动目的

(一)学生层面。

1、通过一节音乐教研活动课,让学员触摸到科学、美术、微机学科之间的一些关联,在课堂营造的气氛中,品尝新型教学方式的真谛。

2、在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事物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推动它们从多种角度去体验、感受、表现事物跟感情,从而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质。

(二)教师层面。

1、本次教研活动是在本组学生上课和讲课研讨活动中,通过集体的备课,钻研教材,尝试了使本组学生及时建立起自己学科的课堂框架,树立教育科研的观念。

2、通过展现,激发了教师在新课程下,了解自己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联。在进一步清晰本学科特性的同时,逐步赶超自身的学科限制,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三)教研活动层面。

1、突破原本单一学科教研的活动方式,拓展教研模式与技巧,让教研真正立足于课堂,服务于教师。

2、以教研为挑战系统跟切入口,尝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开拓创新,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

三、教研收获

1、每周一次理论学习交流,由学生轮流兼任讲师,每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学习交流座谈,在学习内容上规定: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在学习管理上规定有学习记录,有经验感受。

2、每次教研都都做到有主题,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定内容,有记录,有成效。

3、每次备课都要把上课、评课、交流结合出来,本次,我们将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教学实践、教后反省,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将推进“三环节,六步骤”教研模式,“三环节”即课例定题、新课研讨、课堂实践。“六步骤”即: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试教----组内观摩研讨----总结反思----再次执教。教研组内定期举办“人人讲课,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全组人员自始至终参与教研活动。

4、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及“教师帮带”活动的举办,促进本组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5、教师在以前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师生个体变化,保护教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能吸引学员主动参加的教学学习环境,引导学员自主学习、积极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互动,平等对话,真实感受,不断生成,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_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

6、上课学生做到了讲课有详案,教后有反省,有感受;听课学生有授课笔记,主评课教师有评课点评;其他学生强调自己的看法及合理化建议。实现学科联手,教研互动,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写出了小结。

四、存在弊端和未来构想

存在问题:

由于涉及学科较多,教师课程安排调整不回来,导致这些学生没能看到自己想听的课。以至于在最终的小结会上老师争论不够热烈。其实教研活动方式可以多样,充分发挥本组教师的优势,取对方之长,补己之短,通过教研活动,让你们的教研教学水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今后,在举办教研活动时留意及时调整教研计划,不留遗憾。

今后设想:

我们组在这次将再次举行“自主互助开放”的教学方式,推广到其它学科,实现高效课堂。提高整体教学水准和课堂教学品质。从调整教学关系、改变课堂结构入手,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自主是核心,互助是形式,面向师生的感知差别,保证教学从每位教师的学习起点开始,适应不同学生的感知需求,并把反馈矫正落到实处,使全班学生取得成功。以“提高教育教学品质、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这个中心,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的宗旨,以“自主互助开放型”课堂模式,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以不断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进一步构建综合组教学品质大幅快速演进的课堂教研新路子。使我们学校借助教研活动最快、更好地发展,把学生的整体能力逐渐增加,争取在全局调研、统考成绩中争上游,站排头。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6

校本教研是推动学生专业成长的重要方法。而课堂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重新思考校本教研的状况,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教研活动问题观念缺位,没有形成专题研究。校本教研没有捕捉教学中的难题,形成一个个专题。缺失“研究哪些”这一前提。其次,教研活动呈平推式,缺失磨炼提升过程。我们经常看到,某些教研活动研究课上了,大家也认真评了课,执教者也更信任评课者的看法,并做了思考。活动经历了讲课、说课、评课、教后思考一条龙,搞得有声有色。大家各自为政,你打你的锣,我敲我的鼓,教研没有深度,达不到共同提升的目的,缺少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制度,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学校实践跟研究“一二三”校本教研活动方式,即确定一个主题,推行一课二上,实行三个结合。

一、确定一个主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校本教研的笼统化和盲目性,我校采取教研专题化。首先征集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遭遇的实际问题,再依照问题的价值性(具有现实价值,通过专题研讨可有效提升教学效益)、共性(大多教师或学员遭遇的难题)及能操作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教研能得到解决或局部缓解),最后确定教研专题。如教学问题的有效性,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朗读有效方式,等物理组的“一年级语文开放式识字研究”、“倡导综合性学习,拓展自主式教学”,数学组的“如何营造有效课堂情境”、“如何提升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英语组的“小学低段英文趣味性教学”等等。各学科组或几个学科组一起围绕自己的教研专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由模糊变清晰,真正让校本教研成为缓解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推行一课二上

课堂教学是推进课改模式,提高教育教学品质的主阵地,是学生专业成长的训练所。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教学实践层面上说。一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和调整;二是借助同伴互助和学者推动,取其教授,补未所短,促进进步。所以校本教研的重点要落在课堂教学的探究上。使学生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整个过程,采取“一课二上”策略,我们称之为“初磨课”和“再磨课”,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初磨课:初磨课一般在学科组进行,经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执教初磨课”三个阶段。

理论学习阶段。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学习理论,既为执教教师和教研提供问题解决的思路,也为观察、研究、分析课例的教授提供理论常识和预测问题的按照。理论学习采取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一方面各位同学各自去搜集跟学习与主题相关的理论常识,另一方面理论学习的负责人根据校本教研的主题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的理论文章,筛选一些对教研活动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执教老师或全组学生,供各位参考学习,并组织交流探讨。共同学习,形成共识。

集体备课阶段。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材分析、学生探讨、设计模式、教学目标及教学步骤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此阶段主要举办“三研”活动,即研究教材、研究教师和探究学法的过程。研究教材,要求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采取三种的方法进行,即问题导读法、合作交流法、自我剖析法。研究学生规定教师应该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来设计学案,研究学习起点,针对某些变化和不同学情组织课堂。研究学法,要求学生树立“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观念,根据学校教师具体实际,鼓励指导老师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如布障设疑学习法的方式(布障设疑——激发兴趣——探索学法)和强调要求学习法的方式(提出要求——自学探索——渗透学法)。不断提高学法指导的有效性。其步骤是:独立备课——导师指导——集体讨论,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努力改善备课质量。

执教“初磨课”阶段:学科组任教教师依据确定的主题跟备课过程,初次进行讲课,组内其他同学进行授课。课后进行说课和讲课,然后调整学案,准备上“再磨课”。

再磨课。听课者主要是对于学大学组组员,年级组成员均有分工任务,要求大组全体学生参加互动,主要举办“三讲”活动。组内一人讲磨课过程,一人讲观点报告,大家讲课后感想。

1、讲磨课过程。可讲在备课前的学习准备,讲对课本的理解,讲磨课中遭遇的难题及缓解的思路,讲如何对学法的指导,讲磨课的教案的前后调整等等。

2、讲观点报告。年级组内一位老师要对于组内的主题,结合组内磨课过程与历程,做一个观点报告。

3、讲课后感想。组织全体听课进行探讨,听课老师按照课堂展示跟自己的见解。可邀请人士名师加以指导,集中你们的智慧,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三、实行三个结合

为了让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科研水平,克服校本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和一次性消费的弊病,使校本教研不断拓展和延展,活动建立三个结合。

1、课内跟课外结合。信息技术的演进,拓展了教师的演进空间,拓展教师交流反思的时空,克服校本教研受时空的限制,实现了观念互动。我们借助QQ群,教师博客等形式,让学生撰写后记、反思等进行再次交流,使“再磨课”后的个人思考、同伴互动和学者推动进一步加强。

2、教学和科研结合。教师依据滚动式的备课活动,针对执教老师的课例及自己的亲自感受,拟写案例或论文,开展基于课例的课题研究,把教研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清晰教学成效,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思考与对策,使其作为下一轮主题研究的起点,并让校本教研上升至一定的理论水平,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拟写案例论文和课题研究的水平。

3、校内和校外结合。我们以汇报课的方式进行校际交流,主要采取教学研讨会、送教下乡、帮扶结对等形式,由上课的同学来展现,这又形成辐射的作用,又为教师再提供一个再实践提升的过程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