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对2019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教学素质比赛的思考(2)

2020-09-25 12: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教学团队在对教学中的探究积累主要体现在教学推行报告中,报告除了要真实体现课程变革、内容选取、策略设计、实施过程和成效反思之外,还必须有教学研究和变革实践的基础,应当反映研究探讨的厚重感和缓解问题的真实感。比赛中有的教学实施报告是简单地说教师、说教材、说内容、说教法、说过程、说效果、说反思的流水账;有的则是概念混淆、方法堆砌、层次不清、特色缺失的糊涂账。

7.“方案”“标准”不够规范

信息化大赛教案格式_信息化大赛教案格式

方案明确规定提交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教育部的最新规定进行修订规范,但而是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种似乎是各院校原有的体裁格式,没有根据文件进行更改推进;另一种完全照抄2019年文件内容,没有学校层面推进的详细规定。而提交的课程标准没有很高地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模式中的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建立,规范性更有待提高,课程规定、时间进度、实施保障等内容还必须加强。

8.参赛资料关联性弱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教案设计的根据,视频是教学设计的推进,教学推行报告是整体教学活动的小结,现场决赛的课堂设计讲解是教案中的一个学时,模拟实际教学是教案中的一个片段,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规定特别显著。但是实际参赛资料和现场展示中而是存在着前后脱节、说法不一,甚至是以偏概全、本末倒置等问题。

9.技术应用有待改进

然而参赛作品关注了信息科技、资源和环境,但弊端仍然存在,如:追求“多”“新”轻视“度”“效”,用于“教”“学”忽略“管”“评”;在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认知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大数据科技采集、分析教与学的行为,运用虚拟现实科技解决实践教学中特定问题,与信息科技变革融合的优秀实例还非常鲜见。

10.教学设计理念化

尽管2019年教学素养比赛四强环节要求的教学设计在以前的大赛中有类似赛项,但与先前不同的是本次规定对于抽取的1学时教学内容进行陈述,目标、学情、要求、过程、成效、反思等主体内容需要准确指向。最常用的难题是:套用事先打算的模板,忽视不同节次课时的特殊性,陈述的是一个单元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与提交教案中这1学时的内容难以对应。

11.模拟教学表演化

2019年教学素养比赛现场要求模拟无师生状况下的实际教学,旨在进一步考察学生的讲授能力,可以是新知讲解、操作示范、点评总结等,且要与抽取1学时教案中的内容、环节相一致。或许因为职业学校专业课老师缺少“师范生试讲”的基本思维,出现了叙述教学安排的“压缩课”、表演教学过程的“微型课”或者自顾自满堂灌、埋头完成实操等偏离比赛规定的现象。

12.答辩环节应试化

现场决赛答辩环节是从2017年起起初规范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参赛教学队伍是否理解课堂实践涉及的理论、方法、技术等,要能体现思辨能力和协同精神。个别教学队伍比赛时采用“押题猜题背答案”方式,往往容易出现“审题不准”“答非所问”等现象,在时间、人员分配方面也经常发生不均衡的现象。

13.作品名称刻意包装

然而方案针对参赛作品名称有确立的规定,应当按照“模块化课程设定、项目式教学推行”的规定,“根据教学任务凝练”,但有200多件参赛作品名称中含有破折号、谐音字等不正确的“为赛而赛”的过于包装,却没有才能真实概括、明确指向准确的教学任务,既不依照正常教学实际状况、又让人无法理解作品原意,背离比赛要求。

14.提交信息把关不严

然而方案明确规定各代表队应指定专人仔细核对有关材料、做好审核工作,但是依然有不少地方交由学生各自上网报名、上传材料,由此参赛材料造成了“校名不一”“教龄偏差”“信息泄露”“以图代字”等差错和疏忽,且无人把关。其中最为遗憾的是,个别参赛作品因“信息泄露”而被更改评奖资格。

三、深化教学改革的切实点

(一)服务职业教育变革发展

1.始终坚持教书育人

习近平总主席在全国教育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育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常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职业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深化“三全育人”,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衔接、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融通信息化大赛教案格式,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广大学生必须在课程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涵养家国情怀,要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案例选择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必须在课堂过程中渗透正确思维、秉持反身而诚,要在娓娓道来、谦和自重中言传身教,课堂行为特别是参赛准备切不可弄虚作假、沽名钓誉。

2.贯彻教学标准模式

《国家职业教育变革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将标准化建设成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品质提高中的基础性作用”,还专门制定了人才培育方案建立与推进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等职业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因此,职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时,要学习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中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或者人才培育方案参考格式等。广大学生必须根据大学的人才培育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讲义、实施教学、反思总结,应当注意人才培育目标、课程课堂目标、模块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做到“由纲及目”而非“逐末忘本”。

3.推行1+X证书制度

信息化大赛教案格式_信息化大赛教案格式

为了加强复合型科技技能人才培育辅导体系和评判方式变革,经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大会研究决定,自2019年起初,重点围绕服务国家必须、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政策试点,目前已启用92个领域的证书。因此,职业学校要主动将1+X证书体系试点与有关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l”和“X”的有机衔接,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课堂。广大学生必须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优化课程修改和课堂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推进,深化教学模式原则改革。

4.助力建设高水准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团队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就建设高水准学生课堂创新团队、建设高能力“双师型”教师团队制定施行细则。职业学校要规划成为师德师风高尚、人员构成合理、协同机理完善、教改成效明显的高水准、结构化学生课堂创新团队,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蜕变和“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相结合,优化专兼职学生团队结构。广大教师必须尽力探索、发现、掌握、运用各自专业领域的教书育人规律,全面提高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模块化教学设计推进素质、教学评价能力、信息科技应用素养、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团队协同能力和科技技能积累创新素养。

5.倡导使用内容形式与时俱进的新型教材

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推动职业教育变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中专门就解决教材陈旧老化问题,要求各国各校对教材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对于滞后于实践发展的教材,该停用的停用,该升级的抓紧更新。职业学校要严厉执行教材管理方法,抵制劣质教材、陈旧教材等开启课堂,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指南式等教材,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广大学生要紧盯科技演进趋势和行业升级需求,及时将新科技、新工艺、新规范列入教材,引入典型制造案例,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要随信息科技演进,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充分运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积极建设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6.创新灵活多元有效益的教学方式

职业院校要构建“行动导向”、项目式、情景式教学等新教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科技。广大学生必须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特别要主动适应高职扩招后的生源多元化和意愿多样化,开展集体备课、协同教研,做好课程设计、规范教案编写,实施有效教学、推动课堂革命;必须转变思维、积极构建,应用新一代信息科技启动多维度、综合性的学情预测、资源供给、过程检测、智能评价、教学诊断等。

(二)推进四级赛制职责任务

1.加大校赛普及力度

能够代表地方举行全国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教学素质比赛的虽说是少数,各职业学校必须时常性地举办校内教学“比武”,以创造党和人民满意的高能力专业化变革型学生团队为方针,每年广泛发动全校专任校长(比如聘请的企业兼职学生)参加方式多样、难度适中、简便易行的教学比赛,以此成为杠杆撬动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作用,在校内竞技中选拔、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形成比学赶帮的浓厚气氛,让广大教师在实操中不断提高课堂能力、在构建中不断增加教学质量。

2.突出市赛省赛特色

各地教学行政处室(或教研组织机构)要把组织举办中职院校的市级比赛和职业学校的市级比赛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依靠本地(也可以邀请外地)的职业学校、师范及其他大学院校、教科研机构的学者力量,扩大规模、规范组织竞赛评审活动,注重提升参赛学校(学生)、参赛专业(课程)的覆盖面。市级、省级比赛既可以根据当时全国比赛的细则完成“规定动作”,也必须结合本地职业教育的传统创新“自选动作”;既应当根据赛事名次遴选各组别的参评教学队伍,也可以根据竞赛体制组织跨校、校企、东西协作;既要选拔出真实进行改革创新构建的优秀学生,也要锻炼出才能指导一线学生课堂的评审专家。

3.发挥国赛引擎作用

全国比赛要再次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变革实施细则》部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理念;再次加强参赛对象(学生)、课程内容(读本)、考查重点(教法)三个方面改革,充分展现“三教”改革的有机统一和集中展现;再次紧随职业教育高品质发展进程,动态更新构建赛事顶层设计和全程组织管理。一是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指导观念内涵,引导教学改革创新聚焦职业教育的重点、热点、难点、痛点弊端。二是精益求精,进一步加强比赛方案规定,调整名额分配、细化材料规范,严格审核规定、优化步骤安排。三是固本培元,进一步加强评审指标导向,全面考察团队教学素质、重点考察课堂教学水平,教案重实用、视频重实况、报告重实证。四是责有所归,进一步确立各代表队责任,确保专人负责,保证网络报名、材料上传、数据统计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五是门到户说,进一步强化比赛方案探讨,尽早发布比赛方案,指导各级比赛,开展权威公益宣传,避免不良误导。六是建章立制,进一步研发赛事规程制度,依据技能竞赛条例出台比赛规程、完善竞赛体制,加强赛事组织完善化建设。

(三)统筹梳理几个互相关系

1.教学常态与教学比赛

教学工作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教师的第一责任,比赛是基于规则的竞技活动、交流切磋的展现平台。但是,比赛与教学也不能“两张皮”,比赛应源于常态教学,但不是原封不动地搬来经常的课堂;参赛作品必须在日常课堂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升华、凝练。

2.贯彻标准与传统创新

贯彻标准是提高教学品质的前提与基础,职业学校要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模式的相关内容,研制具体实行的专业人才培育方案、课程标准等。同时,职业学校需要服务于本地区的行业发展、服务于本学校的教师成长,需要有切合实际的传统、基于标准的创新。

3.先进科技与课堂实效

现代信息科技演进日新月异,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制造、生活、学习方法,它们必定会走进我们的课堂。但是,“最好的技术即使没有与使用这些科技相适应的课堂,它在教育环境中就毫无价值”,教师要把握信息科技应用的重点,用先进思想和先进科技促进人才培育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4.教学素养与教师成长

教师要积极加强立德树人意识,随时跟进信息科技演进,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改革,在准确实践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但是,这不是最后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生的职责,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是学生的本分,让更多的科技技能人才在成就社会财富中推动人生价值是教师的光荣。

然而,教学素质比赛是载体,只有一直秉持正确的办赛方向,才能鼓励参赛教学队伍回归课堂教学、注重协作教研、解决课堂难题;教学素养比赛是杠杆,只有不断改进评审的评分指标,才能推动职业学校校长关注职教发展、推进转型变革、服务教师成长;课堂能力比赛是推力,只有持续推进赛事的管控措施,才能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培育、彰显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