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这就不得不提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的尴尬(3)

2018-01-30 08: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作为以色列国内仅次于犹太人的第二大族群,阿拉伯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时代。在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宣言》中,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明确表示,新的以色列国家“将保证宗教和信仰自由,以及语言、教育和文化的自由”。但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绝大多数巴勒斯坦人逃离故土,滞留者约有15万人,占当时以总人口的12.5%。

尽管留了下来,这些阿拉伯人并不认为“以色列”能存在很久,他们相信“阿拉伯兄弟”很快会组织联军,帮自己收复故土,与逃散亲友重逢。与此同时,如何处理这些人,成为以色列的棘手问题,以军方高层担心这些人很可能成为阿拉伯国家渗透和瓦解以色列的“第五纵队”。因此从1949年到1966年,以色列对国内的阿拉伯人聚居区实施军事管制,同时不断剥夺他们的土地所有权。

战争使得原本的巴勒斯坦精英阶层逃离故土,社会组织纽带被割裂。尽管以色列实行民主选举,直到上世纪60年代,阿拉伯人才形成自己的政治话语,在国会中通过选票来支持左翼的以色列工党。从上世纪70年代起,社会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使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生活水准有了一定提升,但当年轻一代将自己与犹太人相比时,发现差距仍是巨大的。这一切促使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改变长期以来政治上处于被动的状态。

在很多重大政治事件当中,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往往以“一个声音”说话,比如此次阿拉伯议员集体抗议彭斯。但他们远非铁板一块。不同地区、家族和政治理念,撕裂着这个群体: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前者相对富裕开放,后者较为贫困保守;以色列阿拉伯穆斯林最大的民间政治力量“伊斯兰运动”,因“是否组建政党参与以色列大选”而分裂为“南方分支”和“北方分支”……

时至今日,在很多以色列犹太人看来,他们的阿拉伯同胞有着“矛盾”的思想和行为。一个时常上演的情景是,以色列的阿拉伯人被问道:“既然你们如此憎恨以色列,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国家?”回答是:“这里是我的故土,为什么我要离开?”犹太人认为,这些阿拉伯人在以色列生活、上学和工作,理应感恩,但他们却批评以色列,尤其在巴以问题上与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国家站到一起。但这些犹太人常常忘了,阿拉伯人并没有享受到和犹太人一样真正的平等待遇。

在笔者就读的海法大学国际政治学院,有一位阿拉伯教授经常撰写文章,抨击以色列“非法窃取”巴勒斯坦土地。耶路撒冷是哪个国家的这让笔者的一名犹太朋友很不忿:“他们享有以色列的民主,却时刻惦记毁灭以色列!”

阿拉伯人在以色列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现实,其与犹太人和以色列政府间的关系,是巴以问题的一个缩影。

【环球时报驻以色列特约记者热风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访问学者王戎 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科学学院博士候选人 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