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课时教案: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设计

2020-05-06 16: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表格式教案_标准教案格式_格式教案

林荣凑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浙江温州,邮编311100)

【摘 要】 传统的课时教案,以学生的教为本位,不指向学生的学习表现,没有学生能否超过预期学习结果的测试,是一种基于学生经验跟教科书的课堂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应符合三个条件: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为此,课时教案的格式也应作相应的转型,其核心要素包含相关(内容/表现)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方案。本文结合学校数学苏教版作详细阐述,并提供一个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以供分享和探讨。

【关键词】 语文 课程标准 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其课程标准制定已有三年,随着高中课程变革的逐渐加强,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也未由模式层面渐渐步入实践层面。然而,还仅仅是个起初,并且是一个艰难的起初。这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就以其宏观而内敛的心态,一针见血地强调:“当前,尽管有了国家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开展课堂,但事实上绝大部分教师还是根据教科书来实施课程。”

习惯是个沉重的包袱,但我们不能成为柳宗元笔下的蝜蝂。将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并使前者引领后者,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让梦想的课程(课程变革方案)在到达学生层面依然理想,我们必须基于课程标准的三项设计——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课时教案。在拙作《新课程教学:从建立“模块学程纲要”开始》、《专题计划:模块纲要与课时教案的桥梁》上,这里探讨课时教案,进一步为读者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设计提供参考。

一、传统教案:基于学生经验/教科书的课堂设计

课时教案,是三种教学设计中学生接触最多的,犹如医生之病例记录。规定课时教案的格式,检查课时教案,成为教研室和大学管理学生课堂业务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地级市对语文教案格式的两种要求,教师更熟悉不过了。

第一种:文字陈述式。规定曰:“教学方案不论详简,必须包括下列几个方面:①课题;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难点;④课时;⑤教学用具;⑥教学过程;⑦作业或活动设计;⑧板书设计;⑨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再写)。精品教案还要包含教材解读、设计模式跟重要环节的设计动机。”

第二种:表格表述式。提供的形状如表1,这种格式还印制成备课本(装订/活页)。

表1 某市规定的表格表述式教案格式

无需寻问是谁发明这种格式,也无需深究其内隐的教学理论。当将他们与书籍上、网络上、工作中满目皆是的课时教案结合上去探讨时,我们可能可以见出,传统教案格式是怎样束缚教师期待步入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设计的脚步。

1.基于课文而非课程标准的设计。设“课时”项,是对于教材某篇短文的。这本也无可厚非,语文课本总是由选文组成,一篇短文教学短则一课时,长则三五课时,也属于正常。然而,这不正是“教教材”吗?其认知的起点不就是“我要教教师学会这篇短文”?这与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用课本教”以期望教师超过课程标准“应知”“能做”显然是不符的。

2.教学目标中行为主体的错位。教学目标,按照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理解,应学员预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目标,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然而,通常的三点论(知识跟能力目标;过程和技巧目标;态度、情感跟价值观目标),机械物理解三维目标,不能明确地表达学习要超过的表现行为或结果,更何况“调动学生生活感受,唤醒学生阅读文本的内在心灵”这样以学生本位的说法了。

3.教学重难点的形同虚设。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教学重难点——教跟学的焦点,也就是约翰·古德莱德(Goodlad,1963)所谓的组织中心问题。学习的组织中心占据一段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几乎是指向能确认的学习者本身。约翰·古德莱德认为,判断好的组织中心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引导学生实践希望的行为,二是必须引导学生同时实践多种行为。请注意“鼓励学生……行为”的叙述,行为主体是学生,可以在我们传统的教案中,如崔教授所说“通常是教学目标中某点的重复”。

4.教学过程的学生中心主导。在我国台湾,深受俄国凯洛夫《教育学》影响,较为普遍的教学结构是:(1)组织上课;(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尽管随着研究跟实践的深入,讲解接受方式、自学辅导体系、问题教学方式、“探究—发现机制”、掌握学习方式、开放教学理念等相继亮相,然而,从现实状况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我国高校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体现于前面引用的表1中,“教师活动”置于“学生活动”前标准教案格式,教师主导思维赫然在目;课堂没有指向的教师学习行为/表现,“作业或活动设计”作为“巩固”教师传授的常识和技能的方式而不是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副产品。

以上是就格式说的,仅仅道出特色教案不符合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之一二。教授在《课程推行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一文中,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有三个特征: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品质。根据这三个特征,我们可以见出特色教案更多的弊端,列举若干,如表2所示:

表格式教案_格式教案_标准教案格式

表2 传统教案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传统教案的体现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规定

l 思维的起点是教科书

l 教学目标源于学生经验/教科书

l 教学目标的行为模糊,主体有时是教师

l 无评价方案,以赞扬和批判实施评价

l 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教”为中心

l 虽有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但不太顾及,以单篇教学为主

l 作业或活动设计成为“巩固”课堂学习的方式

l 不注重标准、评价等的一致性

l 思维的起点是课程标准

l 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l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学习结果

l 评估方案先于教学设计,关注学生能否受到预期的证据

l 教学过程以教师的“学”为中心

l 是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的详细落实

标准教案格式_表格式教案_格式教案

l 任务/活动/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l 强调标准、教材、教学、学习、评价的一致性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基本框架

上文所论,是就传统教案与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主要差别说的。问题的实质在哪呢?就在于我们学生是基于教师经验/教科书来实施课程(教学)的,而不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那么,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该有如何的面貌呢?教授在《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一文中,介绍了O’Shea提供的课程模板,全部引用如下:

1.课题:

2.相关标准陈述:

l 标准陈述从年段基准中而来,和上课内容息息相关

l 标准陈述是准确的,包含内容标准跟表现标准

3.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结果:

l 教学目标应表述在这一堂课的课堂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

l 教学目标应鼓励教师去证明标准陈述中的常识或技能

4.检测这种体现或成果的评价活动方案:

l 评价的方式跟工具应可测量学生能否超过预期的学习结果

5.教学活动方案:

l 教学活动的安排需要是可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

下文结合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实验用书,就这一课程模板做课堂设计上的粗略说明。

(一)课题

标准教案格式_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

语文传统教案通常以应学习的短文(如《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为课题,这是基于单篇短文教学的必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能否做些新探索,如“图片两组的活动体验”,让课题作为透视课时教案的“窗户”,清晰明确地陈述课时学习的目标。

(二)相关标准陈述——课时的内容/表现标准

追问:关于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相关描述)是哪个?

格兰特·威金斯提出,教育标准大致分为三类:内容标准(学生必须了解哪些、能做什么)、表现标准(学生的功课需要完成得怎么样)、任务(作业—设计)标准(什么是有价值、严谨的作业,学生必须可完成这些任务)。作为课时教案,这一环节要做的就是分解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让之非常详细、清晰。

然而,比较困难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清晰准确的内容标准跟表现标准,同制定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一样,语文老师可以对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选择与年段基准、专题文选和呈现形式(文本研习/问题讨论/活动体验)、编者意图相关的条文尽可能明确地陈述。当然,如果你有相当理想的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对课时相关的内容标准跟表现标准详细陈述,就非常容易了。

(三)教学目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追问:这一课时在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的目标中的地位或作用如何?我能否清楚地表达了课程标准对教师所提的应知和/或可做的希望?

课时目标是就是课时学习的“目的地”,要表述在这一堂课的课堂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的体现行为或结果。有四个特征:一是“这一堂课”的目标,要从模块纲要、专题计划出发探讨跟定位;二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提供帮学员的而不是教师的,引导学员去超过并借助评价证明标准陈述中的常识或技能(因此行为动词的主体是学生);三是“学生学习的体现行为跟结果”,就是在教学结束后,学生要获得这些进步,能够做到什么原来不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描述学生准备教的内容;四是应尽可能是“可以观察”的,即课时目标应尽可能用准确的可测性术语来陈述。

高质量的体现总是建立在可靠的智力作业的基础上的,因此“表现行为跟结果”应注意任务(作业—设计)的地位。传统教案是成为“巩固”手段发生的,有人贬之为“应答式作业与训练”,而提倡“任务式作业与训练”,我们完成赞同,因此主张任务(作业—设计)应与“表现行为跟结果”一同作为课时目标的内容,并且在语文教学上应尽可能体现“表现性任务”,让教师感受到语文是生活的必需。威金斯认为“表现性任务”须具有:

l 真实的。表现性任务要尽可能地涉及现实问题。它要具备现实的选择性、局限性、标准跟详细标准,还应带着真正的目的,服务于现实的对象。

l 可信的。表现性任务需要是有效、可靠的,它要表现严格的内容标准跟表现标准。

l 用户友好的。表现性任务需要是可行、适宜的(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跟经验),能引人注目、循循善诱且提供丰富的反馈信息。它要包括操练和更正标准教案格式,并提供一套清晰完整的表明、指导方法及方式,还要可积极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不真实的任务也或许是以体现为基础的,这也就是我们将目标用“表现行为和结果”定义的理由。

(四)评价活动方案

追问:我设计的评判方案能够最好地证明预期的学生要知跟/或可做(表现行为跟结果)的希望?学生能否能提供达到或低于标准的作业?

这是传统课时教案所没有的(并不是说传统课堂没有评价,说“回答得挺好”“回答得不对”也是评判)。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应描述:(1)评价任务,即用如何的方式或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知道学生能否超过了预期;(2)评价标准,即(教师/学生)用以判断任务推动程度的标准或评分规则;(3)评价后的修正机制,即假如没有达到该怎么补充教学、补充什么等。

可老师会觉得它们“不能做这么有效率的工作,因为会牺牲这些专家内容的时间”。对此,威金斯反驳说:“这不是等于一位棒球教练说,没有时间比赛,因为有那么多关于棒球运动的内容要讲授。从这个观点(老师的观点——引者注)出发,不管怎样教学都是合理的,因为在教学中对待特定任务上的特定结果不做任何规定。”没有明确的评判方案,教师的特色评价将是随便的,更不可能鼓励学生自我评判和同伴评价,更何况我们的45分钟的教学是分前后相续若干环节的,确认上一环节的完成以开启下一环节,靠的就是评价,而即使有评判方案,那么我们对课堂才是“清醒”的。

格式教案_标准教案格式_表格式教案

(五)教学活动方案

追问:我该设计如何的课堂让学员去达到自己的学习结果?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很费老师心思的,我们必须探讨:(1)什么样的活动(工作/经验/任务)能有效达到学习结果;(2)什么样的方式、顺序能使该有效的工作更可吸引人;(3)为了保证有效的体现,需要在环节、呈示、对话、指导上予以怎样的预设。

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如何展开,这是语文课堂永恒的话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主要是“听学校”和“看大学”——学生听老师上课,看学生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探讨记忆。新课程实施以来,又处于“问中学”——由满堂讲到满堂问,也或许就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

其实,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在学习方法创新上做着尽力,如苏教版教材创造性地建立了文本研习、问题讨论、活动体验等展现形式,我们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动手、动口、动脑和“做中学”“用学校”的协同参与中,切实提高教师的数学能力。教学活动方案,要将任务/活动/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笔者主张,语文课要像体育课、音乐课那样上。语文教学的据说读写,不就仿佛体育课的走跳扔打,音乐课的吹拉弹唱吗?

三、一个课时教案:图片两组的活动体验

(苏教版必修模块二第二专题第三板块“历史画外音”)

【相关标准陈述】

l 《课程标准》“总目标”最相接近的说法: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新作,品味语言,感受其观念、艺术品味,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思考·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篇和其它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访谈。通过阅读跟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增强为民族复兴而尽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应用·拓展:能在生活跟其它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l 《课程标准》“阅读与赏析”最相接近的说法: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能展现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书法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跟思考。……

11.……乐于与对方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l 《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最相接近的说法:

2.能考量不同的目的规定,以负责的心态陈述自己的见解,表达真情实感……

3.……在表达实践中演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9.……在争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演讲,恰当地面对跟辩驳。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