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讽喻、抒情的写法。
4、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学习字词、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在把握重点词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对每段内容加以小结。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讽喻、抒情的写法。
教学设想:本文以议论为主,教学时要注重分析本文的议论内容跟表达上的条理性。文中诸葛亮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流露出他忠于曹魏、忠于刘备兄弟的情感,教学时要就表明这种记叙、议论和叙事所起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导语设计:
1、竞猜的方式导入
教师出示以下诗句让师生竞猜一位三国时期的历史名人。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诗词故事导入
诸葛亮是国内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国内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典雅诚挚,为后世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们现在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3、用对联形式导入
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出师表表格式教案,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西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可用火攻。
4、介绍写作背景导入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疆场,诸葛亮为了谋求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逐渐巩固的状况下决定出师伐吴。但刘后主竟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叛乱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真诚的措词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深挚情感跟“北定中原”的决心。
5、引用文言的方式导入: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之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呸,必可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讣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位诏,敕后主曰汝与宰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西,咸决于亮。南中诸城,并节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顾未便加兵,且遣使聘袁,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佥大举。五年,率诸兵西驻襄阳,临发,上疏《出师表》。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文学知识、写作背景。
1、表,古代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2、写作背景:
三、范读课文:
1、注意生僻字词及语句的句式。
2 、同学朗读课文
参照提示和注解粗通文意。
3、学生齐读课本,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唯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总结中心意思:
这篇表文以真诚的措辞劝说后主要承继先帝祖训,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深挚情感跟北定中原的决心。
五、归纳写作特征。
第二课时
一、朗诵课文,尽量背诵。
二、讨论问题:
熟读全文讨论以下问题
1、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提出的是那一条?
讨论并归纳: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可联系 “乐不思蜀”,亲信太监黄皓等事例)容易受坏人欺骗,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状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可能落实执行。而亲贤尤为远佞之本,所以文章开头说“开张圣听”,实际上就是要听取贤臣的看法,万不可“塞忠谏之路”,中间列举贤臣姓名,要刘禅“亲之信之”,结尾很劝说刘禅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也是亲贤的意思。
2、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虽然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深究,却能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21年如一日辛苦奔波,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又未“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人情人理,容易感动刘禅,取得认同,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可像其父一样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进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3、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何以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他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勉励后主这个意思。
4、你对诸葛亮的想法如何?
三、延伸拓展:
1、“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今天必须如何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发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师表表格式教案,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你是怎样对待诸葛亮的忠?对这个问题展开争论。
(教师组织师生辩论,鼓励教师畅所欲言,相信在相互的佐证中,学生的收获应是最大的。)
3、就你看来,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在现今社会具有怎么的现实意义?
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提出的。这三条在最近看来也是正确的。
四、小结:
再次提出诸葛亮为刘禅所提建议及文中所表现的观念感情。
五、作业:
1、 背诵全文
2、 配套练习习题
《出师表》导语设计反思
《出师表》一文作者以深切的措辞,针对先前的事态,反复告诫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伟绩,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文章感人至深,是古今流传的诗文。如何为本文设计好一个导语,我课题小组组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联系前面未学过《隆中对》,学生对三国形势跟诸葛亮的为人,以及他跟刘备的关系终于有所了解,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旧知识。把《隆中对》和《出师表》联系起来读,既可以从旧课文中给与启发,便于阅读新课本,又可以用新课文中的内容来加深对将要读过的旧课本的理解。为此我课题小组设计了5种导入方式,并在教学中使用,以求找到最佳导入方案,从而归纳出文言文导入方法。
这五种导入方式可以分为三类:
1、 竞猜的方式导入
2、 对联导入法
3、 文学常识导入法
在本课的课堂中我课题小组运用这五种不同的导入教案进行导入,我分别使用竞猜的方式导入和对联导入法在九年级三、六班进行教学实验。在使用竞猜的方式导入时学生十分积极的参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教师课外知识有限使用对联导入时唯有个别学生参入,效果没有使用竞猜导入好。
实验教师陈侠、徐财源分别使用介绍写作背景导入、引用古文诗句故事导入,在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时主要时校长介绍,学生在听老师介绍时仍然体现的太严肃但缺少互动,教学效果不显著,从课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写作背景却没有完全把握。徐财源老师用引用古文诗句故事导入在实际教学中获得了一定效果,但鉴于我校教师基础较好对古诗及诗文还不够了解,使教学导入时间过长,导入效果通常。
上述三种方法,孰优孰劣?不可一概而论。不能因为学生在教学表现就觉得这种方法不好,我以为,既然是文言文教学,还是需要使用文言的方法更为切当,则一方面可以知道背景,另一方面也无法拓宽学生的古文阅读范围,扩大文言文的阅读量,从原文的内容入手,并借此为有效的契机,在拓宽活动中尽量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重点突显。但一定要做好充分打算,把握好选文难度,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考量以超过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提出,一节课怎样开头,怎样发展,怎样结束,都属于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要考量教学内容的实际,还要发挥学生已有的优势或特长,引起、维持、促进学生的互动。好的开头可以让学生尽快专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诸葛亮《出师表》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诸葛亮前出师表
2.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3.诸葛亮名篇《出师表》教学实录
4.诸葛亮后出师表文言文翻译
5.沪教版九下《出师表》教案设计
6.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案设计
7.沪教版九年级下《出师表》教案设计
8.《出师表》教案
9.读《出师表》有感
是封建社会独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