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读后感精选10篇(3)
《青春》的情节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自然推进的,文字上也很平和,充满了主人公无尽的疑问与探寻。这段故事基本上发生在英国,大部分是伦敦。我其实没看出太多南非,英国,和他的种族地域造成的冲突,除了他必须作为程序员工作才能留在英国。读起来像一本日记。最后也没有什么结局。不过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追寻有时能在我心灵上厚厚的尘土上扒开个别小坑,让我忽然对自己的困惑迷茫看清一点点。这样貌似不经意就能照见心灵,至少该有四星。
有少许书摘。把诗人比喻成西瓜还真是新颖独特。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68-69 | Added on Tuesday, July 4, 2017 8:38:30 PM
有时他想象一个穿白色衣裙的漂亮女孩信步走进阅览室,闭馆的时间到了以后仍心不在焉地逗留其中;他想象带着她去参观书籍装订室和目录室里的秘密,然后和她一起出现在星光闪闪的黑夜中。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79-80 | Added on Tuesday, July 4, 2017 8:38:41 PM
他在证明着这一点:每个人是一座孤岛,你不需要父母。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02-206 | Added on Tuesday, July 4, 2017 8:57:02 PM
一切都必须这么残酷吗?肯定会有这样一种同居的形式,男人和女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生活,然而仍然继续沉湎在各自的内心探索之中。和杰奎琳的恋爱事件注定要失败的原因是这个吗:由于她自己不是一个艺术家,她体会不到艺术家需要内心的孤独?如果杰奎琳是,譬如说雕塑家,如果留出了公寓的一角给她去凿她的大理石,而在另一角他斟字酌句,他们之间的爱情会成功吗?这是否就是他和杰奎琳的故事的真谛:艺术家最好只和艺术家谈情说爱?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97-303 | Added on Tuesday, July 4, 2017 9:02:28 PM
正是为了摆脱家庭的压抑他才离家的。现在他很少见到父母。尽管他们住的地方走着去都很近,他不去看望他们。他从来没有带保罗去看过他们,也没有带别的朋友去过,更不要说杰奎琳了。现在他既已有了自己的收入,他利用自己的独立把父母排除在了他的生活之外。他知道自己的冷淡使母亲很难过,他一生都以这冷淡来回应她的爱。在他一生中母亲都想无微不至地照料他,他一生都在反抗。尽管他一再告诉她,她还是不相信他有足够的钱生活。只要看见他,她总是试图塞点钱在他的口袋里,一张一两个英镑的纸币。她管这个叫“就是一点点什么而已”。只要给她一点机会,她就会为他的公寓缝窗帘,给他洗衣服。他必须硬起心肠来对待她。现在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49-350 | Added on Tuesday, July 4, 2017 9:13:34 PM
济慈像西瓜,鲜红的,又软又甜,而诗歌应该像火焰一样猛烈清晰。读六页济慈的作品等于屈服于诱惑。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59-360 | Added on Tuesday, July 4, 2017 9:14:37 PM
吸引他学数学的,除了数学使用的神秘符号之外,就是它的纯洁。如果大学有一个纯思想系,他可能也会读这个系。但是纯数学似乎是学院提供的最接近结构领域的途径了。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020-2025 | Added on Sunday, July 16, 2017 1:38:51 PM
从艾略特他了解到,对评论家的考验是能够作出精确识别的能力。从庞德他了解到评论家必须能在仅仅是时髦的喋喋碎语中挑出真正大师的声音。如果他不会弹钢琴,他至少能够在打开广播时听出巴赫和泰勒曼 、海顿和莫扎特、贝多芬和施波尔 、布鲁 克纳 和马勒 的不同;如果他不会写,他至少拥有艾略特和庞德会赞许的欣赏力。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265-2267 | Added on Monday, July 17, 2017 7:57:50 PM
我们最终看起来像我们理想的自己,波德莱尔说。我们天生的脸逐渐为所向往的脸压倒,那是我们秘密梦想中的脸。在镜子里的这张脸,是他梦想中的脸吗,这张阴郁的长脸,长着柔和脆弱的嘴巴,和现在在眼镜片掩盖下的没有表情的眼睛?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402-2405 | Added on Monday, July 17, 2017 8:03:12 PM
疗伤之后,两人因为立场的问题又争执了起来,赵敏因为两难处境,说到最后,眼神凄楚,留下泪水。3) the boss has us doing the same thing all day. it’s boring.老板让我们整天做同样的事情,真乏味。我说这个年龄是很美好的,又问怎么会来做这个的,她说自己开心就好,做这个报酬也还不错,反正只要观念放开了就没事了,就像商业交易,双方愿买愿卖的事情。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405-2409 | Added on Monday, July 17, 2017 8:03:22 PM
你最好的周末将是9月15日星期五到9月17日星期五的周末。每到周末的时候,星期一到星期五就在想周末到什么地方看看,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到了果实丰厚的时候要到什么地方参与、互动一下。29、快乐的周末应当这样度过:睡睡懒觉,最好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
青春 (J.m.库切)
-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409-2419 | Added on Monday, July 17, 2017 8:04:26 PM
33.拿到信后的下个星期开始,一个星期都排自由活动去伦敦,第一个星期是遇不到天晴的,请再排自由活动一个星期,继续去伦敦逗留,这个星期就可以遇到了,主角会说来一个星期都没有遇到天晴,这时天晴会自动出现,之后会有告白。(36)拿到信后的下个星期开始,一个星期都排自由活动去伦敦,第一个星期是遇不到天晴的,请再排自由活动一个星期,继续去伦敦逗留,这个星期就可以遇到了,主角会说来一个星期都没有遇到天晴,这时天晴会自动出现,之后会告白喔。经过风雨之后,我不得不说:我感谢命运,感谢命运赐予我机遇,感谢命运赐予我希望,感谢命运赐予我关爱,我不再为曾经两年失学而惋惜,因为是命运,让我找到了现今的我.。
==========
青春 (J.m.库切) 后记:
库切在1987年获以色列的最高文学奖“耶路撒冷奖”时的讲话中谈到了南非文学的特点,用来解读《青春》和主人公约翰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在殖民主义下产生的、在一般称之为种族隔离的状态下加剧的畸形而得不到正常发展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的反映是畸形而得不到正常发展的精神生活。所有对这样一种精神生活的反映,无论多么强烈,无论其中透进了多少兴奋或绝望,都蒙受同样的畸形,得不到正常发展。…… 南非文学是奴役中的文学……充满了无家可归的感情和对一种无名的自由的渴望。……正是你认为在监狱里的人会写出来的那种文学。
==========
《青春》读后感(六):我的猪狗不如的青春
任理事2009.07被《北方文学》及《岁月》杂志社推荐为“黑龙江省文学院研习班”学员2009.08上海作协和上海图书馆联合邀请参加《海上心声·青春诗会》2009.08上海作协邀请参加“沙龙诗会”2009.08入驻台湾“秋水诗人之家”2009.09上海作协邀请参加“文学百校创作会”2009.10收到台湾“叶红全球华语女性诗歌奖”与 首届“在南方诗歌奖”颁奖礼邀请2009.12 大庆电视台邀请做客《文。在国内评比的文学奖项中,1978年至1980年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9至1982年连续获得全国第一届和第二届中篇小说奖,两次获得《小说月报》全国百花奖,以及《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人民日报》风华杯杂文奖、《人民日报》燕舞杯散文奖、《光明日报》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全国第三届报告文学奖,全国传奇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等近20项全国文学大奖,并多次在剑桥大学等世界多所名校讲学。187.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坐地铁的时候读到他描写自己在伦敦时坐地铁看到的年轻漂亮的欧洲男女,从穿着到眼神——在我放下书的刹那感觉到了穿越——与我眼前的一个个是多么的相像!(笑!)
有中国血统的父亲和牙买加黑人血统的母亲在伦敦生下了她。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眼神,对,就是那种感觉,眼里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的感觉,骄傲却不轻狂,简直和年轻时代的窦唯一模一样。36、你的长相已经突破了人类的想象,极具后现代艺术水准,有变形金刚的血统。
我觉得我喜欢库切是因为他和我同样喜欢的梵高有点相似。永远背负着外表的躯壳却竭力寻找“不同于”外表的灵魂,而逃避原有的,或者是被世人看作,理所当然的——其实这是再单纯不过的事情,单纯到只需要理解外表只=躯壳的事情。而大多数人不能够的理解,是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单纯?还是他们太单纯?
这一定是勇气,逃避。懦弱者的勇气。得不到世俗认可的人们看起来多像是个失败者啊,可能他们心里每时每刻也都会被这种痛苦和矛盾压抑着。但是勇气,让他们把感受分享出来,给每一个有共鸣的人,赐予他们力量。
反而是一味迎合社会的人,自以为获得大家羡慕和赞赏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最好有一束追光灯打在自己身上,举止言行无不花尽心思,一出又一出的作秀——到最后,鞠躬谢幕,又怎样?
《青春》读后感(七):偷情就找捕龙虾人的妻子
三岛由纪夫谈到太宰治时说:“。。。也许是由于爱憎的法则,也许他是一个故意把我最想隐蔽的部分暴露出来的作家的缘故。因此,在他的文学中,许多文学青年 发现自己的肖像画而感到喜悦,在这同一地点上,我却慌忙地背转脸去。” 齐泽克谈到个体心理分析时认为:“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以色列谷读后感,是一件很变态的事情。” 在这里,三岛与老齐让观者自然而然的把人分成两种:习惯进行自我心理探索,找寻自己怯弱的人;和不习惯于此,而把分析对象转向外部的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愿意把艺术家的作品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归类,然而,对《青春》的这本书该如何归类呢?首先应该做的事是,如何对这本书的作者,这个 生于上世纪那个乱世的南非人,进行描述?毋庸置疑,库切的文字里存在着忧郁,但这种忧郁是一种无法逃脱、丝毫不带娇柔做作的、直面痛处的忧郁。如果做个不 太恰当的:波德莱尔的忧郁是关于理性的,卡森·麦卡勒斯的忧郁是关于情感的,冯内古特的忧郁是政治性的,那么库切的忧郁无疑是关于个体在面对无法逃脱的历 史事实前对道德原则与制度的思辨过程中所产生的愤怒与无助的情绪。这种情绪,至少从《青春》这本带有自传体的小说中看来,几乎毫无阶级性可言,而是一种纯 粹的、几乎能引起所有对身处的环境稍微有一点敏感度的人共鸣的力量。
因此注定了你这段感情要深埋在心里面,注定你是暗恋了小倒霉蛋。如果它恰好是场悲剧,那么它的悲剧在故事开始时就已经注定。有些人,有些事,注定成为生命中不能回首的符号,就像路途的风景,过了就过了,不能回头,即便回头,看到的也非先前的了,留恋注定只是一场荒唐地悲剧。
强烈建议大家更新后抹除所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