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文明包括 [转载]天津市部分区(武清区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5)
两天的行程中,行经的地方,见闻的事物,就时间的维度而言,恰好形成了某种对立又互补的关系——历史和现实,战争与和平,毁坏和建设,贫穷和富足,苦难和幸福,等等。它们的组合,分明正是生活的整体性的一个隐喻。想到我们置身其中的正是后一种,内心深处不由得会升起一种深长的满足。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也是在那首《浪淘沙·北戴河》中,毛泽东主席这样吟咏。此刻,在正午时分的阳光照射下,眼前连绵的碣石山群峰上的白云,散发出玉石般润泽的光亮,和青白色的山石相互映衬。近处,秋风从绿野间吹拂而来,身旁的葡萄树叶发出急促的窸窣之声,而葡萄的甘甜气息,也一下子变得愈发浓郁了。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首段从南方山水写到冀北山地,通过两者的比较,突出了后者气势深沉雄健的特点。
B.同是北方的山,作者也写出了不同特点: 板厂峪长城一带的山草木蓊郁,碣石山青石裸露。
C.本文前后两部分分别写长城和碣石山,前者为后者作铺垫,两者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D.文中前后两处引用了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词句,两处引用的作用也是相同的。
E.作者认为信仰革命真理与崇拜大自然之间是相通的,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17.作为一篇山水游记,文中为什么要写戚继光修复长城、曹操北征赋诗、李大钊登五峰山这些内容? (4分)
18.文章结尾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5分)
19.阅读倒数第二段,完成下面两个问题。(8分)
(1) 两天的行程,通过见闻的事物,作者内心深处升起了哪种深长的满足感? (4分)
(2)作者认为,长城和碣石山这些地方形成了某种对立又互补的关系,如历史和现实、战争与和平、毁坏和建设、贫穷和富足、苦难和幸福等。请选取一处你熟悉的名胜古迹,联系本文文意和现实生活,就这个地方所体现的某种对立又互补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不能再选长城或碣石山)(4 分)
六、(12分)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概括牡丹被确定为富贵象征物的原因。(3分)
牡丹花开,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气宇轩昂,雍容端庄。《本草纲目》有记载:“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丹即红色或赤色,而红色代表喜庆吉祥,这一点非常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早在隋唐时期,牡丹就名倾朝野,而富贵人家更是无不以拥有名贵牡丹为荣,争相购买名贵品种以示显贵。当时,人们还以观赏牡丹为时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牡丹被确定为富贵的象征
21.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9分)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幅漫画共同的主题。(不超过10个字) (3分)
(2) 选取适当的角度,对两幅漫画作比较赏析。(6分)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一张名片,怎样才能使这张名片更加亮丽?有人认为,要将狗不理做大做强,必须走高端餐饮路线。可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为立足津京,辐射全国,并适时进行国际化扩张,把这一中华百年品牌打造成世界知名的餐饮大咖。也有人认为,包子本是一种亲民的家常小吃,应该将狗不理定位为服务百姓的大众餐饮。如今一个普通的大包子市场上1元钱,而一个狗不理包子10元钱,离普通百姓有些远了。脱离了大众消费,狗不理品牌是亮不起来的。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
犯我中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