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理解 一篇文章看懂中国寺庙的门道,收藏!

2018-01-16 19: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题后山寺破禅院视频_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律诗_题破山寺后禅院理解

原标题:一篇文章看懂中国寺庙的门道,收藏!

穿过古道,走进寺庙。

在氤氲的香炉面前,虔诚膜拜;

在幽淡的檀香味中,寻觅清净;

在缥缈的木鱼声里,搁浅纷扰。

眼前千姿百态的佛像,

庄重,慈悲,宁静,

让你的灵魂慢了下来。

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从常建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寺中的宁静、清幽而又庄重的氛围,很多人穿过古道,走进寺庙进行虔诚的膜拜,然而,有多少人了解寺庙的布局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国传统寺庙的布局。

【寺庙朝向】

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的,只有个别的寺庙朝向特殊,如:

杭州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

西藏大昭寺向西,小昭寺向东;

北京的大觉寺向东。

下面不做特殊说明,默认寺庙朝向为:坐北朝南。

【寺庙布局】

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

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pí)卢殿或藏(zàng)经楼(阁)、方丈院等。

一、山门

一入寺院,便是三门殿,也称“山门”。

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

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

在后期的某些中国佛寺内,金刚力士又换成了“哼哈二将”,那是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影响的缘故。(闭嘴吧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

寺院的门槛绝对不要踩,非常罪过。

进寺院时,走哪个门就看你在哪个门的位置了,一般不走中间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不功高我慢。在左边就走左门,先迈左脚;在右边就走右门,先迈右脚。进寺礼拜或参观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走就可以。因为在古印度以顺时针右绕为吉祥。

二、钟楼、鼓楼

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一般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

钟楼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zàng)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xié)侍(shì)。

鼓楼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qié)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三、天王殿

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进山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中间的天王殿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天王殿有三个重要元素: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

弥勒佛

天王殿正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接棒人(“竖三世”里的“将来佛”,准确的应当叫“弥勒菩萨”才对。由于他还没有交班,所以还没有成“佛”,要等释迦牟尼寂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降临人间,正式升为弥勒佛。)。

弥勒菩萨经常被塑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坦胸露腹的慈爱形像,常被称为笑佛、欢喜佛、大肚弥勒佛。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四大天王

弥勒佛的两侧有四大天王护卫(注:不是四大金刚)佛教里的四大天王和《封神榜》里的不一样,佛教的四大天王不叫魔礼青,魔礼海,魔礼红,魔礼寿。他们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身青色,名提多罗吒(zhā),手拿宝珠,有的说拿大刀,有的说拿琵琶。统率毗(pí)舍阇(dū)(癫狂鬼)。

西方增长天王:身紫色,有的说青色,名毗(pí)流驮(tuó)迦(jiā),手拿金刚杵(chǔ),有的说拿剑,统率鸠(jiū)盘荼(tú)和饿鬼。

南方广目天王:身肉色,名毗(pí)流博叉,手持龙(好像也有持蛇的),统率臭饿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