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出师表》表格式教案2

2020-07-24 11: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出师表表格式教案_四年级表格式教案_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

出师表》课堂教学设计修改时间: 2015 年 10 月 2 日 学 科 语 文 授 课 时 间语 文 授 课 时 间 设计者 白俊斌 授 课 班 级 教授者 白俊斌 课 题 《 出师表》(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型 新培训 三 维 目 标三 维 目 标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语法 . 积累名句, 背诵全文,培养教师阅读文言文的素养。 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插叙的写法并且语言朴实、感情细腻的特征。3、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1、朗读短文出师表表格式教案,疏通文句,培养教师自读文言文的素养。 2、 理解运用议论、记叙和叙事相结合的方式。 3、 理解学习本文语言简练,情词真挚的特征。 4、 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教师文言文的阅读素养。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 1、了解诸葛亮统一日本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宦官,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领会诸葛亮对东吴的忠诚和他成为政治家在治国方面的方针并且成为父母对下一代的希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 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并把握文言词语跟语句 2、学习本文从容不迫,条分缕析的写法 3、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四年级表格式教案_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出师表表格式教案

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探讨 教学资源 语文教材﹑钢笔﹑笔记本﹑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导入整体认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导入整体认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那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国内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真诚,志尽文畅。为后世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们现在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 初读文章 整体认知 1.分角色朗读文章,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饱满,使学生造成激情。要求教师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展示: 1.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简介诸葛亮 三、再读文章 理清结构 设置问题 引导学习 三、再读文章 理清结构 设置问题 引导学习 第一,在国家危急的情势 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 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原因的? 第三,在表明出师的原因以后,作为臣下,是否需要请求皇帝同意他出师并表达此次出师的决心? 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注释批注记忆 同桌讨论 听读 学生诵读出师表表格式教案,其他老师评议 学生齐读 学生提问 学生探讨准备回答 学生按照老师的提醒独立审视 激发兴趣 营造气氛 便于学习 激发兴趣 营造气氛 便于学习朗读训练 培养语感 自我反思 朗读训练 培养语感 自我反思设置问题引导学习提升素质设置问题引导学习提升素质理清结构段 落分 析理清结构段 落分 析 教师抽样问答,师生共评(同时板书)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原因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四、分段研读 深入研究 小组研读 四、分段研读 深入研究 小组研读 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教师指出下列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困衰弱 秋:关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原来 小组对译 提问小组代表对译课文1、2段。

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出师表表格式教案_四年级表格式教案

教师肯定小结 设置问题 引导学习 1、为什么说后来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强调当年蜀国的局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体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缘由是哪个?大臣如此,做国君的要怎么做?作者强调的两条建议是哪个?(小组探讨 代表提问 教师小结)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五、 文言词语 重点把握 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1)教师复习“以”的动词用法--“用、把、拿、凭”等。(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能补充 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平明之理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六.指导背诵 当堂记忆(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涵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想法默想、记忆、背诵。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2)学生试着自己背(3)抽优生背(4)全班齐背 七、教师小结 深化主题 老师总结:引导学员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同组交流,取长补短 学生批注 学生试译 学生进行评判更正, 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准备回答 学生提问 小组交流 学生批注 学生反思 批注 学生准备试背 学生背诵先导后学激发兴趣加强强度 先导后学激发兴趣增加强度重点讲解针对记忆学生有益 重点讲解针对记忆学生有益教师小结联系主题培养感情教师小结联系主题培养感情 作 业 熟读、背诵、默写 已学句子 预习、翻译、初步分析3-7段 板 书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原因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调 整 与 思 考 调 整 与 思 考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