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今后走向 欧元区改革再现“法德轴心”,中欧关系走向何方(3)

2017-12-18 10: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罗长远(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从贸易的角度里说,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事实,一方面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在欧盟总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另一方面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相对来说随之受到了挤压、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

当中国进口增加的时候,对欧盟国家内部的贸易削弱作用是最为显著的。中国贸易出口对美国的贸易削弱作用虽然也显著,但是相对来说要小很多。和印度相比,印度商品出口欧盟其实和中国所产生的规律是相反的,当印度对欧盟国家的贸易量越大时,欧盟国家的内部贸易也会越多,印度和欧盟之间的贸易从某种程度上是加强了他们的区域一体化,我们初步估计可能是和贸易的产业结构或者说产品层面的一些规律有关系。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就引发了德国、法国这样的欧盟最大国家对于中国和欧盟之间贸易行为的一些担忧。欧盟国家对于中国贸易的态度,其实是分化为两派:一派可以归结为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核心国家,德国、法国在欧盟国家中占到了非常大的贸易份额,在欧盟这个组织中也是有比较强的话语权,其实是希望减少与中国的贸易,促进区域一体化;另一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比如希腊、葡萄牙是反对他们的计划,希望和中国建立双边的一些贸易和交流,然后来获取他们的一些利益。

忻华(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欧洲学会学术研究部主任):以我关注的欧盟对中国防御性经济政策的新态势,来讲讲中欧经济关系的基本结构和长期趋势。在2015年年底之前,欧盟对中国防御性贸易与投资政策决策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奥巴马政府所出台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016年欧盟对中国的防御性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决策其实是跟欧盟对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问题相伴始终,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2016年的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了更加详细的、对于非欧盟国家进口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各种惩罚性措施的一系列的提案。2017年则是因为英国“脱欧”,荷兰、法国、德国这三国大选的影响,欧盟急于增强自己内部的凝聚力,他希望加强经济增长,保证国内的市场对国内市场和产业部门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面欧盟有了对于“市场扭曲”情况的调查,对于全球化概念的重提,今年9月份一系列国情系列文件的出台。

但目前欧盟对中国的防御性的经济政策仍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两面性,表现在三点上:第一,名义上欧盟方面仍然尊重WTO主导的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和规则体系,仍然肯定全球化,但是欧盟内部对于全球化在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些负面的和否定的看法,认为需要对全球化加以约束,如果不加以约束欧盟在全球化当中将是输家,反而便宜了美国和中国。第二,一方面仍然强调中国对于欧洲经济的重要意义,但欧盟内部在决策的时候考虑对中国在经济上面对欧洲的对立性和竞争性强调得越来越多。第三,一方面仍然肯定中国是欧洲的战略伙伴,对世界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另外一方面欧盟在根本上对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持疑虑的态度,这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在里面。而且欧盟对中国的防御性的经济政策在这三个两面性方面可能会发展得越来越强烈。

伍贻康(上海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教授,上海欧洲学会名誉会长):法德轴心足以发挥作用,因为互补性很好。我判断此次默克尔或许不能组建强势政府,这更容易促成法德的平衡状况,这对欧洲一体化应该来说有有利的一面。欧洲对中国而言实际利益冲突不多,但是随着中国力量越来越增强,贸易、投资甚至于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都在扩大。

欧洲是西方意识形态一个很重要甚至于相当顽固的一个基地。目前在欧洲内部对实用主义比较信奉,在欧洲经济困难的时候,务实、实用主义助力经济复苏,他们会接受而且想同中国多发展关系,来补欧洲之缺。但是在意识形态问题上面我们不要忽视也不要大意。 在国际舞台上,特别同欧洲关系方面我们可以稍微注意一点,调子不宜太高。中欧关系的发展,今后可能不仅仅体现在实际摩擦上,甚至可能出现在意识形态方面、价值观方面。