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出师表》优质课课堂设计(2)

2019-12-26 08: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四年级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体育教案_出师表表格式教案

生:“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向刘禅建议的关键所在;而文章中所说的一切,诸葛亮在实际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感念刘备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王朝。

〖点评〗阅读跟理解紧密结合,通过朗读来促进理解,在理解中构建朗读,使文言解读轻松自然。

四、综合学习,自主研究

师:阅读了《出师表》,你对文章有如何的体会,你对诸葛亮做何评价?下面请你们利用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围绕这两个问题探讨你的见解,也可以就学习本文过程中的其它难题自由地强调自己的困惑以及发表自己的看法。

〖点评〗围绕作品开放教学,为教师的自由思考跟学习创设空间与平台。

生:我说说对《出师表》的一些观点。《出师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例行公文,其之所以能流传久远是因为它文中的报国的至善,情意的深切,对后人影响的深远。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对其做出了高度评价。如:陆游在《书愤》中提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提到“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等。

生:我提一个问题请你们给我解答:本文是诸葛亮向皇帝刘禅的上书,可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这是为啥?

生:我认为这是为了使刘禅牢记母亲的遗志。

生:我觉得这是为了使刘禅学习母亲的用人之术。

生:我认为这是诸葛亮为了说明自己对蜀汉的忠心。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更有道理。从此,我们可进一步认识这篇“表”文“声情并茂”的特质。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课本,仔细品一品文中也有这些地方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生:我依据本文对刘备的死的称“崩”,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古代对“死”的一些表达。一般帝王之死称“崩”,诸侯之死称“薨”,大夫之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之死称“死”。

生:学习本文中我学会了向对方陈述自己的看法时要条理清晰,思路清晰。

生:我们认为还要切记加进自己的感情,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到“言之有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更有说服力。

生:我说说对诸葛亮的见解。诸葛亮是三国曹魏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态势进行预测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政治上赏罚严明,恩威并重。其他如研发制造、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其突出的历史价值。同时,他的诗歌独特传统:语言委婉,感情真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他的文章“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师:这位朋友结合自己课外了解到的历史资料来评判人物,值得肯定。有没有同学能够探讨阅读《出师表》后对诸葛亮的感受?

生:我说说自己的一点感受:我认为很乏味。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刘禅实在是亏了。(众笑)大家都明白一句名言:“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就是刘禅。他当时听信宦官,朝政荒废,无所作为,蜀国已经被别人灭亡。实在是使诸葛亮一世英名和心血付之东流了。坚持对这种无用的人尽忠,实在是倍感不可思议!!

生:可见诸葛亮有先见之明。在本文中,他不是力陈“亲贤臣远小人”吗?

师:这位朋友的体会更值得讨论,很多史学家也在这种的疑问上争论不休。有人摇头叹息诸葛亮的忠君是“愚忠”,有人又对他的忠诚品格推崇备至。我想,准确评判一个人不能离开他准确所处的时代,而用现代的看法来探讨既能使我们受到很高的经验跟教训。对这个难题同学,请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把自己的看法整理成文章,我们再做专题交流,好吗?(生赞同)

〖点评〗表面上仍然对课堂上形成的看法不置褒贬,但仍从多个视角引导反思方向,并促使师生将学习由教学发展到课外,推动学习作为“不中止于课堂”的自主历程。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师:大家在上面的学习过程中体现的挺出色,相信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会有很精彩的体现。前面提及的三副对联对本文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想,但凡好的文章,看到了是一种幸福,若可诵记下去,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了。下面,请同学们选择文章中自己很欣赏的一段,读熟并背诵出来,看谁选得好,背得快。(学生读背,学生竞背,师生共评。)

〖点评〗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古典文化累积,帮助学生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学反思】

一、文言文的理解需要是跟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强理解,在理解中实现朗读,二者经常产生解读的合力。

二、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应拓宽学生的认知空间,培养教师的多元认知,提倡多角度、有个性的阅读。让学生在多种见解中形成观念的对撞,迸发智慧的火花。这样在探讨中经常发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场面。师生都可从此环节中收获意外的惊喜。

三、注意培养教师高尚的公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恰当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