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六年级第四单元主题单元阅读教学设计

2020-06-04 11: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_教案 表格式

六年级第四单元主题单元阅读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介绍

本单元主要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求的内容,共六篇课文,分别是:《莺》、《看云识天气》、《斜塔上的实验》、《月亮上的足迹》、《科学24小时》、文言文《山市》。综合性学习是结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开展“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

二、单元提示解读

现在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演进,在各个领域显示出很大的影响力。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紧密有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种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常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

学习这一单元,要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联系概括课文的内容技巧;还要联系用较快速度朗读短文,记住主要内容。

三、依据单元提示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跟训练重点

1、联系用较快的速度末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

2、在理解课本内容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跟大意。

3、领悟对自然世界和科学精神的描写、说明、记叙、抒情和议论。

4、积累好词诗句,文言语法。

四、单元教学流程

(一)朗读每篇短文,学生自主解决字词的音、形、义,整体认知课文内容。(第1、2课时)

(二)精讲《莺》、《看云识天气》,《莺》以教师朗读短文,品味描写莺的生动的语言,把握莺的特征;《看云识天气》学生速读课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快速捕捉主要信息。(第3、4课时)

(三)比较阅读《斜塔上的试验》、《科学24小时》、文言文《山市》突破重难点。

(第5、6课时)

(四)小组互动,展现成果(第7、8课时)

(五)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9、10、11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学生朗读短文,从文中勾划不了解、不理解的词语,结合文后“读一读写一写”自主解决字词的音形义。是当堂检查字词的积累情况。学生整体认知课文内容。

1、主要字词的音、形

阴霾迁徙恬静崩塌弥漫祈祷卷帙畅谈 晨曦

妩媚窗扉倏忽销声匿迹姿态万千普照寰宇 碧瓦飞甍

高垣睥睨黯然缥缈

2、成语积累

销声匿迹姿态万千心不在焉一劳永逸漫不经心谆谆教导屏息倾听历历在目黯然缥缈 碧瓦飞甍

3、积累谚语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东虹轰隆西虹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整体认知课文内容学生朗读短文,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认知内容。

第3、4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精讲《莺》、《看云识天气》,《莺》以教师朗读短文,品味描写莺的生动的语言,把握莺的特征;《看云识天气》学生速读课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莺》

课文分析:《莺》是一篇介绍莺的科普文章,同时也有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介绍莺科动物的动作、外形、生活习性、叫声等有关知识,告诉我们莺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教学目的:

1、学会概括课文要点,品味优美语言。

2、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

3、激发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概括课文要点。

(2)难点:A、体会语言的优美。B、学会细心观察。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夜莺的歌声。

刚才大家看到是一段夜莺的鸣叫声,好听吗?莺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2、新课研习

(1)引导学生边读课本,边找出各段中的关键段落,并据此概括各段的大意,把握课文的内容。

明确:课文第一自然段,先写萧条冷漠毫无生气的夏季,是鸟儿的归来,唤醒沉睡的大自然,于是大地有了新的魅力与生命,到处生机勃勃。大意:鸟是春的使者。

第二自然段,先写莺之惹人喜爱之处,再说莺之多以及活动范围之广。大意:介绍莺的特点(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情感、善叫、钟情)

第三自然段:用简单之笔介绍莺的毛色:暗淡的灰白色或白色。大意:介绍莺的毛色。

第四自然段:介绍莺的生活习性: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也不缺乏激情。大意:介绍莺的生活习性。

第五自然段:主要介绍莺生性胆小的特征,然后进一步展现活跃、欢快永远是它们生活的主旋律。大意:莺生性胆小。

第六自然段:以莺家族中的黑头莺为例,写其优美动听的歌喉及给人的体会。大意:黑头莺是杰出的歌唱家。

(2)结合课后“练习二”,弄清文章抓住莺的哪些特性进行说明。

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_教案 表格式

要求:学生重读课文一遍,思考:作者怎么介绍莺,主要介绍莺的这些特征?

[提问1]莺有这些特征?试用课文中的成语加以概括。

明确: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情感、生性胆小。

[提问2]莺的特点中更突显的特性是哪个?文中那些词语可以看起来?

明确:活跃、爱说话。第2段“处处可看到他们飞来飞去的活泼身影”说明其活跃,“到处可看见他们欢畅的歌喉”说明其爱唱。第4段它们“玩耍、搭窝、不停的出入”又是活跃的体现,而“总是以几支歌结束”有时爱唱的体现。第5段,一旦危险之后,“它们既显得欢乐愉快,又听又跳”,这是活跃、爱唱的体现。第6段在以黑头莺为例,极力描述其叫的“最好听”,声音“最流畅”,听之使人动情,真实杰出的歌唱家。

(3)语言积累与认知。

提示:“练习二”中提及课文中借助了哲学的笔调来描写莺,大家怎么样来理解这些哲学的笔调呢?

明确:所谓的哲学笔调,它的主要的特征是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对事物的特点加以扩展,寓说明于描述、描写之中,以获得形象、生动的效果。为此,学习这篇短文时,我们应留意体会其中优美,即这些形象、生动的词语。

让教师有情感朗读短文,摘出优美语句并加以揣摩。

如:①、……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充满情感,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暗藏爱情。

②、……他们的玩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有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

③、他们的歌声悠扬纯洁,尽管曲风不太宽广,但非常愉悦动听,婉转而充满层次,这歌声犹如涵养了树林的优雅。

3、教学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用哲学的笔调,描绘了莺的开朗调皮、生性胆小、善于歌唱等特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莺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衷心喜爱跟赞美。

《看云识天气》

课文分析: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与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精读策略:

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技巧;设计表格,列出云及光彩的特点、特征跟他们分别预示的天气状况。积累本课的比喻句,领会运用这些隐喻方式的弊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素养目标:了解课文中关于云和天气的科学常识,提高教师阅读现代科技文的素养和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技巧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朗读短文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研究活动过程中取得一些收集资料跟研究问题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教师观察自然的兴趣跟注意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天气状况对户外活动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遭到恶劣天气多半起因于天气急剧变化。因此,外出前在收听天气预报的同时,需要把握必定的气候知识,学会看云识天气,使自己无法从容应对天气的异常变化。那么,怎样看云识天气呢?

2、整体感知

⑴学生用较快速度朗读短文后,简要概括全文主要说了哪些内容?用课本中的原话说说看云识天气很基本的经验是哪个?

(方法指导:默读时应做到口不动、手不动、头不动,眼球则要转动。)

⑵跳读课本,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特点、特征跟他们分别预示的天气状况。

(学生能自行设计表格,也能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朋友之间互相交流。然后老师总结:先把云分成两大类,按照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的云和雨雪天气的云;再根据云的光彩分为晕、华、虹、霞四种。)

晴天云简表

云的形态变化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响绫纱,丝丝绿绿的飘荡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上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的洁白的狼群,扁球形,排列整齐

2000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变化过程

天气征兆

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_教案 表格式_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褐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简表

产生和分布状况

天气征兆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晴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早、晚,太阳照者对面的天空

云层变黑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⑶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云的照片,并结合教材里面的彩色插页,加深学生对云的名称的理解。

4、重点研讨

⑴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你可从课本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本,先独立审视,然后小组交流。)

⑵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作者可把深奥的科学常识解说得生动活泼,主要是因为他在文中运用了长期的比喻句。请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利用这些隐喻方式的弊端,再仿照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湖泊,像鬣狗,像奔马……

造句:

①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②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学生先在课文中画出利用借喻这种句式方法的语句,体会利用这些隐喻方式的弊端。再重点学习课本第1段的语言,并仿照示例造句。)

5、拓展延伸

课文第6段引用了一些名言。谚语是人民群众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浅显通俗,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请在课本中找出那些谚语,并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天气的谚语,要求写出搜集的方式。

6、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类型众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的想法清晰,很有条理。先说哪个,后说哪些,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文,作者写得十分生动形象,这得益于恰当利用了形容等词句方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说出精彩的文章来。

7、布置作业

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去实地验证一下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第5、6 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比较阅读《斜塔上的试验》、《科学24小时》、文言文《山市》突破重难点。

(第5、6课时)

《斜塔上的试验》

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摘录,描述了伽利略看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跟他在儿童、学生时的状况。

学习目标:

教案 表格式_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1、朗读短文,能确切概括有关伽利略的事迹。

2、通过品读文中对伽利略描写的关键段落,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伽利略不懈追求、不轻信权威、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略读策略:

1、学生朗读全文,能快速找出有关伽利略的事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学生深入文本,用这种的句子回答“伽利略是一个----的人”,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谈谈,把握人物形象。

3、结合自己实际,谈谈学完本文后的启发。

2、通过研究合作学习,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含义,增强同学们对美国甚至全球航天事业的知道跟认识,进而促使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结。

《科学24小时》

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是田志伟为科普读物《科学24小时》写的发刊词。作者紧紧把握一天24小时大做文章,同时启迪人们要紧紧把握住人生的24小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24小时”的科学知识。

2、品味文章具体、简洁、生动的语言特性。

3、感悟本文蕴涵的一生哲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论语〉十则》,在《论语》中孔子有句话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时间的无情流逝,用以劝告他们要善待光阴,抓紧工作。其实,时间母亲是很公平的,他帮每位人每一天的时间都是(学生提问24小时)?24小时是如何来的呢?知道的朋友请回答。作家田志伟写了一篇介绍“24小时”的科普小品文《科学24小时》,请同学们读课本,说说作者介绍了有关“24小时”的什么知识。

二、 整体感知课文:

(一)互动学习:

1、找出文中有关介绍“24小时”的科学知识。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整理。

3、学生详细介绍有关24小时的科学常识。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师生适当补充。

二、 揣摩本文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