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知识归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汇编

2020-09-12 21: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表格式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有课时目标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导学案

肖 旗镇 “ 先学 后 教、 当 堂 训 练” 课堂 教学 设计三 年级 学科 语文共案形成时间 2013 年 5 月 16 日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总课时 第 课时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3 年月 日 课 题 35、 杂交水稻之父 学习目标 1 、 正确、 流利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2、 学习课文, 了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经过, 学习他善于实践, 敢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 目标 1 学习难点 目标 2 教法学法 引导、 质疑 教具准备 了解袁隆平的事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 一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安排 师生活动及主要语言 个性授课 一 学生温习 自主学习字词新词 二 导课 谈话导入新课 三 先学后教 过程 一: 揭题。 板书 35、 杂交水稻之父 质疑 “杂交水稻之父”指谁? 为什么称他“杂交说稻之父”? 读课本第一小节回答第一个问题。 交流自己知道的袁隆平。 二: 自学课文。 1 、 读通课文, 标好小节, 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 交流。

(1 ) 读书, 纠音。(2) 质疑解疑。 3、 默读, 文章主要写上什么? 三: 学习重点段。1 、 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问题? 读课本二、 三自然段。 首先确立袁隆平是为了缓解人民的吃饭问题; 其次明确这是一个世界问题, 国内外从无人试验过, 而且日本学者武断地显然“此路不通”。但袁隆平坚信有天然杂交水稻就必定可培养出人工杂交水稻。 再次袁隆平作出这个决定要有极大的魄力, 要有变革精神, 更要付出艰辛和心血。 2、 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如何的坎坷和尽力? 读三、 四、 五、 六自然段, 找出有关的词语, 并借助想象去感受跟体会。 学生边说边指导朗读。 3、 袁隆平的研究做出了如何的很大贡献? 读七、 八小节, 对文中的几个数字算算账, 具体展现一下这是如何的很大的贡献。 4、 指导朗读。 四: 总结。 1 、 为什么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2、 为什么本文以“杂交水稻之父”为题?3、 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课后 1、 2 小题 四 达 标 检 测 五 课堂作业同步练习 六 板 书 设 计 课后反思肖 旗乡 “ 先学 后 教、 当 堂 训 练” 课堂 教学 设计 三年级 学科 语文共案形成时间 2013 年 5 月 16 日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总课时 第 课时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3 年月 日 课 题 36、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 、 了解古诗大意, 感受大自然的奇特美丽, 展开想象, 体会诗人的亲情。

2、 学会本课生字, 培养自学能力与语言感悟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3、 有情感地朗读诗歌, 并能熟记默写古诗。 开展英语实践活动。 学习重点 目标 2 学习难点 目标 1 教法学法 讨论、 交流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安排 师生活动及主要语言 个性授课 一 学生预习 自主预习 二 导课 情景导入 三 先学后教 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 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远, 文化灿烂, 疆土辽阔, 风景幽美。 还记得叶圣陶爷爷的诗篇《瀑布》吗? (齐诵) 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瀑布幽美轻灵, 有如一位行吟诗人的吟唱, 而唐朝大画家李白眼中的瀑布是如何一番情景呢? 今天, 我们一起来走近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 感受画家诗中的美好景致。 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 望庐山瀑布。 这是一首赞美瀑布的诗词,请你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课题。 二、 理解题目, 了解诗人。 1 、 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支烂灿的另类, 它以其用词精炼、 音韵和谐、 意境深远赢得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喜爱。 在几百首唐诗中有写情的, 有抒情的, 有展现柔美意境的, 有表达气势磅礴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表格式教案_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有课时目标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导学案

2、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 (1 ) 自由读古文, 想想你看懂了 什么? 感受到了哪些? (2) 提出不懂的疑问。 3、 “庐山”是我国的名山, 它在那里? (在我国的江西省九江市南部 “庐山”它是个景色幽美、 令人神往的地方, 我国的著名风景区。) 生字“庐”, 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它的? (因为“广”字的后面是窗户的“户”, 就似乎是广阔的天宇之下有一个“窗户”, “庐”就是指简陋的茅屋。 比如: 茅庐、 草庐、 三顾茅庐。) “庐”和下文的“炉”怎样区别? 在庐山的西北部有一道瀑布, “瀑布”的“瀑”字与水有关, 离不开水字旁, 注意不要把最终一部分写成“水”字。 4、 作者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 学生彼此交流资料, 了解诗人李白。(李白, 字, 太白, 自号“青莲居士”, 有“诗仙”之称。 李白的此生, 是“济苍生”、 “安社稷”、 报效祖国的此生, 又是酷爱祖国大好河山, 不知疲倦地寻找大自然之美的此生。 李白喜欢饮酒,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 是集“诗仙”、 “酒仙”于一身的奇才. 三、 试读古诗, 初知诗意。 1 、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 那么画家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同学们仔细地再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2、 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指导朗读, 学生初步认知诗意。 四、 品读诗读, 理解诗意。 1 、 读了 这首诗, 你们看懂了 什么? 看到了 哪些景象? (太阳、 香炉、 紫烟、 瀑布、 流水)(“日”是指太阳,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 形状尖圆, 像座香炉。) [精灵儿童网站]讨论交流: (1 ) 诗中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 为什么会造成紫烟呢?(由于瀑布飞泻, 水汽蒸腾而上, 在太阳光的映衬下成为了红色的烟雾。 ) (2) 词语: 生火 生火炉 升旗 升起 学生反复读这两组词语, 小组探讨“生”和“升”两个字意义上的异同。 (3)、 让教师自由读词句, 说说哪些字词用得好。(“飞”、 “落”写出了瀑布凌空而出, 喷涌而下。 “挂”,瀑布本是流动的, 作者仍巧妙地将动态定格, 化动为静,维纱维地写出遥望中的峡谷的迷人壮丽。 同时, 也唯有大自然能挂起如此气势磅礴的瀑布, 其中不正隐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衷心赞美吗? ) 这些词使你想起一个怎样的场景?(太阳照射在香炉峰, 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红色的雾气, 远远望去, 瀑布就像挂在上面山峰间的一条大河。

) 这是作者从远处来观看瀑布, 从大处着笔, 概写所望到的全景。 2、 此时作者站在那里观看瀑布 ? 请你们继续读古诗。 从这些词语知道的? (诗中的“望”、 “遥”) 是的,因为峡谷高大, 从对岸看能否观其全貌。 3、 瀑布如此壮丽恢弘, 你们感觉到了 它的磅礴气势了 吗? 从那里感觉到了 这种气势呢? 请你们继续回到诗句中, 默读诗句 。 “飞”字突出了 水流速度如何? “直”说明了 山势怎样? (陡峭) “三千尺米”, 说明了 什么? 真的有三千米吗? (夸张手法) 4、 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简直令人不敢相信, 于是诗人有感而发……(齐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组交流: (1 ) 为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用“疑“不用“像“? (引导学生回忆静夜思中的词句“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 (2) “银河”、 “九天”各指的是哪个? (晴朗的天空,天上显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 夹杂着许多耀眼的月亮,看起来像一条银色的大河,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九天”, 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 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5、 下面请老师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文学, 边读边读想象画面。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有课时目标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导学案_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表格式教案

师生齐诵, 再现诗中的壮美景色。 五、 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课后 1、 2 题。 四 达 标 检 测 五 课堂作业 背诵古文、 理解诗意。 六 板 书 设 计 课后反思肖 旗乡 “ 先学 后 教、 当 堂 训 练” 课堂 教学 设计三 年级 学科地理共案形成时间 2013 年 5 月 16 日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总课时 第 课时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3 年月 日 课 题 36、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 、 创设情境, 使教师在正确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品味古诗, 体会诗文韵味及语言美, 想象诗中的情景。 2、 通过看场景、 听音乐、 查资料、 讲诗意,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培养良好的观察、 口语表达、 审美素质、 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 3、 有情感的朗诵和背诵古文, 用自己的认知理解诗句的含义, 并知道表达。学习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 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学习难点 理解诗的诗意, 体会感情。 教法学法 交流、 合作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二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安排 师生活动及主要语言 个性授课 一 学生预习二 导课三 先学后教 过程 一、 诵读旧诗, 激发兴趣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非常古老的历史。

我们朋友终于学习了许多优美的古诗, 谁愿意把自己更喜爱的诗词朗诵给你们唱? 二、 汇报资料, 进入情境 1 、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 鹿柴,柴在这里读作 zhai,齐读题目。 2、 通过查阅资料, 你对诗人王维有哪些了解? 生各抒己见, 师补充介绍: 王维九岁就能提笔写文章, 二十一岁中了举人, 以后在明朝当官, 他的能够与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3、 了 解了 诗人, 下面请你们随着老师一起走进鹿柴。(多媒体出示画面, 学生边看场景) 在我国云南,有一处风景幽美的地方, 那里群山环抱、 山谷幽深, 诗人王维游览了此处, 吟诵出了《鹿柴》。 二、 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 1 、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我们学文章也好, 还是学诗, 都要多读, 读可以分四步: 点读、 朗读、 思读、品读。 每一步我们都要怎样读? 谁来说给你们听。 多媒体结合学生所说来一一出示。 点读: 读准每个字的字词,整体感知全诗。 朗读: 了解诗中短语的含义, 用自己的话说说。 思读: 理解诗句的含义, 提出不懂的疑问。 品读: 感悟诗情,有情感地朗读全诗。

2 请同学们点读古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表格式教案, 注意生字的发音。 3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法, 可以查词典、 看注释、 找资料, 小组合作学习, 解决诗中不懂的难题。 4 汇报: 你们组解决了哪些问题? 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5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解决为什么"空山不见人仍旧但闻人语响"? (课件进行演示, 风声、 水声、 鸟叫、虫鸣, 突出山中的安静) 通常状况下, 山中尽管看不见人, 但并不是没有人, 也不会没有声音, 可能会有风声、水声、 虫鸣、 鸟叫, 这些诗中都没有写, 只写了人语响,这一阵人语响之后, 空山又重回了 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 我国近代的诗歌本身是用来咏唱的, 但很难找到适合的音乐, 现在老师这里有三首曲子, 请你给作家王维挑选一首来听这首诗。(多媒体放三段不同的戏剧, 学生听) 选好了吗? 为什么选这首? 你准备带着什么样的语气、 感情来读? 总结: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对大自然的痴迷, 恬淡安静。 6 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品读, 指名读。 最后一生配乐读: 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你看见了哪些? 听到了哪个?读得如此美, 能不能把它快速背出来, 试着背一背。 学生配乐试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导学案_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有课时目标_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表格式教案

三、 画一画, 吟诵诗歌 1 、 王维诗的一大特点是"诗中有画", 请同学们按照你心里所想的, 画出你心里的山水鹿柴。 投影展示。 2、 你还积累了这些抒情的诗词, 诵读给你们唱。 四、 课外展示, 受到感染 老师也帮你们带给了 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 听同学来读一读。(欣赏师配乐朗读) 多媒体出示相应的诗跟画面、 音乐。 五、 古诗是一块美玉, 愿他们走进它、 欣赏它、 领会它, 课下去学习更多的古诗, 送给你们一句话: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四 达 标 检 测 背诵古文 五 课堂作业 同步练习 六 板 书 设 计 课后反思肖 旗乡 “ 先学 后 教、 当 堂 训 练” 课堂 教学 设计三 年级 学科 语文共案形成时间 2013 年 5 月 16 日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 总课时 第 课时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3 年月 日 课 题 积累与利用七 学习目标 1. 了解扩句与缩句, 体会写具体与简单的不同作用。 2. 通过诵读, 结合现实生活, 理解谚语俗语中的道理, 感受它的精练之美跟哲理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