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一等奖】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快来看看有没有你!(2)

2021-07-20 18:1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1)辨明字音:

轩榭(xuān xiè) 沼(zhǎo ) 重峦(luán) 叠嶂(zhàng)

丘壑(qiū hè) 屈曲(qū qū ) 蔷薇(qiáng wēi) 镂( lòu )

嶙峋(lín xún ):本文指山石等突兀、重叠。也有形容人消瘦的意思。

斟酌(zhēn zhuó ) :考虑事情或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正确

鉴赏:鉴定和赏析。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详细状况,制定适合的方式。课文指按照详细地形,设计各

不同样的园林。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峭壁。

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中欠缺的地方,诗文中表情达意差的地方。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趣味和裁断。

2.教师播放录音,请师生交流初读课本的体会并探讨以下问题:。

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哪个?

其总特征体现在这些方面?

2)、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理清文章结构。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_体育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

3)、作者是按怎样的排序来表明事物的?

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者的视角,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征分析介绍。

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表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1)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2)同桌之间交流,求同存异。

(3)小组内部交流,求同析异,并统一意见。

(4)全班交流,教师能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表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征。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2.把握作者的表明顺序。

(1)选两位朋友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表明顺序。

(2)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文章运用先总后分式的构架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展现出的特征,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征的概括介绍跟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了解成为线索贯穿全篇。

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视角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即“务必让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峻峭的配合、花草林木的衬托、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跟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纹样美、园内建筑的色调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准确说明这个特征。

(3)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①学生齐读第4段。

②选一位同学介绍本段的表明顺序。

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砌的书法,或重峦叠嶂,或竹木葱郁,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它景物的配合,或山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也有亭亭玉立的睡莲,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五、难点探究

文中多次提及绘画,把绘画跟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艺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本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表明。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学生讨论,明确:1.对称的建筑是形状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音乐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没有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树,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根据国内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3.还在那里布置几块玲珑的木头,或者种些花草:这只是为了获得从各个视角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4.有几个园里有奇特的枝蔓,盘曲嶙峋的枝杈就是一幅好画。5.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6.有木板隔着,有廊子界着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已界,因而很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1、2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国内的审美观为根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3、4、5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艺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6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剖析表明仍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技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六、布置作业

复习《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找出两文中所采取的表明原则。

苏州园林教案基本介绍

思路结构

一般的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集中一处的建筑实体,采用空间顺序来表明,就能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及这一篇写的蜚声中外的苏州园林,几十个园林分散在城内各处,最知名的还有 沧浪亭、 狮子林、 拙政园、 留园等 四大名园,如果他用 空间顺序,一定会说得琐碎而乏味。作者运用了一个巧妙的结构方式,先由分至总:从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由心裁修建成的各个不同的园林中抓住一个共同点;然后由总而分,写出了这个共同点表现在苏州园林物景中的各个侧面。这样,文章没有具体提及一个苏州园林的名字。却把南京所有的园林都提到了。

说明顺序

说明文,可以综合利用几种说明顺序,使表明的内容非常条理化。如《苏州园林》一文,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后从各个别介绍如何处处入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后详细介绍这“四个讲究”;先说的这“四个讲究”是主要的,然后再说花墙廊子等次要的。因此这篇文章综合利用了从整体到个别、从概括到详细,从主要到次要几种说明顺序,极有简练地表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点。

表达特点

本篇在表达上有两大“优势”。一是设想缜密,脉络清楚。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分析;先作鸟瞰式的表述,后作局部景物的详尽说明和生动勾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二是表明具体,叙述生动。对苏州园林的时尚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相当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 园林建筑的共同特征,并以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既有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又有条分缕析式的表述。它突破了时间跟空间的限制,说明物景时,时间上纵观一年四季变化,空间上俯瞰各园的各个角落,既不说明观察的特定时间,也看不出有特定的观察点,好象 中国画中的透视技法一样。这样写方便更全面地介绍苏州园林,突出苏州园林的总体形象。

虚实结合的写法

一般地说,说明文是为了使人知道物景的实形、实态,多是抽象的。《苏州园林》却是将虚写和实写巧妙地 结合在一起的,将客观物体跟主观体验融为一体。写池沼两岸的木头、花草,写池沼中的荷花和青蛙,处处实写,又到处入画。“开花的之后满地的珠光宝气”是实写,接下来的“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喧嚣和欢乐”则是一笔虚写,使读者展开了想像的翅膀。这样的事例俯拾即是。

作者为什么采用实写虚写相结合的技巧,且把虚写放在显眼的位置呢?这是因为,苏州园林本身就是虚实结合的。这种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增加了风景的层次,增添了风景的美,作者说明这些特征时也就采用了相应的方式,在物景的实写中融入虚写的画意。独特的写作技巧,是适应写作对象的特征应运而生的。

教学方法安排建议

第一步,可用比较法,在与通常的利用空间顺序表明的说明文的非常中让学生知道物景说明文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排序两种结构形式。第二步,用图例法进行结构预测。在划中心句和分段的基础上,掌握《苏州园林》的总分排序结构。第三步,用点睛法读析第二部分(主体段)的各节,学习文章的语言戏剧。第四步,用仿写法写作,学习物景说明文的总分结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