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示例教学目标
矛和盾的集合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字词。能恰当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 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正确朗读短文。 3.继续学习背诵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心得理解“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都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认识用事实来表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发明家是如何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攻防的特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导致的道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出示课文中的原稿)请小朋友认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 友比赛,从图上看,你了解什么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跟作用。教师根据学员回答板书(范写 2 个字): 矛 进攻 盾 自卫 2.请学生在插图合适的位置上写一写“矛”和“盾”。3.校对。学生互相提醒: “矛”不要少一撇写成“予”字,这一撇就像锋利的矛,少了“矛” 就能够进攻了,“盾”的外侧是两笔,第二笔是竖撇。 4.师:如果我们把矛和盾的这两种相对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如何的情形呢 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根据学员反馈板书问题技巧。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 说明:课堂没有直接完整的展现课题,而是借课文插图展开教学,逐步显现课题,让学生在 “说、写、猜”的活动中轻松有趣的走进文本。 “矛”和“盾”这两个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词, 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一定难度,意思也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借助看图,调动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在语义中把握“矛”和“盾”,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纪特点。同时,教师的板书示范, 化解了字形的难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师:矛和盾这两种兵器如何集合?集合结果会如何?请同学们仔细读读故事吧。注意读准 字音,读通段落。 学生自由读课本。 2.小组交流 (1)互相提醒容易读错认错的词义, (2) 想办法记一记要求会写的生字。 (3)组长安排学员分段朗读,读通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范读动画,纠正发音。中 (5)师:请你们默读课文,看看能自行缓解黑板上的什么难题,先在小组里探讨,还不懂 的留着全班讨论。 学生背诵课文,小组探讨问题。 说明:“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上老师为教师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系统,充分激发每 个教师的学习主动性。
只有积极构建自主学习的形式跟步骤,才能不断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促 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师: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你可自行解决这些难题? 学生提问,解决一个,擦去黑板上的有关问题。 2.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词语: 先由教师领读到抢读到忆读竞赛, 重点纠正要提出读音的字词是 “戳、履”,熟读的新词有: 集合 乱作一团 紧张 长处 固然 乌龟 胜利者 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 合二为一 战场 大显神威 首次庞然大物左抵右挡难以抵挡3.运用练习 (1)选用前面合适的四字成语填空 中国乒乓球的国手们在奥运会上( ( 当猎狗这个( ),但最后( )。对方球员面对强有力的逼抢,虽然 ),败下阵来。 )出现在受伤的小鸟面前时,小鸟吓坏了。(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词句。 说明: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厚积才能薄发。随着词汇量的降低,学生的语言会更加 生动、具体。对于新词,不仅必须理解,更需要学会灵活的利用。此外,根据学员学习注意力时 间分配的特征,适时组织学生抢记词语可防止大脑疲劳,以便塑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四、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写一写”,教学要求会写的生字。
中 1.认读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 可以按结构归为一类读, 可以选后鼻音或前鼻音的字读, 也可以组词读。 2.本课生字以左右结构的字占主要比重,因此应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 坦、战、神;难点落在“集”上,右上四横,上部要写的紧凑。 3.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注意写字姿势。 说明: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掌握,不仅字写得越多越好,而且应遵循写字的品质。课 堂上应留有充分的时间使教师动手写字,要尽力培养教师自觉主动读帖的习惯。 五、课外延伸,阅读资料坦克:又名战机。具有超强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力和坚强的战车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 战斗车辆。乘坐 3~4 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等任务。1916 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英国最早使用坦克参与战争。其实,坦克是一名战地随军记者发明的。 说明:生活的外延有很大,语文天地就有很大。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外资料引进 课内,使精读与略读在课内得到有机结合,使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提高,适时让教师感到课本 之外也有精彩处,开卷有益。 六、作业 1.我会写 máo (1)敌人的( chí (2)她手( tǎn bān )如雨点( dùn )向他的( )刺来。
shén )( zhàn )奇的七色花向我走来。 gōng tuì(3)我方的( )克冲上( )场向敌军发动进( ),很快打( )了敌人。 2.搜集发明家发明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听写句子,引入文本 1.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矛和盾的集合》这篇短文,学习了课本中的生字词,下 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把握的怎么样? 听写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对攻合二为一,在战役上大显神威。 2.反馈:打开书本,校对、订正。 【说明】:几乎所有的课文,教师都必须鼓励学员从整体上掌握它的构架、内容或者观念内 涵。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要勇于从文章的千言万语中把握更关键的内容,理解文章句、段和篇的 构思脉络,理解它的涵义和中心矛与盾的集合表格式教案,把握全文。这个词语是本课的重点句,在上下文中起承上启下 的作用。仔细探讨句子,用词也更有意思,既有反义词,也有可解释课题的四字成语。这个词语 在课文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1.出示听写的短语: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对攻合二为一,在战役上大显神威。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圈出可解释课题中“集合”的一个 词。 学生读词句,回答。提示:自卫—— 进攻;盾——矛。
合二为一。 2. 师:把“矛”和“盾”这样一对矛盾的事物合二为一,怎么集合呢?有哪些好处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本的 2~4 自然段,读完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学生读课本,思考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反馈 (1)怎么集合? 指名回答。 提示:发明家把“矛”和“盾”的特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具体做法是: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 屋子还要会走,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师出示坦克的照片,简单介绍。(2)这样的集合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提问。 提示:“矛”和“盾”的集合实际上是自卫和进攻的集合,既可较好的自卫,又可更好的进 攻,这虽然“大显神威”。 3.指导学生理解“大显神威”的涵义,读第 5 自然段,请用课本中的语句来说明。 学生读课本、回答。 提示:1916 年英军的战车首次冲上战役,德国军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 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师:你可把大显神威的觉得读起来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引导学生在读中贯彻“首次、吓得哇哇直叫、乱作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师:小朋友,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学生提问,如:“神舟”五号月球飞船、海洋馆的大神龟、我国奥运健儿?? 4.师:发明家从“矛”和“盾”中受到启示,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 克”。
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点什么呢? 引导学生初步领悟道理: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 【说明】:明理是一个过程。小悟得小道理,大悟得大道理,多悟多得,说不定哪天恍然大 悟、大彻大悟,还真有哪些大启发。因此,明理不可急功近利,教学是应表现层次,让每位学员 都有所悟。三、畅谈感受,揭示道理 1.讨论交流,让学生知道: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 2.师: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句话,想一想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呢?你想起什么人,哪些事 物? 教师能适度提示: 充气雨衣、 地下多功能车库、 双层公交车、 节能型马桶、 钻井工人的帽子、 带橡皮头的铅笔、一个优秀的人?? 3.师: 请你们想一想, 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还有什么你认为使用出来不太方便, 可以如何优化, 使之最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呢? 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教师引导有创意的看法。 4.小结 师:同学们,社会在快速的演进,人类时时刻刻在成就,在造就中发明,也许正在勤奋学习 的你就是将来的创造者呢! 【说明】:教学虽然应举一反三,更要融十为一。紧扣教材,找准知识的生长点跟训练的切 入点,将阅读的理解、语言的体悟、明理的过程巧妙的交融在一起。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抄写句子:谁善于把对方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 2.记下自己或身边的人注意周遭事物、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例子。 【说明】:作业内容的开放,实际是推动学生认知的开放,给学员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学 生除了可从课本中寻求答案,还会在生活中有新的看到。 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说明】:板书的功能在于理清文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简单、明了。这个板书能引 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如何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特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展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